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205~206Acta Agr i culturae Jiangxi
两结合、两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许乃霞,张宇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许乃霞(6
),女,江苏泗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作物栽培与耕作研究工作。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8)
摘要:从理论上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产教结合、工学结合,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
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提出了培养途径,构建了有效、科学的管理机制。对实施二结合、二融合培养模式中的一些问题,如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等提出了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两结合;两融合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581(2011)01-0205-02
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的深入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愈来愈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已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各异,职业教育经过不同的锤炼,也呈现出各自的特殊性,形成了各具特的培养模式,体现在工学结合上不尽相同,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学交替与学徒制、美国的工商企业与学校合作教育、我国的
工学结合、半
工半读模式。综上所述,由于各国的教育史、职业教育史各不相同,其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也各具特。但他们处在同一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具有共同之处,即都把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结合起来,在生产实践中打造真正的技能人才,推进工学结合,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已经明显地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近年来,职业教育界加快了探索中国特人才培养模式的步伐,其中较为认可的一种是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许多地方的学校,与企业积极开展合作,进行半工半读创新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及做法。许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都在摸索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育教学改革道路,但是对两结合、两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没有明确提
出。在这种情况下探讨适应于国情和校情的二结合、二融合(即产教结合、工学结合,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非常及时。
1二结合、二融合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改革
1.1专业设置的改革
根据市场供需变化进行专业设
置,以种植类专业为例,最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加速农村土地流转,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提供了政策保障。长
三角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步早,农业产业化程度高,现代农业推进速度快。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已由传统的生产功能逐步转向生态、生活和生产功能并重,对都市生态农林、绿有机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外向型经济农业、设施农业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种植类专业要及时抓住这一机遇,调整和改造传统作物生产类专业,积极发展与长三角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态农业类专业,使现有的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向生态农业技术和绿农产品生产与监测方向转变。1.2课程体系的改革
根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定
位,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优化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在厚基础与宽口径、专业理论与教学实践等方面到平衡点。在课程结构上,采取平台+模块的方法进行构建;在教学内容上,采取职业能力系统化的方法进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与生产第一线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体现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特的课程体系。从生产第一线人才规格需求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标准分析入手,按照程序开发专业课程体系,体现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融合。将素质与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在原有的相关课程中增加创业教育内容,如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经营、管理、法律、公关、成本核算等教学内容,同时增设一部分创业教育课程,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接受环境熏陶、情景体验、校内校外实践、企业职业综合素质训练等,实现了职业道德教育、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的高职三年不间断。通过产教结合和社会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接触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探索新领域,鼓励学生发明、创造、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3教学模式的改革
学科教育的教学场所以教室、实
:2010-09-27:1971.
验室为中心,教学模式以情境教学为主,即根据教学内容,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指导学生探索。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教学场所应该以实训场所为中心,教师的主要功能不是
知识的传授,而是能力的培养,教师实际上是一个组织者,教学过程的组织变得十分重要,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置身于真实仿真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职业能力。
1.4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学科教育的师资队伍要求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研究背景成为教师的重要要求,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则要求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而双师型是建设的方向。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已提出:加快建设兼有教师资格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大量已经达到大学学历的高职教师来说,首先应加强对他们的职业培训,以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及实践能力等,可采取的措施有:一是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高职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和技术开发能力;二是对高职教师进行双师能力培训。在教学中逐步把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合二为一,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对同时承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的双师型教师在职称聘任、课时津贴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同时对年轻教师进行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在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不少于一年的实践锻炼,经过一定的实践考核或鉴定,合格后聘任为正式教师,这样既树立了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观念,又具备了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三是建立师资培训基地。培训的重点包括:对符合学历要求但缺乏实践经验的专业理论课教师普遍进行实践技术培训,便于他们在获得生产一线经验的同时通过社会职评或考试,取得相应技术职称;对于从企业选调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非师范院校毕业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高等师范教育的培训;对少数未达到规定学历要求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进行相应的学历达标培训;四是在职深造,通过名师带动成为双师,提升双师型高职教
师的层次。高职院校要引进名师,把企事业单位的技术权威人士引入学院,为我所用,通过这些大师的言传身教,为学院培养急需的高层次双师型教师,树立名师的权威,通过名师带动把优秀教师培养成名师,把一般教师培养成优秀教师,形成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学科梯队,始终保持最佳的师资队伍状态。
2二结合、二融合培养模式下的基础建设
2.1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实习场地、设备、材料乃至实习氛围的有无,是影响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的物质基础。只有具备了这些物质条件,教师高水平的理论传授和示范表演才会切实发挥作用,才能使学生通过听、看、做、练,不断提高其职业操作技能,才能真正收到加强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动手能力的效果,使学生就业后尽快进入角,缩短后熟期。为配合二结合、二融合培养模式的实施,为了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职业环境和氛围,掌握所学专业的业务处理流程和专业技能,就需要将学生放到企事业单位进行锻炼。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积极联合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和场所以及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要很好地实施二结合、二融合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应以校企共建为主要形式,采取多种途径完善实训室、实训场的建设,促进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2.2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研究并健全适应二结合、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标准体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质量评价体系。校企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完善相关教材、实训指导书、技能测试库等建
设;共同研究并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实施教学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以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考核依据,结合企业绩效考核目标,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明确校企双方的考核责任,校企共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入。
总之,通过二结合、二融合培养模式的推广,切实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忽视动手能力,学生被动参与的弊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教师的教学潜能,构建一个自主参与意味浓郁的宽广灵动的教学空间,唤醒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励他们自主参与的热情,在教育者的适时引导下,使学生养成较高的自主参与的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自我发展打下基础。
另外,通过二结合、二融合培养模式的推广唤起教育界对培养高职生技术能力的高度重视和参与意识,形成一套比较适于高职教育学习的方法理论,有效地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以此来提高办学层次,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劲梅.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
社会科学版,2008,30(4):183~185.
[2]张树波.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融合的途径[J].
考试周刊,2010(3):192~194.
[3]蒋锦标,刘瑞军,孙福春,等,农业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
度的衔接与融通[J].辽宁教育研究,2005(10):23~24.
[4]廖传林,何琼.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双赢策略[J].中
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2):94~95.
[5]周晓红.加强实践教学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科教
创新导刊,2010(11):240~242.
[6]孟利前,张京生,胡清晨.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
式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6):221~223.
[]祝红艳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促进人才技能培养[]现代商贸工业,()3~
206江西农业学报23卷
7.J.
20107:19140.工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