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典型案例材料
计算机应用专业
根据我国现在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部分第六章十四条中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我国广大职教研究者和实践者在甄别、借鉴、引进和消化国外职教模式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职教实践探索总结得出的,既有别于国外的模式,如德国“双元制”、北美的“CBE”模式、英国的“BTEC”等,也不同于我国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产学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2+1”等,是新时期职业人才培养最适宜、最科学的模式,甚至成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办学机制的创新,是具有中国特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一、计算机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模式
(1)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开展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以培
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职业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实用型人才。校企合作主要体现在培养计划校企共定、教学资源校企共享、教学过程校企共管、文化氛围校企共融等方面实行合作。校企合作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发挥企业和学校两方面的人才培养优势,共同作用于学生,促进校企双方共同发展,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计算机应用专业和贵州山久长青智慧云有限公司、铜仁维纳斯婚纱摄影有限公司、铜仁博视传媒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实现了学生实习实训、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多重模式。
(2)工学结合。工学结合是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工”即工作,指学生在企业实践,或作为企业员工的一员进行实习,在工作中培养职业素质和提高技能;“学”即学习,指学生在学校进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以及人文素质培养。工学结合就是在人才培养方式或途径上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实质就是让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穿插体验职业性的教学情境,将工作(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再带回学校继续学习和消化,为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它强调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不同教育资源,将课堂的理论学习与企业的岗位操作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期间既要在学校接受与职业相关的理论教育,又要在实训基地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的训练,还要到企业参加生产性工作。这主要
突出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培养受企业欢迎且实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计算机应用专业利用学校所在区位优势,充分和企业制定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计划,让学生定期到学校学习理论和基础实操知识,定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践,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3)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综合和检验。不同于普通实习实训,顶岗实习需要完全履行其岗位的全部职责。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年,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职校需要真正尊重教育规律,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改革课程体系,使其更加贴近企业工作流程,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够胜任工作。只有这些准备都做好了,顶岗实习才能使学生学到真正的技能,同时实习单位也才可能从中发现可用之才。只有这样,校企合作才能到契合点,并长期推动下去,同时实现了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理论运用与实践操作一体化。
学校在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时,应严格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如果学校仅仅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甚至以此作为激发企业提供岗位的动力,不仅与其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这样
的“校企合作”也是不可能持续的。将顶岗实习转化为简单劳动,不但不能达到学校设计的目的,还会使学生对实习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其对本职业的正确认知。
二、计算机应用专业充分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三者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和谈论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顶岗实习”三者是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是职业教育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三者统一于人才培养的实践之中。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必须在真实的工作场景和真刀真的实践中去培养。这就要求必须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已成为中职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中职学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校企合作这个平台,工学结合将失去前提和基础,“工”与“学”将无法“结合”,人才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和本质,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实现“工”与“学”的结合,并以此为改革的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
而达到技能人才培养的目的。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的综合和提升,是校企合作的检验,对学生是全面综合实习的时机,是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对企业是校企合作的收获季节,是选用员工的绝佳良机。顶岗实习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
工学结合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项目的重要性:
1.“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是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性战略举措。
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有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职业教育是密切联系经济的教育,企业的参与使课堂教育能够随时反馈职业技术、技能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内容,注重课程建设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3.“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确立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企业合作办学,能够切近地感受社会对人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从而确立人才质量定位,增强人才培养的适用性;
4.“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促进教学方式“由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开展实践性教学,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将实践性教学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教师摆脱“以教为主”的普教模式,实现向“以学为主”的转变。
5.“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有利于降低职业教育办学成本。职业教育是耗资较大的一种教育,集中表现在实习实训基地的投资比较大。单纯依靠政府或职业学校是难以满足其发展需要的,依靠企业开展实训实习:一是降低办学成本。二是与学校实训基地相比,在企业工作场所实训,学生能够感受企业职业氛围,受到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的熏陶,这也是隐性的办学成本的降低。
6.“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有利于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一方面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可以缓解学校专业教师量和质的不足。另一方面,教师下企业实训,有利于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形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企业的创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