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语文课堂上的“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语文是交际工具,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品味学习语文使用的妙处;语文是文化载体,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浸润于语文所描绘的美好情景中。这就是语文的学科特性,也就是”语文味”。下面是我多年来者学心得的一点体会和建议:
一、用“语文味”营造课堂气氛
人文性、文学性应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质,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情感的丰富,拓展人们对社会、历史的理解,从而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我认为,新课改下的语文教要有“语文味”,所谓的“语文味”就应该是语文课所特有的一种特点,是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一种风格,是教师在课堂上利用中华民族古典语言文字的内涵和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达到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语文课就应该有语文的特,虽然现在都在提倡综合素质和学科整合,提倡多媒体教学,但我们语文课还是要讲出语文课所独具的语言美、文字美,不能让现代多媒体手段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使用多媒体手段是,要多让学生通过欣赏课文,去更深地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在涵义。而语文课中要求学生所具有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要求是不能丢的。如学完了《负荆请罪》一文后,能够放手让学生排演这个小话剧,从演员的选择,到台词的编排,到演出的道具等都让学生
在小组合作的状态中充分表达自主性与合作性,同时这种表演更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训练和学习水平的培养。这样的课堂检测既充满了趣味性又充满了“语文味”。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古人读书的这些经验之谈很有道理。语文是读出来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靠分析出来的,而是主要靠读出来的,这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的确,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受到启迪、熏陶。很多专家型教师,都将诵读推崇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能够说,没有了诵读的小学语文课堂,基本上就是丧失了语文味的课堂。当然,课堂上的朗读,不能仅仅一遍接一遍毫无起的朗读,而应读一遍就要有读的效果,应有朗读水平的提升。课堂是训练学生提升朗读水平的主要阵地,我们要回归文本,还课堂琅琅的读书声。我们的语文课应该以读为主,通过读来解决语感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去感悟、体味语言文字之美,用心灵和文本直接对话。
一位青年的优秀教师在教学《槐乡五月》一文时,就充分表达了以“读”为主,以“读”代讲的教学理念。她在读中让学生感悟出槐花的多、槐花的美以及槐花的香。在学生没有读出“醇香”的味道时,教师说:“香味我还没闻够,就散了。”学生下意识地就把“醇香”的语调拖长了,从而读出浓浓的香味来。是的,读懂不是语
文课的目的,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语文的汁和味。语文不是无情物,每个字、词、句,甚至每个标点都包含着作者的感情。教师要想好自己要表达的“滋味”,再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词表达,感情朗读就不难了。一位老师教《全神贯注》时,围绕一个问题“他是这样全神贯注的”,让学生反复读,学生的情感被激发,朗读一次比一次投入。当如歌的诵读涌出教室,浓浓语文味便四处洋溢。
三、“语文味”应表达在文意上
一直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总体上存有着重理解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实际反映了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注重情感体验是《词文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个要求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绝大局部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彩,假如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情感,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很多。假如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如在指导学生理解完“卧薪尝胆”在课文中的意思后问学生:你们要不要“卧薪尝胆”?这时的学生不明白“卧薪尝胆”的另一层含义,当然说“不”,老师就举例:“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人卧薪尝胆了几十年终于使我国第一支载人航天火箭飞上了天空。”“他们真的去卧薪尝胆了吗?”学生顿时体会到“卧薪尝胆”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那就是“发奋图强”。接着,老师又让学生用“卧薪尝胆”来说一句话,有的学生就说出了“我们中国人卧薪尝胆了几十年,终于加入了赢得了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权”。整个理解过程充满了情味。
四、用“语文味”彰显语文课的特点
现在都提倡“激情”二字,一个语文教师也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表达其的“人文性”是非常重要的。假如一个教师在教学如白开水,学生的情感如何能调动起来,如何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
在新课改实施后,我始终在琢磨,如何让课堂活起来。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实现了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想学”的转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荷叶圆圆》这篇课文时,我事先准备了荷叶,水珠,蜻蜓,青蛙,小鱼儿的面具,让每个学生都戴上一个,角扮演。学生对这种方式都感到很新奇,都瞪着眼睛看着我。当我读完一遍课文之后,开始读第二遍的时候,让学生在我身边象小鸟一样动起来。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有的跑到我的跟前和我一起说,一起背,有的手舞足蹈,背得开心极了。一节课下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把这片课文背下来了。当看到孩子们学得快乐极了,玩得开心极了,你会幸福无比,感到教学的真正乐趣其实就在这里。
五、“语文味”应该咬文嚼字
文章赋予了文字多姿多彩的生命。没有咬文嚼字的细细品位,就没有了“闹”中的春,“绿”中的江南万里风光。成功的语文课,对于那些“牵一发”而足以
“动全身”的词句,是绝对不会弃之不顾的。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势必会把握住这些关键词句,让那些应该焕发出光彩的词句释放出浓浓的语文味。如,我在教《北京的春节》时,抓住“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这个关键句来实行嚼词析句: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学生都能从一个“又”字体会出元宵节的热闹情景。
六、“语文味”中的想象与创新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世界的一切……”,在语文教学中可利用课文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实行想象,可对课文情节实行补描,可对故事结尾实行推理,也可对文章细节实行拓展等,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实行想象,让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尽情翱翔。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小学生在阅读这首古诗时,教师要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使他们看到白鹭翔空的情景,听到黄鹂欢鸣的叫声,甚至嗅到令人陶醉的气息,体会到诗中动静映衬画面的盎然生机。只有当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在学生头脑中浮现出来,诗人当时的喜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才能为学生所理解。当然这个切都没有离开语文之本―――语文味。
如何把语文课真正上出“语文味”?语文教师应该抛弃浮华,简单地、扎实地、轻松地教语文,并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语言美、意境美、文化美,从而唤醒童心、童真,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独有的迷人气氛和人
语文课堂
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