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公开课教案第【1】篇〗
1.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是文言文,节选自《山海经·北山经》中《精卫填海》。虽然只有两句话,但也是有很明显的原因、经过的:填海的原因是“游于东海,溺而不返”,填海的经过就是“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也表现出了很神奇的想象,如“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同时,精卫的形象也很鲜明
《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结合课后题可确定本课的重点是结合注释读懂课文并背诵、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想象的特点和感受精卫的形象。
2.学习者分析
这是学生在本套教材中学习的第三篇文言文。虽然学生对文言文不再陌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
方法,如看注释、看插图、联系上下文猜意思等。但是毕竟积累有限,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首先是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还没有内化,如结合注释理解意思还不成熟,联系上下文猜测理解文意需要的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在培养过程中。其次,四年级学生对单音节词的理解还不能和现代文对应,理解会有一定障碍。学生朗读文言文的语感还在初始阶段,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背诵文言文都会是学生学习的障碍点。本文是节选,不完整性也容易导致学生错误理解。
3.学习目标确定
(1)认识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了解全文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感受神话人物的品质。
4.学习重点难点
(1)能根据注释了解古文大意,用自己的话讲《精卫填海》的故事,并背诵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感受神话人物的品质。
5.学习目标评价设计
(1)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正确讲《精卫填海》的故事。不错读、不丢字、不加字、不重复地背诵课文。
(2)能结合具体语句交流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并清楚表达精卫坚韧与执着、不怕困难的精神。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激趣导入,回顾旧知(3分钟)
教师活动1
1.激趣导入:出示“神话故事”四个篆体字,让学生猜。回顾神话故事的主要特点:神奇的想象、鲜明的人物形象等。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2.回顾旧知:说说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学生活动1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
1.学生猜字,并说出猜测的依据。简单交流神话故事的特点。齐读课题。
2.指名交流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结合注释、看插图、联系上下文。
设计意图:
本课是本单元第二篇课文,单元主题学生已经不陌生。导课时以猜认篆书“神话故事”的形式营造浓浓的文言文味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势回顾神话故事的特点,并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唤醒学生的记忆,消除畏难心理,并使学生对知识形成联系。
环节二:朗读悟法,背诵积累(25分钟)
教师活动2
1.补充阅读,读懂文题
①学生自读注释1,说说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②教师读《精卫填海》前半部分原文,并课件出示原文及译文。
2.读通故事,识记生字
①初读《精卫填海》,结合注音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识记生字。
②学生自读后指名读,强调字音。
③自主记忆生字字形。教师相机指导“曰”字写法。
4.精读悟法,读懂课文。
①自读《精卫填海》,运用自己习得的方法试着读懂这个故事。指导学生根据意思正确断句。
②补充阅读原文最后一句“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明确故事结尾。板书:游东海——溺不
返——为精卫——衔木石——湮东海。
③明确任务:说说这个故事中的神奇之处。
④精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抓住“东、西、常、衔”感受精卫百折不挠的精神。适时板书:百折不挠、为他人着想等。
⑤看着板书,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⑥指导学生熟读成诵。竖排版——去标点竖排版——篆体字。
学生活动2
1.自读注释,了解信息,阅读本文前半部分内容。
①自读注释1,指名说一说了解到的信息。
②学生听故事,然后说说听懂了什么。读译文了解故事。
2.自读课文
①自由读《精卫填海》,结合注音读准字音,用适合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