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导,优化机械专业课程体系
[摘要] 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的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研究就是在这种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新课题。把工作的现场带到教学的现场,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相一致辞。以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做出自己的产品,以产品的质量与生产能力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取代以往的以一纸试卷与分数为标准的考查模式。这样就可自然地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结合起来。
[关键词] 应用能力    工作过程    课程体系    机械
高职高专教育的职责是培养大量应用型高技能实用人才。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仍然沿袭的是本科教育方法的压缩版,也就是对本科所学的专业课程类型一样不少,但学习的深度是浅尝辙止,或蜻蜓点水式一带而过,课程设置仍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极少的实践学习机会。使得学生一边是理论知识学得多而不透,一边是实践中又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起来,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在熟练的技术工人面前甚至会产生学而无用的挫折感。而教育部提出的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定位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应用型技能人才。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只有
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才能真正实现这一要求。
落实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必须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内容等方面均要作出重大改革。而其中的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应用型技能人才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通过不断地更新课程体系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建立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等手段,形成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1.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高专)院校这些年一直在探索教育改革之路,但目前为止改观效果仍然不尽理想,虽然为了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一直在不停地修订专业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但短时间内难以在办学思路、师资组合、设备投入等方面突破已有的条件限制,致使改革的时间表向后延伸,改革的效果甚微,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1 单纯围绕专业学习而设计其课程体系,欠考虑市场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需求。
学生毕业后通过相关的企业反馈信息了解到,有的同学很快适应了工作岗位,而为什么有的学生做事的能力却出现很大的差异呢?工科类专业一般都仅仅重视专业的业务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教育,而忽视提升个人生存能力的教育,而生存能力教育主要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去提高,这在工科类专业中尤其是机械类专业中是极其缺乏的,因而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窄,社会适应能力差,不能将他们所学的知识尽快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出现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这样也容易使学生一走上社会就产生挫败感,对这三年的学习阶段生出抱怨之言。正如现在就有很多人提出的上学不如早就业,这种观念也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与招生生源质量。
1.2 侧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轻视或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高职院校一直以来存在不同程度的关门办学现向。即教学脱离市场需求,仅仅以完成理论教学作为其工作目标,不看重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如果说把学生当作生产企业的产品的话,教学中教师只管输入,不管输出产品的质量。在课程比重上,专业理论课所占比重过大,约占70-80%,而以教授应用型知识的课程,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实践课程仅占20-30%,甚至有些课程虽然也安排了实践环节,但事实上也仅仅是个形式
主义,几个人一组共同完成的项目,用一个人的成绩代表全部都是经常用到的考核方式。这就必然使所教授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工作能力,社会适应性也比较差,因此削弱了其就业竞争力。
1.3 理论教学的内容不能与企业生产的环节相符合。教学中基本采用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这种传统的课程模式在本科类教育中比较通用,也是符合学习规律的,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够学得比较扎实,有一定的系统性,但缺乏同类型各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样的模式并不能达到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提出的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要求。所以今后要更加注重发挥高职教育的教育特——突出实践,提高岗位能力,有目的性地安排相关学科,更好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减少宽泛的理论知识学习,现在提出比较多的是模块化项目学习模式,收到较好的效果。
2.解决当前机械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困境的建议
大学生与没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普通工人的优势应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而不是操作水平的熟练程度方面。所以大学教育更侧重学习方法、工作方法的教育,有了正确的方法,自然各种不同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知识的学习是无穷尽的,而掌握了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方法就
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所在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圆满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样的人才不管在什么样的岗位都是能做出好的成绩的。以这样的目标去培养一批优秀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建议做好下面几方面的改革:
2.1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导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结合生产企业的市场需求、学生整体素质、人才培养的职业规划等目标因素,尽量做到满足生产企业对人才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从而达到这种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把生产企业中各不同岗位的综合能力要求作为设置课程和划分不同专业课程的凭据,一改从前学科本位的课程理念,按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中提出的够用为度精减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建设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导,以技能培训为轴心,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淡化,从而颠覆一贯的课程体系结构。
2.1.1在整体建设某专业的课程体系时,以一专多能为课程设置的基本目标要求,满足培养多面手人才的需要。当设置专业时难以做到面面俱到时,首先设置大专业课程,然后根据具体的职业能力要求设置适应不同岗位的小专业课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会有较宽泛的专业基础知识,也能够在同一行业中有更多的岗位选择余地,使他们的就业前景更加广泛。工学结合
2.1.2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时间分配比例需要调整。机械专业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要淡化传统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本着高职教育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这方面可以借鉴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在确定重点课程的条件下,适当减少文化课与专业基础课的课时量,省出的时间分配给实践教学与实际操作。以前的三七分配比例(理论七,实践三)调整到至少五五分配学时(即理论五,实践五)。
2.1.3在课程结构上,一改传统的金字塔形的教学模式——素质基础文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适应高职教育提出的应用性、技术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改设模块化课程结构模式,以项目为导向,以完成特定任务为衡量学生成绩的依据与标准,在模拟工作情境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培训班模式为借鉴,需要什么知识解决问题就学习什么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增,学习效果必然较好。
2.2 基于以应用能力为中心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2.2.1机械专业课程的学习离不开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因此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具体象我校已经建立了车工实训室、数控实训室、金钳工实训室、焊接实训室、液压气
动实训室、汽车检测实训室等,在社会上广泛寻求合作伙伴,将工厂搬进学校,建立几个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发展企业与专业的良性互动关系。这既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公司和商界的运作,从而不断通过实践来充实教学,又可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好的实践条件。具备了这样的客观条件,就可借鉴德国提出的核心阶梯课程模式,也叫双元制课程模式。这里的一元是指职业院校;另一元是指企业或生产基地,该企业或生产基地能为学校提供实践场所。这种课程模式是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中心,将与实践活动有关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综合起来,对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作严格要求(这与我国的高职教育理论学习以实用、够用为度一致),学到某项技能,然后在这个技能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推广到更多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从而实现整体能力的提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几年我校把工厂搬进了学校,也进行了模块化教学和一体化教学实验,突出实践性的教育特,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