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三单元第六课时教学设计及说明
单元主题 | 吟诵赏鉴学技巧 品诗读人悟年华 | ||
教学年级 | 高一 | 授课人 | |
课时安排 | 10课时 | 教学课时 | 第6课时 |
课时主题 | “登高”识“诗圣” 悲悯天地中 | ||
单元内容与学情分析 | |||
1.单元内容分析 (1)本单元属于必修课程“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课标要求:应以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写作、交流为主,应结合作品的学习和写作实践,由学生自主梳理探究,使所学的文学知识结构化;阅读文学作品,学生能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尝试创作,能够引导学生以更敏锐的感受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不断提升用富有创意的语言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2)本单元精选了从汉末到南宋八位诗人的诗作,这八首诗歌作品分为三课,三课均为多篇成课,每课有精读,也有自读。这些诗作诗体形式不同,有古体诗,有近体诗,有宋词;呈现的诗歌风格也不同,或慷慨激昂,或质朴真淳,或豪放飘逸,或深沉蕴藉,表现出诗人不同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世界。但是,纵观八首诗词的创作背景,我们会发现它们都抒发了个人在时代的洪流中真实的生命感受与体悟,表达了对自我生命信仰、人生理想的坚守与追求。无论是曹操于乱世中建功立业的宏愿,陶渊明逃离黑暗官场回归田园的选择,李白对权贵的蔑视、自由的珍视,杜甫老病孤愁不忘心忧天下的情怀,还是白居易在琵琶女身世的叙述中寄予的对自身命运的慨叹,苏轼被贬黄州历经痛苦后的旷达,辛弃疾人至暮年、壮心不已的报国热忱,李清照南渡后在风雨飘摇中的百感交集,都充分展示了他们身处人生的逆境时,选择让诗歌记录他们的生命存在形式。时代在变迁,情感有不同,当诗人选择以诗歌来表达自己,他们的精神生命就得以永存;当我们的生命充满诗意,我们也就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获得了审美意义上的永恒。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生命的诗意”,意旨正在于此。 在注重人文素养提升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科素养的落实。依据单元学习任务与学习提示,引导学生了解诗词相关知识、背诵规定篇目,关注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包括知人论世、诵读感知、赏析手法、品味意境等,学习写作文学短评。 所以,给本单元拟定“吟诵赏鉴学技巧 品诗读人悟年华”这一主题,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让他们体味诗人别样的人生、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充分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引发对自身人生选择的思考。 (3)新教材要求以学习任务为中心,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灵活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在个性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将创设语言运用的具体情境,以教材课文的学习为依托,落实课标精神(任务+人文主题),立足具体学情,秉持“课文讲析无需面面俱到,读写实践务求全面落实”的原则,落实古诗词鉴赏必备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2.学情分析 (1)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初步的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学生基本能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但是对诗歌中一些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比如“用典”“白描”“想象”“情景交融”等缺乏深入的了解,对于诗体形式与诗人情感抒发之间的关联则更显有思考,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2)我校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弱,所以,在大单元教学中选择以大主题为统领,分阶段、分专题进行文阅读、比较阅读的方式展开,既尽量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也注意学生实际,做好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上的过渡与衔接。采用“文”“单篇”并重,以“单篇”吃透为基础的方法,力求让学生逐步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具体的鉴赏任务尝试写作评论文章,逐渐提升自己古诗词鉴赏的能力。 | |||
单元目标 | 1.了解古人在不同人生境遇之下的人生选择,借以加深对社会的思考,增强对人生的感悟,提高自身思想修养。 2.了解诗词相关知识,学习从朗诵、意境、作者身世、诗词手法四个角度赏析诗词,提升审美修养。 3.学习写作文学短评,可以从诗歌意象、意境或艺术手法两方面进行赏析。 4.增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 ||
单元任务 | 1.制作学习提示,疏通文意;制作年表,知人论世,吸取精神力量;朗诵感知,了解诗歌体式,初步感受文章情感。 2.文阅读,深入学习诗歌意象,品析感受诗歌意境,掌握通过意境体味情感的方法。 3.比较阅读,鉴赏诗歌手法的运用,掌握通过手法体味情感的方法。 4.写作文学短评,对诗歌意象、意境和手法进行思辨性、审美性表达。 | ||
课时目标 | 以《登高》为例,让学生在诵读活动、诗句赏析活动、文阅读活动中感受诗歌音韵与情感的密切关联,品味意象、意境、情感三者之间的密切关联,理解与体悟杜甫的悲悯情怀。 | ||
课时任务 | 1.进一步提高诗歌的诵读能力,感受诗歌音韵之美。 2.品析诗歌三重“悲”“秋”之境。 3.理解与体悟杜甫的悲悯情怀。 | ||
课时重点 | 1.在反复诵读、吟唱中体会诗歌音韵与情感的关联,感受诗歌韵律美、情感美。 2.在语言品析中理解“秋”景、“秋”境与诗人“悲”情之间的密切关联。 | ||
课时难点 | 理解与体悟杜甫的悲悯情怀。 | ||
单元教学流程图 | |||
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 |||
本单元教学设计围绕“一个主题,两大素养,三个阶段,四个任务”展开。紧扣单元主题“吟诵赏鉴学技巧,品诗读人悟年华”,通过三个阶段的学习完成四个单元任务,落实为学科、人文两大素养。 阶段一通过制作八位诗人创作年表完成八位诗人生平经历的梳理,通过制作八首诗歌的诵读提示卡学习不同体裁诗歌的诵读要求,完成“知人论世”与“诵读入情”的学习任务,达成学生对文本的初步认知。 阶段二经由意境品析、手法赏析,通过对比阅读、文阅读,开展四个专题的读写赏鉴学习,共同实现对文本的深入品析并同时落实单元写作任务。 阶段三是对前两个阶段学习的总结与提升,也是对前两个阶段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与反馈。 本单元要在前两个阶段9课时内完成8篇诗歌的学习,设计中关注现代诗歌鉴赏精读与泛读、单篇与文的协调,努力发掘文本特点,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精读深思、避免空泛。以精讲精读带动学生对整个单元的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体现整体备课意识与学生主体原则。 | |||
课时教学设计说明 | |||
本课时为本单元的第6课时,是单元教学的第二阶段,在对作家作品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梦游天姥吟留别》诵读指导课、《短歌行》意象品析课的学科素养基础,同时以《登高》为例,在诵读活动中让学生体会诗歌音韵与情感的关联,感受诗歌韵律美、情感美;在诗句品析活动中感知意象、意境与情感三者之间密切关联;在文阅读活动中体悟“诗圣”的悲悯情怀,丰盈生命的感受。 | |||
课时设计 | |||
【导入】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诗意栖居,是全人类理想的生命状态。何其幸运,我们就生在长在一个诗的国度,我们拥有着纵跨几千年的诗歌宝库,第三单元从这座宝库中选取了八颗璀璨的珍品,八位诗人将他们对于生命的理解与感悟写进了自己的诗作里,等待着我们去体尝、感受、品读。 在前五个课时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制作诗人创作年表分组梳理了八位诗人的生平经历,通过制作诵读提示卡了解了不同体裁诗歌的诵读要求,还在诗歌的具体品析中认识了不一样的志士曹操,读懂了陶潜的隐士情怀,也感受到了李白豪放飘逸背后的倔强不羁,今天,让我们以《登高》为例,走进杜甫的诗歌世界与情感世界,聆听“诗圣”的生命感悟。 设计说明:紧扣单元人文主题“生命的诗意”,以诗化的语言陈述诗歌与生命的关系,带领学生回顾前几个课时所学,力求在充满美感的语境中开启课时学习的同时,让学生明确本课时在单元教学中的坐标及学习重点。 【环节一】诵读入情 活动1:反复诵读,入“悲凉”之情。 (1)指导诵读,读准节奏。 (2)创意诵读,读入情境。 活动小结:诗歌诵读在读准节奏韵律的基础上,一定要读出情感。《登高》诵读时一定要读出“悲凉”的情感基调。 设计说明:指导诵读是希望在前一阶段诵读指导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诗歌诵读的基本要求,夯实学生的基本诵读能力;创意诵读则旨在让学生在前一阶段创作年表、诵读提示卡制作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将诵读与诗人生平、诗歌创作背景、诗人其他诗作融合在一起,读写结合,更好地走进诗歌情感内核,锻炼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 【环节二】品诗读人 活动2:沉浸品读,析“悲苦”之境。 问题:诗人因何而悲? 活动要求:学生分组分别赏析四联,推选代表分享。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在诵读与吟唱中品析诗歌。 首联:首联的悲意生发的关键是“风急”,因为风之凄急、才有猿之哀鸣、鸟之回旋,仿佛万物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首联整体是以空间的阔大无垠来衬托生命的渺小无依,这种渺小无依既是生灵的真实的生存状态,更是此时诗人的生命感受。 “急”和“白”这两个入声字在平仄音韵上,也传达出这样的生命感受,契合了这样的悲愁感。(学生诵读,教师吟唱,感受两个入声字的的顿挫感) 颔联:诗人以“萧萧”与“滚滚”这两个叠声词放大了落叶的阵势和江水的流速,强调了生命凋谢的速度,也强调了时间的流速,以此来突出时间的易逝;而“无边”“不尽”这两个词以空间的无垠无尽来突出时间的永恒,进而衬托出生命的短暂无助。 这一联同时在形式上对仗极为工整,平仄也完全相对,极具音韵美感与画面美,被称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学生诵读,分析叠音词的音韵美) 颈联:诗人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照应了前面两联在时空上的铺垫,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颈联的“万里”“百年”和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由景到情过渡极其自然,情景完全交融在了一起。 强调对仗、平仄完全相对、入声字“作客”“百”“独”在吟唱时的韵律美及对诗人悲愁之情的渲染。(教师吟唱,学生学习吟唱,体会入声字音韵中的悲愁感) 尾联: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此时的心情应是,“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百年多病独登台,潦倒新停浊酒杯”。尾联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倍感人生艰难困苦,家愁国难,白发日增,因病断酒,更加悲苦。 “浊”这个入声字的顿挫感将诗人的悲愁之情更完美地呈现在声音里了,让人感觉到“哽咽难语”的悲愁感。(师生诵读、吟唱,感受尾联“重浊”感中的悲愁) 活动小结:情景交融,情律浑成。 设计说明:这一活动是在学生完成了课前发放的课时学习任务单的基础上开展的。让学生课前分组分别品析诗歌四联,是为了给学生更充分、独立的品析时间与空间,也是让他们在小组合作、查阅资料的学习过程中更新自己的学习方法、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课堂上小组短暂的交流是希望让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教师的点拨、梳理侧重于品析活动的引导与提升。 诵读贯穿品析活动始终是因为“声音里有诗歌一半的生命”(叶嘉莹语),诗歌教学一定要“从声音证入”(方苞语)。对《登高》诗律之细、音韵之美历来都有极高评价,但因为“入声字”今天分派到四声中,“回”“杯”的读音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得不够明显,因此采用了吟唱的方式,尽量还原古读音,着重吟唱诗中的“入声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顿挫之美,理解诗歌音韵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密切关联。 活动3:比较赏读,体“悲悯”之怀。 问题:诗人何以如此之悲呢?“悲秋”的诗作我们读过很多,但这首诗的悲愁尤其沉郁浓重,什么原因呢? 活动要求:比较阅读杜甫的《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登高》,讨论回答杜甫的形象有怎样的共同点。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5岁的杜甫,科举落第,在雄伟的泰山面前产生的不是渺小无力感,而是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与壮志,寄望个人的才华可以在未来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光芒;“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0岁的杜甫虽然好不容易在浣花溪边建起的居所遭毁,可更令他记挂的是天下的太平安乐,人人居有定所;56岁的杜甫老病漂泊,穷困潦倒,可最让他悲愁的不是眼前秋景的萧索,不是自己身世的凄苦,而是国运衰颓,民不聊生。 因此,无论哪一个时期的杜甫,无论身处怎样困境中的杜甫,他都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百姓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对杜甫来说,这份情感是缠绵的,“缠绵”这个词一般用于爱情,意思就是你想断也是断不了的,想停也是停不下来的。杜甫对国家和百姓的爱就是这样的一份怎么也无法割舍的感情。 补充: 漂泊西南时期(760年-770年) 杜甫49岁到其生命最后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杜甫穷困潦倒,漂泊不定;身体每况愈下,疟病、肺病、糖尿病不断缠绕着他,耳聋、偏瘫、牙齿也落了一半。衰老的容颜受尽幕府中官僚的冷淡。他有时去拜访他们,扶杖步行,传达不肯通报,想乘轿子,又没有钱去雇。 767年,杜甫从瀼西迁往东屯,把瀼西的草屋让给从忠洲来的吴某居住。这草屋的西邻有一个穷苦的妇人,常在杜甫屋前的枣树旁打枣儿吃,杜甫从来不制止她。如今草屋搬来新主人却要插篱防止,杜甫写了一首《又呈吴郎》给吴某,诗中写道“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劝他不要这样做。从有关国家兴亡的大变故到一个无食无儿的妇人,都引起了杜甫深切的关怀。 ——冯至《杜甫传》 活动总结: 杜甫浓重的“悲”意是源于根植在内心的深沉的爱,因为爱得深沉,所以悲得深重。诗中的三重“秋”境,是杜甫博大深沉的心境。在这颗心里有山川草木,有亲人朋友,更有国家社稷、天下苍生。 杜甫诗歌的品格就是他的人格,他的人格又完美地投射在他的诗歌中,诗歌与人格合二为一,杜甫无愧于“诗圣”的称号。 问题:“圣”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四个主要义项,在以上探究概括的基础上,诗圣的“圣”字应该选用哪一种解释? 圣(聖) 1.旧时称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 2.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 3.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 4.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这个“圣”是对杜甫诗歌成就的高度肯定,更是对他高尚人格的极力褒扬,还寄予了我们在文化上、精神上对杜甫的崇拜和崇敬。 设计说明:此活动为文比较赏读。因为《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学生学习过的诗作,阅读与理解的难度不大,所以,在诗人创作年表制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前的课时学习任务单上完成了三首诗歌比较赏读表格的填写并完成了小组内评价与交流,课堂上教师将针对学生赏读的难点进行点拨。 学生刚进入高一阶段,诗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我校学生学习基础又较弱,因此,在单元专题教学时选用的文,大多是初中所学诗歌,这样降低了赏读的难度,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赏读的积极性。本课时这一组文阅读的选择就是希望学生能更好地完成初高中学习内容的衔接;同时,能对不同文本在同一议题下有深入探究与思考,让语文实践活动走入文本深处。 【环节三】感悟年华 讨论探究:身处人生困境时,“诗圣”杜甫的态度与做法与陶渊明、李白相比有何不同? 教师点拨:身处困境,陶渊明选择独善其身;李白选择飘然离去;杜甫选择脚踩泥泞,哪怕蹒跚难行、孤独一人,也要一步一个脚印,永远和自己所爱的国家与人民一起,执着向前,不断“登高”。 鲁迅评价:文士可以是民族的灵魂和良知, 却难以成为民族的脊梁。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教师评价:靖节明志桃花源,太白寄情金银台。 更有诗圣悯社稷,登高一望悲满怀。 活动小结:陶渊明、李白、杜甫,他们的人生不同,选择不同,但他们都坚守了对生命信仰与人生理想的追求,都是可亲可佩的;当然,杜甫面对困境,一颗广纳天地的仁心,一份永不言弃的生命的韧性,更应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高度。毕飞宇曾说:“读不懂杜甫,你就读不懂中国”。 设计说明:专题学习是希望以单篇为例,带动多篇学习;同时也希望以单篇为切入口,让学生借此走进诗人的生命感悟、精神世界。 本单元八首诗歌有精读与自读之别,但八位诗人在中国诗坛上的地位却同样重要,都需要学生在高中阶段充分了解与认识。根据我校学情,在高一的上学期,还需要教师更多地起引领作用,再慢慢放手。所以,在本单元第二阶段设计了四个专题的学习,就是希望引导学生从品诗到读人,充分了解与认识八位诗人,养成良好的品析习惯;也希望在这样的比较中对诗人身处困境时所作出的不同选择有清醒的认知与理性的判断,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从容面对人生的困境,涵养家国情怀。 【结束语】 师生共同吟唱《登高》,致敬“诗圣”杜甫。 希望同学们能读懂杜甫,读懂我们和我们伟大的祖国、时代之间血脉相连的关系,勇敢面对人生路上的一个个困境,肩负时代的使命,向上,向上,再向上,沿着“诗圣”的足迹,勇敢“登高”。 设计说明:从诵读开始,以吟唱结束;从要求读准节奏开始,以师生深情致敬结束,让整节课在诵读中品析,一步步走向“诗圣”的“悲悯”情怀。 【环节四】课时作业 1.运用本节课的品诗读人的方法赏析《声声慢》。 2.将这节课你对《登高》其中一联的品析扩展成一篇文学微评,300字左右。 设计说明:作业1的设计是源于《声声慢》中意象的选用、意境的创设始终紧扣一个“愁”字 ,与《登高》有相似之处,希望让学生通过这一项作业的完成,巩固本节课赏析方法的运用;同时,也为专题四豪放词与婉约词在意象选用上不同点的比较作预习。 作业2的设计是为了落实本单元的写作任务。本单元的写作任务是文学短评,这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也是有难度的。如果,在单元内容学习结束后单独教学,一可能费时,二可能枯燥;所以,把写作任务渗透在每个专题学习中,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分阶段指导,这样符合我校学情,也更易于学生养成从具体的小切入口写作的思维。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