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文义。
2、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咏雪原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和睦、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感受亲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实词。
教学难点
品析文中人物的语言,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教学法、朗读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师制作课件等。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任务导学
(教师出示几幅自拍的雪景图)同学们,今年一月,重庆下了一场难得一见的大雪,最兴奋的也许就是孩子们了,堆雪人、打雪仗、赏雪景……不不亦乐乎!今天,我们将学习《咏雪》,了解古人在下雪天的故事。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独学
1、听课文录音,把握节奏,体会语感。
2、根据所听录音及文意给课文断句。
3、理解加横线的重点词语,记下问题。(多媒体展示)
4、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三、互助合学(一)
1、在小组中交流课前收集到的作品作者资料。
2、小组讨论“自主独学”中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3、在小组中复述故事,推荐一名同学准备复述。
四、教师助学(一)
1、小组代表交流课前收集到的作品作者资料,教师补充。
2、小组代表提出翻译中的疑难点,教师答疑。
3、请2-3个小组代表复述故事,教师点评。
五、互助合学(二)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议”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却相当多,这一句都交代了什么内容?
明确: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议)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明确:营造了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此问是开放性的,说“家庭气氛”也不限于列出的那些词语,能从整体上感知此刻的家庭气氛更好。答案可从“融洽”“欢快”“轻松”中任择一两个。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明确: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古人称谢道韫为才女,曰“咏絮才”就是从这里来的。
4、你认为谢道韫和胡儿的比喻哪一个好呢?
讨论明确: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1)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似,而柳絮呈灰白,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花飘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此说,“撒盐”这一比喻用得好。
(2)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而“撤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在空中撒盐干什么呢?且形象不美。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所以说“柳絮”一喻好。
5、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有不同解释,你有何看法?
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
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六、教师助学(二)
1、各小组代表展示上述问题探究结果,教师适时点拨。
2、师生归纳主旨。
讨论后归纳: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3、指导熟读成诵。
七、课堂测学
1.背诵课文,感受亲情。
2.如果你也在现场,你会如何形容纷纷扬扬的大雪呢?
八、评价固学
教师点评学生比喻,给予充分肯定后,出示咏雪诗,请学生积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渭)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
九、教师小结
师生一起诵读全文,感受古代孩子们的聪颖,感受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
十、课后作业
1、完成《同步解析》练习。
2、在理解基础上流畅地背诵课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