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卷第1期2019年1月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Qingyuan Polytechnic
Vol.12,No.1
Jan.2019
基于人才需求供给侧的高职院校生产性教
学模式探索
——
—以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吴建华,张丹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酒店管理系,广东清远511510)
摘要:基于人才需求的高职供给侧生产性教学改革是以人才需求和人才发展规律为出发点,以满足企业生产性需求为目标,从人才培养和输出的视角,对高职教学进行的改革。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实施了“校企协同”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学课程能力化、课程标准职业化、教学设计项目化、教学班级岗位化等供给侧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实效,改革经验对我国高职“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推广借鉴意义,对于促进高职人才质量的提升,解决人才市场难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人才需求;高职高专;供给侧;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96(2019)01-024-06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结构性的,而结构性的矛盾主要在供给侧,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德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在促进就业和社会和谐方面的政策选择也进一步表明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1]。《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来,高职院校为制造业培养并输送了170万毕业生;在服务业中,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从业人员接近30%”,数据表明高职院校已成为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供给端。因此,在中国制造2025政策背景下,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是实现中国制造强国和经济大国的必由之路。
高职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以及制造业的主要供给端。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仍然存在着人才培养定位模糊、重招生轻教学的放羊式管理、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等问题,技术技能型人才市场“用工荒”和“就业难”的供需不平衡现象仍然很严重。因此,以供给拉动需求的供给侧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是解决这些难题的关键。国务院在
2014年6月24日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文件中提出,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必须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因此,本文以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为导向,结合碧桂园集团创办的民办院校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的自身特点,以及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生产性教学实践探索,从供给侧的角度对高职生产性教学改革做如下探讨研究。
收稿日期:2018-09-10
基金项目:2016-2018年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优秀教学团队项目: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团队”(2106DT01);2017-2018年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校级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016QN03)。
作者简介:吴建华(1955—),女,湖北武汉人,教授,博士,从事高职教学改革研究。
1碧桂园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旅游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发展模式,作为旅游业下游产业的酒店业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从201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住宿餐饮业的法人单位增长数字来看,自2014年以来,酒店业的发展明显提速,这也意味着人才需求量的激增。碧桂园集团作为世界300强企业,现有开业酒店61家,挂牌五星级酒店9家,五星级标准酒店49家,挂牌四星级酒店3家,客房总数20000多间。雇员近2万人,仅广东省23家酒店雇员就高达6000人左右。因此,其酒店业发展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行业的代表性。从2014年开始,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就与碧桂园酒店集团建立了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三年的深度合作、交流探讨以及无数次企业调研,现总结碧桂园酒店人才需求现状如下。
1.1碧桂园酒店人才现状分析
通过走访调研多家碧桂园酒店HR,总结目前酒店人才现状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1.1实习生流失率高
走访调研碧桂园酒店发现,碧桂园酒店一线服务岗位员工经常出现岗位空缺,临时帮工或实习生几乎占到酒店员工总数的一半,并且大多数在毕业后不会留在酒店。碧桂园酒店集团的个别酒店也常出现基层管理岗空缺断层现象。对于实习生流失率非常高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几点:第一,员工归属感弱,员工离职的原因多是因为感受不到酒店的温暖,职业发展空间有限,职务晋升渠道不明朗。第二,管理
沟通不畅。酒店一方面因为管理层频繁换人,领导风格变换频繁,导致员工难以快速适应;另一方面因为管理层与基层员工缺乏有效沟通,员工对领导的工作作风存在某些偏见和误解,感受不到领导的关心。第三,劳动强度大、工作累、时间长、薪资待遇低。
1.1.2专业人才岗位能力差,人才培训成本高
碧桂园酒店HR普遍反映,每年新入职的专业人才因为缺乏行业发展眼光和管理思维,专业岗位能力较差,达不到酒店用人的要求。碧桂园酒店遂创设了一套人才培养体系,对入职员工进行一系列的专业岗位能力培训,为此,投入了很高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1.1.3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差
酒店工作繁重,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又非常严苛,这对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然而,碧桂园酒店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大多数酒店实习生的创新能力弱、逻辑思维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及沟通表达能力差,实习生即未来的酒店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1.2碧桂园企业人才需求调研结果
通过走访调研碧桂园酒店集团的惠州十里银滩酒店、广州凤凰城酒店、高明碧桂园酒店、鹤山碧桂园酒店、碧桂园假日半岛酒店、海南碧桂园金沙滩温泉酒店、张家界碧桂园酒店等多家酒店的人力资源部门
及运营部门(餐饮、客房、前厅等)负责人,搜集酒店对人才需求、专业定位、职业能力、教学改革、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并对酒店各部门主管以上管理人员及HR发放、回收了有效的人才调研问卷67份。调研分析结果如下:1.2.1酒店人才的岗位层次需求方面
从广东省酒店业以及碧桂园集团人才需求情况看,酒店普遍反应人才缺口较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线核心岗位运营人才紧缺,人员调动频繁;二是中高层管理岗出现人才断层情况。1.2.2酒店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方面
在酒店访谈调研中,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经常涉及以下有关职业能力的表述:
“必须全面了解酒店行业前景和产品知识,熟悉各种更新活动,才能自信地为客人解决实际问题。要有针对性的辅导,对于薄弱方面的技能要强化培训和训练。养成整查核对的习惯,多提供一些处理简单问题的机会。应该多开展服务细节方面的培训。应该多进行如何通过目标管理,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的培训。应给予员工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各项工作讨论和活动中,给予实际案例的分析引导。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储备管理知识和能力,全面提高自己。”
综合酒店对于员工职业能力需求的描述,酒店对于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大概为以下几个方面:专业服务技能、行业发展关注度、督导管理能
第12卷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
力、目标管理能力、分析总结能力、培训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投诉处理能力等职业能力需求。1.2.3酒店人才的素质能力需求方面
在酒店人才需求调研问卷中,依据企业访谈
调研记录中企业经常提到的高频词汇,设置了以下22项素质指标。从企业调查问卷结果看,酒店除了关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外,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酒店管理专业用人单位对学生各项素质水平的重视程度来看,用人单位最看重学生的学习能力、执行能力、责任意识,其次是纪律作风、协作精神、诚信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除此以外,学生的工作能力、心理素质、敬业精神、礼仪风貌、感恩意识、外语水平、问题处理能力等也是企业注重的素质标准。(如图1)2供给侧“分层递进式”生产性教学课程体系2.1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以《国务
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
中的“培
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基本指导思想,在综合学院及企业行业专家多方调研结果基础上,将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为能够胜任现代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核心部门的技术技能型初、中级
管理人才。2.2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
2018年)》提出三年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要结构更加合理,质量不断提高,初步形成“融人文素养、职
业精神、职业技能为一体的育人文化”。基于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旨在培养学生宽阔胸怀、求真务实、专注执着、团队合作等思想品质,并且应具有奉献精神和较强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和领导能力。
2.3酒店管理专业生产性教学课程体系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以培养现
代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核心部门的技术技能型初、中级管理人才为目标,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指导思想下,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充分利用集团企业背景的资源优势,突破了传统单一的实践教学资源要素组合,与碧桂园凤凰国际酒店集团合作构建了校企共同育人机制,以真实的酒店环境为载体,以酒店业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从高职教育供给侧的角度,校企联合构建了“分层递进式”生产性教学课程体系,从而实现教学课程能力化、课程标准职业化、教学设计项目化、教学班级岗位化。
课程体系按照不同的能力培养模块,分为四个阶段。(如图2)
第一阶段为职业素养模块,职业素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强健的体魄、良好的职场心态、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素养,开设在第1学期。
第二阶段为专业基础能力模块,岗位基础能力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在酒店岗位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岗位能力、知识迁移、拓展能力;开设在第2-3
学期。
图1碧桂园酒店人才素质指标关注度图
工学结合
吴建华,张丹:基于人才需求供给侧的高职院校生产性教学模式探索
——
—以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总第63期
第1期
第三阶段是岗位技能分流深化模块,专业岗位分流课程是根据学生意愿和特长进行分班,主要根据酒店三大运营部门的核心岗位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前厅班、客房班和餐饮班。岗位分流的目的在于聚焦岗位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前三学期宽口径、专业大平台的基础上,根据自己选择的岗位,学习岗位专业课程,掌握该岗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深化提升专一岗位的工作能力。该课程模块开设在第4学期。
第四阶段是岗位管理能力提升模块,该阶段的课程让学生进入酒店,为学生匹配相应的企业实践课程和1对1企业导师,边实践边学习,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经过3个月的强化训练后,进入到基层管理岗位,以培养学生的岗位管理能力。该课程模块开设在第5-6学期。
3生产性教学过程管理
3.1基于人才需求的供给侧生产性教学方案制定
为了使得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制定生产性教学方案之前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从宏观的人才培养方向确定、需求化的供给侧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到最终方案的制定、落实和多次修订等这一系列工作,旨在能够科学地根据人才需求进行供给侧教学改革。具体制定过程如下:
(1)深入研究解读国家关于高职教育的相关政策和要求,根据国家政策精神,确定人才培养的根本指导方针;
(2)深入酒店行业多家代表性企业开展人才需求调研,从而根据需求侧确定供给侧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
(3)邀请酒店行业和企业专家,通过专家研讨法共同制定出基于校企合作的生产性教学方案的初稿;
(4)将初稿方案发放至酒店专业相关用人单位,并收集反馈修改意见,经过反复调整后,将方案进行推进落实;
(5)将最终方案推进落实到实际的校企合作生产性教学过程中,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定期问卷调查、访谈、企业巡查、校企座谈会、师生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了解实际落实中的不足之处,并将方案不断修订完善。
3.2供给侧生产性教学改革实施监管
3.2.1生产性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教师结构的优化,为了有效实现四个阶段的教学效果,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酒店管理教学部根据每个教学阶段所需教师属性不同,在培养全体教师“双师型”素质基础上,还通过外聘、兼课等多种形式构建了集通识型教师、国际型教师、理论型教师、实训型教师、企业型教师为一体的教师团队。
第1阶段的职业素养模块课程,采取通识型教师和国际型教师为主、其他教师为辅的教学特点,通识型教师主要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国际型教师主要以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外语水平为目标。第2阶段的专业基础能力模块,采取实训型教师、理论型教师为主、其他教师为辅的教学特点。实训型教师主要以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基本技能实训课程,培养学生基本的服务技能。理论型教师主要以传授学生岗位中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为目标。第3-4阶段的专业岗位技能深化和管理能力培养模块采取以企业型教师为主、其他教师为辅的教学特点。企业型教师,主要以培养学生专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3.2.2构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利益共同体
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号角唱响下,全国各地高校开展了校企合作育人模式,虽然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已不罕见,但是由于学校与企业在生产对象、生产目标、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冲突,导致大多的校企合作
教学模式流于形式。由于企业与学校的性质不同,在实际合作中,常常会出现以下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首先,企业迫于经营压力,
图2酒店管理专业生产性教学分段式课程体系
第12卷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
仍然会过多的关注短期利益,尤其是在员工流失率很高、淡旺季明显的酒店业,常常会把学生的角变相为劳动者,压榨学生的学习时间,使得学生在不充分学习的情况下上岗工作;其次,学生的一对一企业导师都是企业在岗的管理层,常常迫于工作压力,无法抽出很多时间去循循善诱的教学和总结。再次,由于酒店经营繁忙,岗位有限,每个酒店承载力有限。
面对这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合作双方的利益冲突,资源有限,缺乏驱动力。因此,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利用集团优势,酒店管理专业与碧桂园酒店集团建立了新型的以利益为契约,以共赢为目标的合作关系。建立了产学研用、社会服务、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长效利益驱动机制[3]。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企业为学校教师提供挂职锻炼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学校聘请企业教师兼课,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企业聘请学校教师去企业开设讲座提高员工人文素养。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推进和监管方案的实施,有效推动酒店管理专业的生产性教学改革,使得教学情境与企业环境一致,教学内容对接岗位需求[4]。
4“校内+校外”生产性教学改革实施
4.1校内生产性教学实施模块化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按照校企协同制定的生产性人才培养方案,第1-2学年的三个学习阶段,属于校内集中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都进行了需求化的供给侧教学改革,从而实现教学课程能力化、课程标准职业化、教学设计项目化、教学班级岗位化。
4.1.1教学课程能力化
在校企协作编制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指导下,根据酒店人才能力需求调研结果,根据酒店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和素质能力需求,制定相关素质能力课程和职业能力课程,例如:针对酒店业对于学生“沟通表达能力”的需求特点,酒店管理专业开设“有效沟通”课程,针对酒店业对于学生“督导管理能力”的需求特点,酒店管理专业开设“酒店督导管理实务”课程。
4.1.2课程标准职业化
课程标准的制定,根据酒店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把工作实践的要求课程化,把酒店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课程化,依据国家及行业职业标准,将酒店工作流程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提炼成工作过程知识,从而内化为课程标准[5]。
4.1.3教学设计项目化
将课程对应的专业岗位进行岗位能力分析,以具体的岗位能力为教学目标,将对应的岗位工作流程分解为一系列工作任务或工作情景,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任务,针对不同的工作任务,设置不同的项目情况,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职业思维。
4.1.4教学班级岗位化
在经过前两个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铺垫基础上,在充分考虑酒店的人才需求核心岗位和学生本人兴趣的情况下,将原有的行政班学生分为前厅、客房和餐饮三个岗位班,按专业岗位进行授课,从而为第三学年的专业岗位能力培养奠定基础,达到“以用促学、学以致用;学成体系、用有章法;学用通联、皆有所成”的目的。
4.2校外生产性教学实施责任制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按照校企协同制定的生产性人才培养方案,在第四阶段,即第三学年,进入企业实践教学模式。在这个实践教学阶段,学院根据酒店岗位人才需求量及符合师资标准的企业导师条件将学生分别派放到不同酒店的核心岗位,匹配相应的一对一企业导师。
实践教学的实施与监管实行责任制,每家教学酒店都由教学部指派1名教师作为学院导师负责全程跟进
实践教学的推进和实施,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管理岗上岗率直接与学院导师和企业导师的个人绩效挂钩。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4.2.1校外生产性教学管理
为了保障校外生产性教学顺利可持续的开展,保证教学效果,在教学管理上也采取责任制,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学院导师与酒店方HR、企业导师实时
吴建华,张丹:基于人才需求供给侧的高职院校生产性教学模式探索——
—以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总第63期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