小学 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方法
略读课文一般文字比较浅显,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明确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课标中对中、高段略读的具体要求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略读课文不等同于略读,略读只是一种阅读方式,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而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取信息的同时,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在教材中,为了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任务,在每个单元中设计了单元导语。如:
三年级上第一单元就有这样的导语:“我们的生活像七彩的图画:在教室里读书,在操场上游戏;去科技馆参观,去少年宫演出;到小河边钓鱼摸虾,到树林里采集标本~~~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们一天天长大。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生活中的丰富多彩。”这段优美的文字,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提示了阅读内容、方法、要求等。为了体现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和略读课文中间的联系,在精读和略读课文之间安排了“连接语”。教师要善于对单元导语和“连接语”进行解读,透析内容,以确定教学目标。
麦哨二、课堂教学。
1、略读教学做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教学重点是什么。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了解“写了什么”说说“有什么感受”看看“哪些地方你的印象特别深刻”。精读课文的教学重点在课后的问题中,而略读课文的重点则放在前面的连接语中。
一般来讲,略读课文要做的是以下几点:
(1)、把握大意。把握大意涉及很多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这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训练。比如说:初读课文后,先抽生说说文章大意,也可以让学生写一写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好后同桌或小组交流交流。
(2)、交流感受。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连接语中的内容,把握主要倾向,多角度地感受文章内容。
(3)、重点赏读。可以选一个或几个角度,也可以选一个或几个点,最好是提一些能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让学生品读,这样会让学生印象深刻,久不能忘。
2、略读课文教学不做什么。
(1)、生字认识就行,词义大致理解即可。
(2)、以默读为主,一般不需要进行有感情朗读的指导。
(3)、一般不做仿写的练习。
3、略读教学有哪些程序。
略读课文中一般要设计“三读”:一读知大意;二读抓重点;三读谈感受。比如:以《槐乡的孩子》为例,分三步读:
第一步:读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第二步:和同学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
第三步: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略读课文教学可设计哪些练习。
我觉得可以设计写大意,写感受,写自己对内容或者语言的看法;也可以在设计选择、判断、填空等题型;还可以设计拓展阅读。
虽然略读课文教学有一定模式,但一定要避免模式化,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课文和学情,灵活机动地进行处理。
三、拓展延伸。
略读课文十分重视课内外的拓展延伸,如:积累语言、感悟写法、文本补白、情感升华、课外阅读等。学生在自读自悟和交流汇报中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体会描写的精彩绝妙,感受文本呈现的生动形象,习得写作的基本方法,也培养了学习的基本能力。意味深长的略读课文可以采用“读写结合法”,让学生写写学了课文的感受。
学诗歌类的略读课文如《听听,秋的声音》等可采用“朗读法”进行强化和理解;对那些图文结合比较好的略读课文,如《一副名扬中外的画》等,可以采用“图文结合法”,让学生看图想
象,开展交流,进行对比,深入感悟。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适当向课外延伸。略读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在教师指导下的半独立阅读走向全独立阅读。
2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方法一
一、紧扣提示,把握重点
略读课文一般只有一课时,在这短短的一课时中,教师要快速有效地抓准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使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形成教学合力,更好地达到训练阅读的效果。如何抓?从哪里抓?其实每篇略读课文前的导语已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如五年级下册《打电话》的提示语是这样写的: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浏览下面这个相声,想想说的是件
什么事,故事里的那个人说话有什么特点;再说说这个相声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如果有兴趣,可以和同学试着说一说,或者再几个相声听一听。
这段提示语简洁明了,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了本组课文的主题,又明确提出了对这篇课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可以把这段提示语概括为三个方面:
其一,读相声想想说的是什么事,故事里的那个人说话有什么特点。这是要求我们在教学初始就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相声中介绍的主要内容和语言特点,让学生感受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能丰富我们的生活的。
其二,说说这段相声对自己有什么启发。这点则要求我们在学完课文的同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说话办事都得言简意赅,提高办事效率。
其三,如果有兴趣,可以和学生试着说一说,或者再几段相声听一听。学生终归是学生,尽管对课文有所理解,但如何表达还是受到学生本身知识和阅历的限制,往往难以实现预期
的目标,于是我让孩子们直接观看《班班通》课件里的相声表演,帮助他们区别相声与课文朗读,之后再让他们演一演,虽然不可能有演员的水平,但至少对学生有所启发。
这样对提示语进行三次解读,既有助于教师准重点,又能及时有效地开展略读教学。
二、注重预习,培养自主
在略读课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放到学生的预习中。“预习”顾名思义就是“预先学习”。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略读课文就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在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采用抓重点句段的方法,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分析,再通过课堂的讨论,以取长补短。
比如在教学《学会看病》这篇课文时,我就让学生充分预习文章的第二部分内容(面对生病的孩子,母亲的行为、神情、心理等),通过自主阅读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的练习。这样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而且能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升华,明白“爱”的表
达方式是不同的。在这些互动交流之后再读重点句:“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想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让学生再一次地自读自悟母亲的肺腑之言。
这样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学习就会水到渠成,自学能力也会增强,久而久之将大大缩减课堂读文时间,对于略读课的教学来说是一种良策。
三、教师引导,简化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略读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巧妙组织课堂教学,简化教学过程,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大多略读课文内容浅显,适宜学生合作学习,笔者认为在略读课中,有效而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这样既能简化教学,又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如五年级上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文以访谈形式出现,语言浅显易懂,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自读感悟。可采取“反复自读,了解大意――分角读,把握基调――展开讨论,交流感受”的顺序自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他人交流,不仅了解人物特点,逐步加强与他人的沟通,还获得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
又如六年级下册《手指》一文,可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再读课文,感悟写法――品读课文,迁移运用”的步骤进行,重点可放在“感悟写法”上,也可组织学生自学。在组织学生自学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个体自学;小组合作交流;组织全班质疑问答,各抒己见;提出疑难,全班解决。这样自主学习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全文的把握,感悟文章篇章结构及写法,而且能使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可谓一举多得。
四、略中显精,学习写法
新课标指出: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可见略读只是一种与精读和浏览并列的阅读方法。略读课文作为课文的
一种形式呈现在师生面前时,只是一个例子,一个提供教师教与学生学习略读的载体。略读课文并不排斥精读,笔者认为略读课文中可以略中显精,使学生掌握一些学习课文的方法。
(一)比较法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因此,运用比较法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学习略读课文。四年级上册《母鸡》一课,笔者通过文中第一次对比提问:“母鸡前后有什么不一样吗?”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文章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
接着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出第二次“作者感情的对比”,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经过这两次对比学习,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也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质疑法
学贵有疑。质疑法既是教法,又是学法,师生通过质疑、思疑、辨疑的方法,拓展思路,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略读课中值得一用。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果园机器人》一文,笔者首先出示课题,然后让学生对这个课题提出疑问。学生对机器人本身就充满了好奇心理,看到课题马上就产生质疑:果园机器人长什么样?有什么特点?果园机器人能干什么?这是本文的重点,而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自主地展开阅读,相信这节课很快就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教得轻松。
(三)交流法
阅读的过程,就是鉴赏评价的过程,教师在略读教学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活动形式让学生畅谈感受,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唤起他们的心理体验,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例如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笔者让学生先概括文章内容,然后针对“乌塔这样做好不好”这个话题,再次展开阅读,交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培养学生有自己的阅读见解,而且要有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四)迁移法
1.学科知识的迁移。在教学《小桥流水人家》一文后,笔者要求有兴趣的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内容、插图和对课文的理解画一幅山水画。学生纷纷提起画,低头构思起来,不一会儿一幅幅美丽的江南山水画跃然纸上。虽然大同小异,但都能看出是江南水乡图,而且很有创意。
2.写作方法的巩固迁移。读为写服务,读能促进写,所以略读教学应挖掘其自身的语言特,为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比如人教版四(下)《麦哨》一课的第3小节关于夏季农作物颜、形态的描写颇具特:选用典型的夏季农作物,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方法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
这种写法和这些语言是值得学生巩固和迁移的。又如四(下)第七单元中略读课文《全神贯注》和《父亲的菜园》在刻画人物性格时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非常细致,学生以读学写,在进行单元习作《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时就能达到巩固和掌握写作方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