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HUIWENXUE 安徽文学
安徽
文学
2018年3期总第416期
作者简介:张以达,贵州大学汉语文字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汉语语法方向。
《荀子·劝学篇》“参”字校释
张以达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摘要:
《荀子·劝学篇》:“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对该句中“参”字的解释,历来争论不一,主要训释有二:其一解释为
“参验”;其二解“参”为“三”,表“多次”。笔者认为“参”通“三”,读作[san],“三”多表确数。关键词院
《荀子》“参”“三”一、
引言《荀子·劝学篇》是先秦古籍中的经典篇目,不仅
为当今中学语文教材所收录,
作为必读篇目,其篇中字、词、句更被各语文辞典引作书证。但该文的某些注
释却值得商榷,本文主要辨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中的“参”字,其训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唐代杨倞注为代表的,解“参”为“三”,表“多次”,杨注是对“参”最早的注释,价值很高。以清代俞樾、梁启超、于
为代表的,解“参”为“参验、
省查”,其中还分为两派:俞樾根据异文认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中的“省乎”为后人妄加,实为“参己”,释为“参验、检验自己”;梁启超等人认为“参省”为同义复词,
释为“参验、省查”。他们几人的观点影响亦十分广泛,《汉语大辞典》(1988)、王力的《古代汉语词典》(2006)、郭锡良的《古
代汉语》(1981)以及诸多中学语文教材都采用此观
点。笔者遵从杨注,进一步辨析
“参”的释义以及读音问题。
二、“参”表“参验”
义俞樾在《诸子平议》中阐释道:“‘省乎’
二字,后人所加也。《荀子》原文盖作‘君子博学而日参己’。参者,验也。《史记·礼书》曰:‘参是岂无坚革利兵哉?’
《索隐》曰:‘参者,验也。’《管子·君臣篇》曰:
‘若望参表’。尹注曰:‘参表,
谓立表所以参验曲直。’是‘参’有参验之义。君子博学而日参验之于己,故知明而行无过也。后人不得‘参’字之义,妄据《论语》‘三省吾身’之文,增‘省乎’二字,陋矣。《大戴记·劝学篇》作‘君子博学
如日参己焉’‘如’‘而’古通用,无‘省乎’二字,可据以订正。”可见,俞樾断定“验”为“参”之解,主要依据古
籍中“参”有“参验”这个义项,且援引《大戴记·劝学篇》的异文。然而这两点都不足为据,首先,“参”虽可表“参验”义,且俞樾以《史记》和《管子》为例来验证,但“参”身附多个义项,我们不能因为它在诸个不同结构的辞例中出现,就断定这些例句中的“参”用的是同一个义项,我们还应考察具体的语境。其次,俞说所依据的《大戴礼记》的版本可靠度值得商榷,他所参照的版本是《四部丛刊》所收明代袁氏嘉趣堂重雕宋本(即袁本),其文曰:“君子博学知日参己焉,
故知明则行无过。”而《四库全书》所收《大戴礼记》卷七,此句为:“君
子博学而日参省已焉,故知明则行无过。”戴震注云:“各本‘而’讹作‘知’,脱‘省’字,今从方本淤。”从戴震校文来看,俞樾参照《大戴礼记》的“君子博学知日参己焉”
这一异文并不可靠。黄怀信还考证了《大戴礼记》的版本流传情况,他指出“(《大戴礼记》)惟武英殿聚珍本及《四库全书》本由戴震校正而多异字,
然于文则最善。”且霍生玉(2013)一文考证了戴震所校参本,除相关典籍和旧注外,所参有“刘本”、“方本”、“杨本”、“朱本”、“沈本”、“袁本”、“程本”、“高安本”等多家版本。由此,戴震所校让我们不得不对俞樾所参异文产生怀疑,将原文说成“日参己”,且将“参”释为“验”的观点更是不足为信。再者,窃以俞说为是,原文为“君子博学而日参己”。那么我们考察
“参己”在古籍中的使用情况,唐丽珍(2016)一文通过检索文渊阁四库全书,仅到一例字面上有“参己”的:(汉)王符《潜夫论·潜叹》:“故尧参乡党以得舜,文王参己以得吕尚。
”仔细研读,这里“参己”是“由己参、以己参”之义,犹参以己见、
参以己意,与俞樾所说的“参验自己”存异。此外,再无“参己”的用例;相反,“省己”的用例却诸多,例如:(南朝·梁)萧衍《移京邑檄》:“功出桓、
文,勋超伊、吕,而劳谦省己,事昭心迹。”(唐)陈子昂《为陈舍人让官表》:“预参详于诏狱,
叨奖握于震阶,省己循躬,实知非分。”《旧唐书·德宗上》:
“事既奎隔,人怀疑阻。
犹昧省己,遂用兴戎,征师四方,转铜千里。”可语
言新探
77
安徽文学ANHUIWENXUE
安徽文学2018年3期总第416期
(下转第81页)
见,古籍中少用甚至不用“参己”而多用“省己”,则进一步证明《大戴礼记》“参己”这一异文实不可靠,极可能存在脱误。
除俞樾之外,清儒梁启超、于等人也持“参”为“参验”解的观点。与俞说不同的是,他们认为原文就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没有妄加之辞。然而,上古汉语中多用单音节词,解“参”为“参验”,“省”为“省查”,二者意义相近,就显得复沓累赘了。他们又将“参省”当作同义复词,其实这也说不通,理由有三:其一,在《荀子》成书的战国年代,“参省”不可能是一个同义复词。通过检索中国基本古籍库,在《荀子》之前的古籍中未发现“参省”同义并列的用例。在此之后,也仅见两例,东汉蔡邕《再让高阳侯印缓符策》:“臣忝自参省,资非哲人藩屏之用。”南北朝《魏书》卷43《景先传》:“景先沉敏方正,事兄
恭谨,出告反面,晨昏参省,侧立移时,兄亦危坐,相敬如对宾客。”然而,这两例中的“参省”作“多次反省”解也通,从而也不能就此断定“参省”为同义复词,且例不十,法不立。由此,在《荀子》时代,“参省”不可能为同义并列。此外,霍玉生(2013)一文提到“参省”同义并列见于唐代,且已成为唐人通语,他以《汉书·魏相丙吉传》中的句子为例,其中颜师古以“参省”训“侍”,释为“省视(皇曾孙)”。时人以通语释古语,颜师古此训似乎合理,但古代的同义并列结构发展到现代往往凝固成一个双音词,现代汉语
却不见“参省”一词,此处我们存疑。其二,《辞源》“参”目下,无“参省”条有“参验”条。“参验”条下又援引《韩非显学》“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又引《战国策·魏策》:
“求
其好掩人之美,而扬人之丑者,而参验之。”如此,《战国策》中有“参验”一词,且荀子的学生韩非也曾用之。那么荀子真要表达“参验、检查”之义,为何不直接用现有的词“参验”,而另用“参省”呢?更何况,
“验”与“省”还存在不同,“验”是以某种标准或依据来证实或检验,而“省”是仔细地检查。《说文》对“省”注曰:“视也,从眉省,从。”段注云:“从眉者,未形于目也,从者,察之于微也。凡省必于微,故引伸为减省字。”段注十分精到,
“省”是察之于微,而非简单的“参验”。儒家所谓的“君子”,其“日参省”的正是从各方面对己察之于微,下文详述。其三,《劝学》此句为韵文结构,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与下文“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是一组韵语。如果将“参省”作为同义复词,则不符合韵律。因为上句“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为八个字,下句“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去掉连词“则”为七个字,上句只有变成“博学而日参(或省)乎己”,其“日参(或省)乎己”与“行无过矣”才以四对四,词句完整。而原句“参”
“省”二字缺一不可,是为了表义的明确性,所以二者绝非同义复词。
三、
“参”表数词“三”
唐人杨倞最早为《荀子》作注,
“参,三也。曾子曰:‘日三省吾身’。知,读为‘智’”。可见,杨注认为“参”与“三”是有联系的,且荀子是在化用《论语》里的典故,因此“日参省乎己”译为“每天多次地反省、省查自己”。笔者认为杨注基本正确,理由如下:其一,参是“參”的简化字。《说文》中,又作“嵾”,云:“嵾,商星也,从
莪曰:“万物之精,上为列星。”由此,
“参”为星宿名,即古代天文学中的二十八宿之一,属西方白虎七宿之末。参星有三颗,古人常用“三星”入诗,暗指参宿。如《诗经·唐风·绸缪》,
“三星在天”、“三星在户”等。汉代郑玄笺曰:
“三星,参也,在天始见于东方。”由此“参”作“三”用。
其二,荀子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他虽对儒学有所修正和发展,但毕竟源于孔门,他对儒家经典《论语》的谙熟程度不言而喻,特别是在治学和修身方面,更是与孔孟一脉相承。由此,荀子在写作《劝学》时对《论语》中的经典之句大可信手拈来,即为后人所谓的用典。《荀子·劝学篇》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正是引自《论语·学而篇》的“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劝学》中的“参”同“三”,
“己”与“吾身”义同,其中“乎”是介词,相当于“于”,省略掉并不影响表达。这大概就是荀子对《论语》经典的暗引吧,类似的引用不乏用例,如《劝学》中另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与《论语·卫灵公》中“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且《荀子》多引用曾子的话语,如,《荀子·法行》:“曾子曰:‘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这是荀子直接点明引用曾子之言,也有暗引的用例,如,《荀子·大略》:
“流言灭之,货远之,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是故君子蚤绝之。”杨倞注:“此语亦出曾子。”此句在《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中为:“财远之,流言灭之,祸之所由,生自娥娥也,是故君子夙绝之。”由此观之,荀子是承袭曾子之言,那“参”就当作“三”解,不应作“参验”。
其三,“参”作“三”讲,在《荀子》本书中也数见不鲜,《荀子》全文(正文)共见“参”字20次,其中当“三”讲的就有7次。除“日参省乎己”外,如《非相》:
“尧舜参牟(眸)予”。《成相》:
“参伍明谨施赏刑。”《议兵》:
“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欲伍以参。”可见,在《荀子》时代“参”作“三”讲是十分普遍的。其四,
“日参省乎己”在先秦之后的文献中也多被引用,
“参省”一般写作“三省”,如,《三国志·蜀志》:
“臣伏自三省,受国厚恩,荷任一方,陈力未效,所获已过,不宜复乖高位。”范晔《后汉书》:
“伏惟陛下,躬日昊之听,温三省之勤,思过念咎,务消抵悔。”沈约《宋书》:
“臣每一日三省,志
78
ANHUIWENXUE 安徽文学
安徽
文学
2018年3期总第416期
(上接第78页)在报效,
远近大小,顾其所安,受效偏方,得司者则虑之所办,情有不疑。
”这就进一步说明“参”当释为“三”也。
四、“参”与“三”
的读音等问题从音韵上来说,“三”和“参”皆属精系侵韵字,音近;且陆德明《经典释文》云:“参,
七南反,又音三。”从字形上来说,“三(參)”与“参(嵾)”古体亦相似,
它们是同源字。所以古代汉语里将“参”借为“三”,二者通
用,实属常态。在现代汉语里,
“参”仍保留着[tsan55]、[san55]等多个读音,
古代汉语里“参”的不同义项亦有不同读音。“参”表“参验”
义时读为[tsan55],表数词“三”时就读为[san55],与“三”音同。由此,《劝学篇》应读为“君子博学而日参[san55]省乎己”。
此外,“三”作为数词,有两个义项,
一表确数,二表概数。诸学者把“日参省乎己”的“参”解为“三”,表
“多次”,可见“三”表概数。
然而古文献中的大量用例所言“三”都表确数,或表三的集体,或表三分。如:
(1)《战国策·齐二》:
“因与之参坐于卫君之前,犀首跪行,为仪千金之祝。”(鲍彪注:“三人合坐。”指张仪与卫君、犀首同坐)
(2)《商君书·赏刑》:“此臣所谓参教也。”(参教指赏、刑、教三事)
(3)《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
之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
(4)《文选》(汉)班固《典引》:“至于参五华夏,
京迁镐毫。”(参五即三五分之也)
前两例表示三的集体,后两例表示三分,都是确数,这就表明“三”作为数词表确数是一般规律。而《论语·学而篇》的“吾日三省吾身”,也可以理解为在“为
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三方面反省自己。古人表情达意往往比较精确,不会模棱两可,这样解释似乎也合情合理。
所以“参”作“三”讲无疑,但其表示确数还是概数,仍有待考证。注释
淤“方本”
指方苞《点评大戴礼记》本.参考文献
[1]俞樾.诸子平议(续修四库全书1162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3.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黄怀信.《大戴礼记》传本源流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1).[4]霍生玉.《荀子·劝学篇》校释两则[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4).
[5]唐丽珍.《荀子·劝学》“参省“释义[J].语言研究,2016.[6]朱千波.“参”之音义辩[J].青海师专学报,1986(4).
确,经查史料,吴国伦此时为贵州按察司提学副使。
《刑部员外郎韩绍徽碑铭》
撰写者董康,明确表明撰写者到墓主故乡做官,“武进董康来长司法”[7]587。《明靖
难奉直大夫曾公神道碑记》
墓志中虽未提及撰写者自己王民新的身份,然在名字旁着有表示自己身份的小
字“康熙生员”[6]530
,也是士人阶层。相同或是相近的身份与地位在目睹先前官宦生前贡献之大,身后凄凉之况,不免思及自己身后或后人的处境,故竭力以避免先辈之落魄,叙述其功勋,也成为其自觉担负起来的
荀子劝学篇一份责任。如《明靖难奉直大夫曾公神道碑记》“且以令孝子贤孙知公之德泽在民,且世奉邱垄”[6]530
,就是
极好的例证。
(四)明清以来文学思潮影响;此五篇墓志,墓主跨越明清两朝,然墓志撰写者
均是清人这是毋庸置疑的。
明清之际,有鉴于明王朝灭亡,士人掀起“实学”思潮,反对明代理学影响下空
谈尚虚学风,实现了由“宋学”
到经世致用之学再到“汉学”的转变。无论是经世致用之学还是
“汉学”,其在思想都崇尚“实”,在文章撰写上要求“载道”。这类型墓志墓主均是忠臣良将、好学之士,其事迹本身就具有移风化俗、“经夫妇,成孝敬”的社会效用。墓志志
传部分本身就是散文,其内容颇符儒家之
“道”。且撰写者在文中明确宣扬教化,其“载道”以求实用更是明
显,故此类自觉撰写的墓志不能不说未曾受到明清以来文学思潮的影响。
总之,这类自觉撰写的墓志是贵州方志墓志的组
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撰写缘由与意义,
是贵州方志墓志整体性、综合性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参考文献
[1](明)谢东山,修.(明)张道,纂.嘉靖贵州通志·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M].成都:巴蜀书社,2006.
[2](清)郝大成,修.乾隆开泰县志
·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M].成都:巴蜀书社,2006.
[3](清)张廷玉等撰.古典名著普及文库
·明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6.
[4](清)周作楫,修.(清)萧管,等,纂.道光贵阳府志
·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M].成都:巴蜀书社,2006.[5]严艳.吴国伦诗文研究[D].暨南大学,2014.
[6](清)何天衢,修.(清)郭士信,等,纂.雍正安南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M].成都:巴蜀书社,2006.
[7]方中,等,修.龙在深,杨永焘,等,纂.民国清镇县志稿
·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M].成都:巴蜀书社,2006.
[8]王佐,樊昌绪,修.顾枞,纂.民国息烽县志
·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M].成都:巴蜀书社,2006.
[9]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点校.宦迹志.贵州通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10]屈军卫.明清时期名宦与名宦祠研究[D].河南大,2009.
探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