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双主体”环保专业文化的构建
作者:彭辉辉 周凤霞 汤桂容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年第13期工学结合
        通过校企“双主体”环保专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专业文化品味,增强专业文化效益。校企“双主体”环保专业文化融合了社会、行业、产业、企业、专业、职业等方面的文化元素,可以从课程改革职业化、实训环境生产化、课外活动专业化、技能考核常态化、行为管理制度化方面进行构建,实现可管理、应用和传承发展。
        校企“双主体”环保专业文化内涵要素主要途径有人提出“高职教育专业文化建设的宗旨是彰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而探索高职教育与企业“双主体”共建共营机制,则是一定时期内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的目标和工作重点。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加强“五个对接”和“十个衔接”的过程中,建设什么样的专业文化、怎样建设专业文化,是突破高职教育发展瓶颈、事关高职教育改革新出路的重要因素。开展校企“双主体”专业文化的探索与构建,通过各方面的协同创新,构建多种文化优势融合、彰显传承创新魅力的专业文化,可使专业与行业、产业、企业有效对接,以实现文化育人的强大功能和文化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校企“双主体”环保专业文化构建的深刻意义
        校企“双主体”环保专业文化构建,是指在政府环保主管部门主导和环保行业协会机构指导下,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打造引领专业发展、促进产业进步、凝聚行业精神、体现国家政策且兼具可持续特性的专业文化。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彰显职业教育特,提升专业文化品位
        “文化育人”已经成为高职校园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对接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手段,这样方能有效塑造学生的专业品格,培育学生的专业精神,促进学生职业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校企“双主体”共建专业文化,通过发挥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各自的优势,可以及时了解和跟进国家政策、社会变革、行业发展、企业需求的形势,通过对形势的总结、分析、提炼,能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文化活动等方面及时地做出反应,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通過多种形式随时传播行业、产业、专业、职业正能量,可不断地形成可传承和发展的专业文化底蕴,给专业文化贴上“正规品牌”的商标,切实发挥专业文化在学生培养中的重大作用,从而有利于提升文化育人功能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
        2.促进环保行业发展,增强专业文化效益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较低水平,在技术、人才、资源等的支撑和储备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不高,与社会发展进步的程度是不相匹配的。但校企“双主体”环保专业文化的构建,通过对行业、产业、企业、专业、职业等文化元素多维融合、科学凝练、理性加工而形成的、高品位的专业文化,则可引领企业文化、行业文化的正向发展、优化发展,并进一步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从而助推各类企业升级、环保行业发展、整个社会进步,并形成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同时,校企“双主体”构建环保专业文化,可借助政府、行业、学校、企业的多种平台,在文化宣传、产品推介、技术推广、信息传播、科普教育等方面发挥它强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和行使力,让学校有更多社会接触、吸收更多社会精华、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促进行业逐渐扩大影响力、产业不断提升效益和品位,帮助企业凝练和发展品牌。
        二、校企“双主体”环保专业文化构建的内涵要素
        1.社会文化元素
        专业文化的社会属性,是将时下的社会文化元素凝聚到专业文化中来而形成的,它可以使专业文化具备时代特征、适应社会需求、助推社会进步。例如,在专业文化建设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美丽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文化元素,可以引导专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宣传贯彻国家大政方针,培育积极向上的精神理念。
        2.行业文化元素
        每一种专业文化都是在一定行业领域范畴内的特文化体现。从环保专业文化来看,将环保行业政策、相关从业准则、职业道德规范、科学技术标准等行业文化元素纳入进来,可实现专业文化与行业文化的零距离对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行业岗位要求之间的适应性,使行业文化教育融进学校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课余生活。
        3.产业文化元素
        高职环保专业教育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产业工人,故而在专业文化构建中优选添加环保产业文化元素,通过专业教育让学生深入了解环保产业现
状、产业规模、产业规划、产业贡献、产业需求等情况,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环保产业发展的认识,有助于坚定学生选择从事环保产业工作的信心,有助于提高专业对口就业率,从而有效降低专业教育资源的浪费,提高人才培养效益。
        4.企业文化元素
        高职环保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在于企业就业。为了使学生尽早了解以后在环保企业的工作环境,提高就业适应性,就有必要将环保优势企业典型的经营理念、企业信念、价值观念、规章制度、责任意识等编入专业文化体系,以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缩短毕业生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职员的适应时间,使学生进得去企业、企业留得住人才,减少企业对毕业生就业岗前培养的成本付出。
        5.专业文化元素
        高职环保专业文化建设的初衷主要是为了强化环保专业职业教育、实现优良环保文化传承创新、提升环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因此教育属性始终是环保高职专业文化最根本的特质。无论环保专业文化如何构建,终究还是要以教育教学要素为核心,才能实现文化育人
的强大功能。所以,环保专业文化构建必须把校园、课堂、知识、技能、素质、教学、培养等文化元素贯穿其中,并作为整个文化体系的主线。
        6.职业文化元素
        高职环保专业教育是为行业、产业、企业培养专业的职业人的。每一行每一类职业都有比较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精神传承,具体包括职业理念、职业工作、职业规矩、职业素质等文化元素。在环保专业文化体系中导入职业文化元素,有助于夯实学生的环保专业思想,培育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其尽早形成适应环保职业岗位的职业素养,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技能人才。
        7.管理创新机制
        校企“双主体”环保专业文化的管理和发展,则需要通过平台搭建、信息流通、合作反馈、制度规范等机制才能有效实现。校企合作搭建环保专业文化主体平台,并在平台载体上将专业文化有关的信息流通、合作反馈等工作常态化,这既是环保专业文化构建的途径,也是其应用、传承、创新的基础。
        三、校企“双主体”环保专业文化构建的主要途径
        1.课程改革职业化
        校企“双主体”环保专业文化体系支撑的课程,则具有明显的职业化特点。该课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基于岗位工作过程需求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进行理实一体化授课,注重开放性和实践性,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文化渗透,寓文于教、以文化人。更重要的是,这种职业化的课程改革符合高职教学规律,不断遭遇和解决教学矛盾,有助于教学相长,容易形成经验积淀,有助于孕育专业文化,形成良性循环。
        2.实训环境生产化
        实训教学是培育学生技术技能、职业素养的重要环节,合适的实训场所、实训内容、实训指导、实训资源是实训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也是专业文化构建的重要条件。校企“双主体”构建仿真实训室、“校中厂”(小微企业)、“厂中校”(规模企业)三级实训体系,使实训环境无限接近直至实现生产化,有助于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可实现从教学到生产的微距、零距跨越,有助于专业文化对企业文化、职业文化的融合。
        3.课外活动专业化
        在校企“双主体”环保专业文化构建中,课外活动的显著特点就是专业化,把环保专业教育融入课外生活、社团组织,举办重大文化主题节日、环保大学生三下乡、区域流域环境调查、环保知识科普宣传、环保主题辩论赛、环保歌曲大赛、环保知识竞赛、环境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实现寓教于乐,既放松身心又颇受教益,有助于专业文化对社会文化、行业文化、产业文化的吸纳。
        4.技能考核常态化
        当前,有关技术技能方面的考核和各种赛事较多,这对于高职专业教育来说是利好政策。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抽查、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各个层次的专业技能賽事活动,既是技能考核一种形式,也有利于形成以赛促学、崇尚技能学习的良好风气。这种风气一旦形成传承,是非常有助于高职专业文化建设和创新的。
        5.行为管理制度化
        专业文化的作用一方面是激励,另一方面是约束。在校企“双主体”环保专业文化构建中,
将社会道德准则、行业行为规范、产业技术标准、企业管理制度、职业岗位规程等融入专业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中,可以充分发挥专业文化的双重作用,促进职业素养的培育。
        四、讨论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传承民族工艺文化中以德为先、追求技艺、重视传承的优良传统;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理念和良好职业操守的高素质人才;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高职专业文化发展建设的方向。
        实践证明,校企“双主体”通过对专业的课程改革、实训环境、课外活动、技能考核、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优化改造,有效地融合了社会、行业、产业、企业、专业、职业等文化元素,构建了环保专业文化体系,发挥了专业文化强大的育人、化人功能。
        参考文献:
        [1]朱发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5):31-33.
        [2]张新科.对高职教育“四个问题”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08):1-2.
        [3]刘晓明.从“技能本位”到“文化育人”:高职文化育人的体系构建与转型升级——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4,(02):45-48.
        [4]朱发仁,傅新民.高职院校职业本位的专业文化建设初探[J].职教论坛,2007(04):22-23.
        课题项目: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特专业建设”;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课题“校企双主体‘四合四共’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证研究”(12JY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