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散文经典名篇《故都的秋》《荷塘月》《我与地坛》被收录进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2019年版)第七单元,旨在比较视野中还原山川风物的描写之美,并以深厚的人文内涵彰显写景状物散文的特质。三篇文章反映出典型的“自然审美”和“民族传统”,立体彰显了写景状物散文核心——“景情关系”。在“情景交融”的写作话语中,呼应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的“情境任务”,并進一步印证了“提高运用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能力,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的课程要求。
故而延伸出本单元“散文试作”的写作专题,以景物描写作为突破口,以提升学生写作复杂记叙文的核心素养。
不过,语文统编教材对于如何写好“难状之景”,只给出了立足“情境”范畴,设置“程序性”与“任务性”的写作要求,但缺乏整体关联、走向实践的“写作支架”与“思维方法”。为此,笔者尝试设计以“具体情景为载体”的写作任务,搭建多元认知的写作支架,试图打通写景状物散文在“定形聚神”“含蓄暗示”“演绎变化”三个层次的逻辑关联,进而确定“写景状物”的写作思维边界,在开放认知的任务关联中完成“效度写作”的思维建构。
任务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那些年所见到的景,猜你会这么说。
看见下雪的时候,猜你会说:下雪啦,下雪啦,下大雪啦……
写景的片段 其实你可以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看见大漠戈壁的时候,猜你会说:唉呀妈呀,这全都是沙子……
其实你可以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看见夕阳余晖的时候,猜你会说:哇塞,这夕阳!哇塞!还有鸟!哇塞,真好看……
其实你可以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这些情景的设置,意在拉近“写景状物”在“经典表述”和学生“生活情境”之间的距离。一方面唤醒学生在写作体验上的两种状态:顺化与抗拒。“顺化”意在唤起学生对“经典状物”诗句的理解,唤醒对“状物描写”的共情与共鸣;“抗拒”则是基于对“状物描写”的写作支架和思维过程不怎么理解,从而唤起一种在认知上的写作矛盾——“景难写”。
任务二:辨析情境,判定优劣
1.主问题:这个写景状物的片段写得美不美?
仲夏之夜,月润泽似水,脉脉地走向原野中的稻田,坐在路旁,遍野的蛙鸣如梵婀玲协奏。此刻的稻田除了淡淡的静谧,仿佛什么也没有,而稻穗就像一个个素雅的女子,在寂静的长夜里想着自己的事。(学生作品《原野之稻》)
不难发现,该状物片段写得非常“带感”,似乎凭借一种“美的表象”带来状物的冲击力。不过,从写作的认知逻辑出发,一个关于“写景状物”潜在的、无法回避的“好坏标准”浮出水面,那就是:“一望而知的美”就是写得精妙、写得优秀吗?
2.一个比较的视野:
仲夏之夜,月润泽似水,脉脉地走向原野中的池塘(苕溪),坐在池塘(苕溪),遍野的蛙鸣如梵婀玲协奏。此刻的池塘(苕溪)除了淡淡的静谧,仿佛什么也没有,而池塘(苕溪)就像一个个素雅的女子,在寂静的长夜里想着自己的事。
在这个“被替换的情境”里,一个关于写景状物的“写作程序性”疑惑出现了:原片段里的描写对象“稻田”,把它换成“池塘”或者“苕溪”,似乎也并无不可。如果在状物“场景/对象”的描写话语里,出现“去之无损,换之亦可”的现象,那就意味着“状物写作”出现了一个形式上接近,但内容上不够典型、缺乏个性的隐形雷区。因此,一个写作逻辑上的核心问题由此而产生:“写景状物”的写作边界在哪里,怎样才能写出景物的“独特性”?
任务三:仿真情境,求法问道
1.特征接龙:根据表格的提示,把握樱花的主要特征,并将其连成一段逻辑自洽的描写。
仿真“樱花盛开”的自然情境,提醒学生从“认真观察、捕捉印象、注重细节”等角度出发,去观察、捕捉“樱花”的现场特征。以此启发学生状物的写作理路:在抓住樱花“形似”的基础上,还需要抓住体现自然之美、纯真之美、性灵之美的“神似”。这就是“写好难状之景”的第一个写作思维支架——特征综合,定形聚神。
2.特征综合的写作支架示例:
樱花那一树树晕白的蕾,撑起漫天的云锦,层层叠叠,要把整个天空都要染白。远望,雪化的花缀满褐的树冠,散开的朵挤压着枝桠。近探,花瓣由里及外,一卷卷,一重重,转眼遍地,干净得旁逸出尘。泛起的“花浪”上微波阵阵,整个世界似乎坠入香气与华美的氤氲中。
正如清代学者唐彪在《读书作文谱》所强调的那样,“景之有描写,犹画者之描写人容也。容貌毫发不肖,不得谓之工。即容貌肖矣而神气毫发不肖,亦不得谓之工。故景最重描写,而最难者亦无如描写也”。因此,写景状物的初阶思维支架“定形聚神”旨在“状物于工”。
任务四:联动情境,追问求证
“状物于工”聚焦于“定形聚神”,是不是把景物的形神特征全部凸显出来,写景状物的目标就有效实现了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经典表述让人很受启发:“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彩。”这句话的思维核心指向,亦即为什么要写景?众所周知,一片自然风景之所以就是一个心灵世界,那是因为写作者有意识地进行审美筛选。正如陶渊明所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状物的过程中,必须将自然界的客观彩——物的特征,与作者的主观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才会产生审美共鸣。所以,写景状物更为本质的目的是移情入境,对外在的景物进行审美移情。
那么,如何“移情入景”?余光中的《碧潭》、洛夫的《烟之外》等经典写景片段,或许可以打开“移情入景”的思维之门。为此,联动经典写景片段的对应情境,进行追问求法。
1.主问题:试辨析下列状物的名句是怎样把情感灌注到描写中的?它们在写作理路上有什么共同规律?
海哟,为何在众灯之中,独点燃那一盏茫然。(洛夫《烟之外》)
黄昏,绕过风景中的池畔,荷塘里浮动的,是朵朵忧愁的诗词。(王媺媺《荷》)
窗外,被秋风吹得很瘦很瘦的虫鸣,戚戚地咬着我的心。(王一飞《我心随秋》)
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如果舴艋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余光中《碧潭》)
不难发现,无论是余光中的《碧潭》、洛夫的《烟之外》,王媺媺的《荷》、王一飞的《我心随秋》,他们有意识地把“情感关键词”直率地“嫁接”到写景状物中,从而直接抒发与自己心境相吻合的思想感情。此外,嫁接的载体就是“情感与景物特点的共通处”。据此,就可以提炼出“写好难状之景”的第二个写作思维支架——“移情入景”:预设心境,嫁接情语。
2.演练:修改《原野之稻》
要求:结合刚才所学的写作思维支架,根据景物的氛围和特点,补写一个“嫁接情语”的合适句子。
仲夏之夜,月润泽似水,脉脉地走向原野中的稻田,坐在路旁,遍野的蛙鸣如梵婀玲协奏。此刻的稻田除了淡淡的静谧,仿佛什么也没有,而稻穗_____________。
示例:把想说的话语轻轻地藏在心底,把梦中的细节静静地藏在胸中。我一路踏着稻穗的青春,在她的馨香里细细感受夜的甘冽。
任务五:对照情境,效法大师
还原景物的形神特征、嫁接情语在“句子的状物移情”上很有实效,但面对“主体段落”的写作,又该怎么办?面对这个写作变量很高的难题,不妨把眼光投向拥有学者品位的朱自清和富含文人审美情调的郁达夫。
1.问道:比对《故都的秋》原文和删改段,试归纳状物大师郁达夫“写秋”的方法跟“嫁接情语”有什么不同?
大师写秋——比较状物过程,还原写作理路
示例:郁达夫《故都的秋》
删改段:在这里即使你不出门去吧,就是在人海之中,租一间屋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茶,坐在院中,你也能看到天,飞过的鸽子,你还能看到透过槐树射下来的日光,也会注意到墙壁腰上的牵牛花。如果你观察仔细,你还会注意到牵牛花下长着秋草,使作陪衬。
原文: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或白者为佳,紫黑次之,淡红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可以看到,散文大家郁达夫通过动词、量词、形容词和彩词来还原“故都的秋”随形敷、染化清净的特点。他把眼光集中在北平生活的场景中,借助大量关于秋的“意象落”去触发秋的特征,点染出所要表达感情的关联点:丰富的状貌简洁地写,深刻的内涵淡淡地写,浓烈的情感含蓄地写。以朴素、含蓄、克制的方式抒发热烈深情,传达东方式审美——含蓄之美、隽永之美、深婉之美。因此,这是写景状物的进阶思维写作支架:境中之静美——含蓄暗示,景语传情。
2.升格:在解决段落写作之后,还得面对写景状物的最后一公里——“篇章写作”,又该怎么办?
大师写柳——比较状物过程,还原写作理路
示例:朱自清《荷塘月》
初见: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