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分配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时间
作者:赵健
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15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于一节课的四五分钟进行合理分配展开探讨,希望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分配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分配;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时间
        由于教学内容、教学风格的不同,教师会采用差异化教学方式,从而保障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本人根据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探索建立灵活的教学模式。通过采取科学的方式合理分配课堂四十五分钟教学时间,对于保障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果有着重要意义。下面主要阐述的是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标准,并选取相对应的教学内容:
        一、课堂教学时间安排的原则
        (一)分清主次,把握节奏
        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并结合学生知识水平,科学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的快慢。对于教学不同环节采用不同的节奏。比如,课堂教学的开始环节,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投入至教学活动中,即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后在探究环节之中,教师应适当的放慢节奏,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与探究时间,在确定学生理解相关概念与规律时,则可以进入至巩固练习环节,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加快教学节奏。总之,教师要保障语文阅读教学松弛有度,重点突出,从而保障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精讲
        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质量,而非数量,做到将知识点讲精,讲透彻,突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此外,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有的教学内容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而有的教学内容则可以少花时间。总之,精讲的作用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突破语文教学重难点,从而为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间的分配模式
        (一)课前510分钟
        1.国学经典的诵读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无法在短短的课堂四十五分钟之内向学生全面介绍知识,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生知识面十分的狭窄,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知识,导致学生综合素质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为了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师可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开始前五分钟引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比如弟子规等,让学生在国学经典诵读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丰富学生文化底蕴,让学生汲取我国古代先哲的智慧精华。
        2.检测上节内容
语文课堂        教师可以采用口头测试与笔头测试两种方式对上节内容进行检测,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例如,教师在上节课中讲授较多的生字词。为此,教师在课前五分钟之内可以安排听写活动。为了保障听写的质量与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用于听写的作业本,便于学生日后查看自己的错误。在结束听写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同桌间互相批改,并让学生用不同颜笔当堂进行修改,从而加强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此外,对于上节课所讲授的常识性知识,教师可以采取提问方式,点名让学生进行口头作答。除此之外,教
师可以带领学生对上堂课内容以及人物形象进行回顾,并顺势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课堂的30-35分钟
        这个时间段是课堂上的黄金时间,在这段黄金时间内是解决课堂上的重要问题和完成本届教学目标的最理想时间。而这段黄金时间又可以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和教师点拨讲解疑难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归纳总结的时间,这两部分时间通常都是10-20分钟左右。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里,通常情况下都是教师或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学生们开始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或合作学习,最好是先让学生自主思考,然后与学习小组或同桌探讨他人的解题思路。在这段时间里的思考结束后还可以由教师抽取或学生自主上到黑板上来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和问题要点,这样一来便能够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也能够为其他学生提供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教师只需要稍稍点拨一下对错,让学生学会自主分辨。而在第二部分的时间内,通常都是由教师来针对课本当中的重点问题以及学生们在解题的时候经常出现的分歧点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点评,让学生们更清楚的掌握课本当中的难点,并且在这段时间当中教师还可以在讲解过问题之后举例出一个相似的问题,让学生们现学现用解决问题,巩固知识并且明确问题的实质。
        (三)临下课的510分钟
        教师可利用临下课510分钟做许多的事情,具体包括: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及时复习本节课重难点内容,并通过开展背诵以及默写等活动,加强学生对知识点记忆。教师如果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知识巩固,还能让学生获得提升与拓展。
        其次,教师应带领学生共同回顾与整理本节课主要内容,同时,如果学生未能够做好课堂笔记,可利用这段时间补全笔记,并且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解决自己内心问题。
        最后,在临课堂结束的五至十分钟之内,教师需要在教室内巡回走动,及时帮助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班级上的后进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从而促进后进生获得提升。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深化,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式,注重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引导学生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参考文献:
        [1]王志军,温小勇,施鹏华.技术支持下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构建研究——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506116-121.
        [2]杨红晴.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8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