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文科课程教学研究
———以“劳动争议处理”教学主题为例
黄快生
摘 要:高职文科课程教学如何提升学生实践动手和操作能力,
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要改变目前高职业文科教学中的一些困境必须明确课程或教学主题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课程或教学主题的内容、重点和难点、如何教以及如何学等几个问题。
关键词:高职文科课程教学;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43-1027/F(2008)6-155-01
作 者: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湖南,长沙,410007
一、明确课程或教学主题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专业职业能力以及应用岗位。
工学结合
11我国劳动管理体系
由于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和操作能力是为了应用的,由此可见任何一门课程或一个教学主题培养的学生实践动手和操作能力都与一定的职业岗位相对应。因此,我们在讲授一个课程或一个主题时,必须明确课程或主题所对应的职业岗位体系,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学到东西,学生学到的东西才有可能真正有用。
劳动争议处理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是我国各级劳动管理岗位。我国劳动管理岗位体系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看,即中央、省、市和县(区)宏观劳动管理岗位体系以及企事业单位微观劳动管理岗位体系。
2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职业能力以及应用岗位
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学生学到的东西真正有用,除了要让学生了解职业岗位体系职位,还要让学生了解本专业职业能力以及应用岗位。就劳动争议处理而言,它是《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中一个重要内容,而《人力资源管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下面笔者结合所从教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来分析该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以及应用的职业岗位(如图1)。
(二)课程或教学主题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11《人力资源管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核心能力
培养的重要内容。而劳动争议处理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
21劳动争议处理这个主题中,我们以劳动争议处理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结合劳动争议处理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培养学生既懂得劳动争议处理知识,又懂得劳动争议处理实际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
31通过劳动争议处理这个主题的学习,学生将具备从事劳动争议处理实务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1通过劳动争议处理这个主题的学习,为学生将来到各级
劳动主管部门和机构从事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图1 劳动与社会保障岗位专业职业能力应用图51通过劳动争议处理这个主题的学习,也为学生将来追求个人家庭幸福而进行家庭争议处理、劳动就业自我保护、自主创业进行劳动争议处理提供知识和能力储备。
二、课程或教学主题的内容、重点和难点
(一)劳动争议处理的重点。
重点是课程中内容起着全书放散聚敛或启承转合作用的主题思想、科学概括与颠峰章节。就一门课程而言,重点分为概论重点、章节重点、理论重点和实践重点等。就劳动争议处理这个教学主题来说,由于其不是一门课程,笔者认为其重点主要是理论重点和实践重点,即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和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
(二)劳动争议处理的难点。
一门课程的难点既有概念难点、跨学科难点,也有定性难点和实践难点。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实地观摩和挂职锻炼,笔者认为劳动争议处理的难点主要是实践难点,即对劳动人事管理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的运用和尺度的把握以及处理程序的理解。
(三)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11把握重点。对于劳动争议处理的重点把握,笔者主要是通过阅读中外劳动争议处理的有关书籍和在讲授过程中配合影视观看、多次演示、生产性实训予以实现。
21突破难点。任何课程突破难点主要是通过课前准备、课中讲解操作和课后练习等手段实现。
(1)课前。课前突破难点主要是通过文献查阅、课前预习和行业调查等方式来实现。文献查阅主要通过图书馆和上网查阅国内外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资料。课前预习是指在这个主题开讲之前教师通过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利用晚自习或休息时间预习这个主题。行业调查主要教师指导学生到各类企业、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以及人民法院进行调查。
55
1
教育管理/
4
高校后勤教育超市经营模式初探
金 捷
摘 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产生的教育超市,主要是满足师生校内商贸服务的需求。但超市毕竟是高度市场化的产物,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深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高校以及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经营模式。本文就当前教育超市的学校后勤实体自主经营、社会企业或个人经营两种经营模式的利弊以及教育超市如何发展做一探讨。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教育超市;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43-1027/F(2008)6-156-02
作 者:浙江林学院后勤集团;浙江,临安,311300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以有利于坚持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为根本目的。在三个“有利于”的前提下,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当作一项全新的事业,后勤人更新观念,抓住机遇,积极寻求市场,办起了高校自己的教育超市;在满足师生员工需求、变“包袱”为效益、服务教学科研、整顿校园经营秩序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教育超市存在与发展的意义
11满足师生需要,进一步健全后勤服务体系。
高校后勤工作是发展高等教育的一项基础性、保障性工作。高校后勤社会化,并不是说高校不需要后勤,而是通过改革冲破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束缚,消除在封闭型、供给型、编制型管理模式下存在的弊端,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单纯靠国家投入,违背价值规律所产生的沉重负担,开辟一条国家投入少,又能多办事、办好事的新路子。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后勤服务体系,涵盖了师生员工吃、住、行等内容,唯独商业贸易这一块,基本是由分散的社会力量在自发地进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商业网点不发达与高校师生员工有较强的购物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显现。教育超市的产生,不仅使广大师生员工的购物需求得到了满足,而且,通过直接参与市场
  (2)课中。课中突破难点主要是通过难点讲解、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等方式来实现。难点讲解就是把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的操作程序、注意事项等讲清楚、弄明白。案例分析就是把国内比较典型的劳动争议处理案例拿来分析,以此来突破这个主题的难点。情景模拟就是利用学校的模拟实验室分别按照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不同的劳动争议处理形式进行模拟操作,以达到难点的突破。
(3)课后。课后突破难点主要是通过作业练习、实地观摩和行业挂职等方式来实现。作业巩固就是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使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得以巩固、加深,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实地观摩就是教师带领学生旁听企业、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人民法院等对劳动争议处理。行业挂职就是由学校
联系相关的企业、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人民法院等单位,然后派教师或学生去挂职,接触真真切切的劳动争议处理技巧或技术。
三、如何教好一门课或一个主题
结合对劳动争议处理的讲授,笔者认为要教好一门课或一个教学主题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备好课。中国有一句古话:“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也就是说要打好仗必须事先做好准备。对于教学工作而言也不例外。要事先做好准备就是要充分备好课。
充分备好课包括写好教案、制作好课件、资料收集整理、教学内容、方法的把握、课程时间合理安排,等等。
(二)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由于在前面已经详细论述,不再赘述。
(三)注重“三为四突出五联系”。“三为”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载体、以育人为目标;“四突出”即突出因材施教、突出学法指导、突出情感交流、突出教学效果;“五联系”即联系学校实际、联系专业实际、联系学生实际、联系学科实际、联系中外社会劳动争议处理实际。
四、如何学好一门课或一个主题
(一)学好一门课或一个主题的总原则。
在高职文科教学中,学生学好一门课或一个主题的总原则基本上是相同的。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总结出了一个总原则(如图2)
图2
(二)学好一门课程或一个主题的具体方法。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笔者的研究,笔者认为学生学好这个主题的具体方法有:文献查阅、案例分析、实地观摩、行业调研、校内实训、小组研讨、顶岗实践和课程或主题学习总结等。
参考文献:
[1]黄快生、刘志红,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教学探微[J],当代教育论坛,6(6)
(责任编辑彭宇文)
65
1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6
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