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
作者:李广宝
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3年第5期
      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在引导学生体验、发现、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德智全面发展。因此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如鱼得水。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一、教师身正为范
    “范”即为人师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言教不如身教。小学生可塑性较强,学生思想活跃,生性好动。而语文属于语言学科,模仿性会比其他学科强一些,教师的语音、语调、语言及动作,学生都在模仿,逐渐地连老师的品格、人格也会受到模仿。作为育人在先的工作者,我们更要以自己良好的言行举止去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所以由表及里,为学生作表率,树立仿效榜样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优雅文明的言谈举止,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以及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都能激起学生的“信”以及对老师的“爱”。一个好老师应善于用
情激励学生,用情温暖学生,用情鞭策学生,把微笑、轻松、信任带进课堂。然而,要真正令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光有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真正能令学生折服的集多种才智于一身的高素质。在课堂上,教师要有亲切丰富的表情、端庄自然的教态、敏捷严密的思维、纯正优美的语音、规范漂亮的板书,当然最好还要有没有科别界限的专业水平。时代在变,学生的实际心理年龄在变,对教师的定义也在变。只有真正能让学生怀有一种亦师亦友情怀的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在不知不觉中陶冶他们的情趣,塑造他们的人格。
    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互动
    语文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双边互动过程。这里存在着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这三对矛盾是语文教学的内在动力。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要达到良好的艺术境界就是要合理地好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使之渐趋和谐,同处共振状态。教师和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达成德育目标;在一种共振状态下,大幅度地提高德育实效。可以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共振,是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最佳境界。而要达到和谐共振,民主教育是最佳方式,即教师以民主作风对待学生,让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与教师达到一种共振的状态。对语文教师来说,欲求这种和谐共振境界,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明了学情,把握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脉搏”和“频率”,深入研究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因人善诱,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实际上是教师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同步运行、相互激发的和谐共
振过程。
    三、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契机”
    德育教育脱离不了知识学习的过程,深厚的情感往往都是建立在深刻的认知基础上的。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不是在教学中牵强附会地加上点德育知识,也不是情感的随意宣泄,更不是纯粹的理论说教,它必须遵循合时适度原则。也就是说要把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结合在一起,把德育渗透到教学当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德育渗透意图深深地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不采取直接表达的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利用教材进行渗透时,既要深刻挖掘教材的德育内容,又要设计好巧妙的渗透方法,使学生在接受课文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品德教育。
    1.在剖析词句中渗透德育
      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总是隐含在词句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的词句,借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可以较好地渗透品德教育。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在描写父亲的外貌和神态这一片断中,我抓住“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些词语引导学生思考:当时的父亲的双眼为什么布满血丝?衣服为什么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又说明了什么?让学生知道“父亲”当时内心十分痛苦,坚信儿子还活着,只想救出儿子,而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置个人生死于不顾。这样一个伟大的父亲的形象清新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博大的父爱让同学们折服。不禁想到
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从而深深地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感恩父母。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都具有教育性的,因此从备课到授课只要精心研究,就可挖掘文中思想内涵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联系的题材,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2.在分析故事情节中渗透德育
      文章的思想,往往是作者情感的流向,而这又往往通过情节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情节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全过程进行剖析,在理解文脉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从而以情激情,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澜,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例如《月光曲》一课,在揭示课题之后,我以贝多芬“听到、走进、弹奏、飞奔”为线索,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分析,理清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然后,扣住核心,层层诱导。在同学们理解贝多芬触发创作灵感和酝酿过程之后,抓住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两个因素:情和景,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心理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贝多芬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关心、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3.在指导朗读中渗透德育
赞美老师的词    古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朗诵一些声情并茂、文质兼美的课文佳作,有利于他们体验祖国文学的音韵美,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品味,并培养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如《再见了,
亲人》一文的语言是充满感情的。作者有意识地在陈述的语气中,较多地运用了祈使句、感叹句,以及设问、反问等句式,表达了赞美、感激、关切、崇敬等感情内容,字里行间洋溢着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感情,我让学生弄明白朝鲜人民给志愿军做了哪些事,为此而付出了什么代价后,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重点段,从多次反复的朗读中,激发他们的感情,使他们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到中朝人民的友谊确实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是用鲜血凝成的。
    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感情得到升华。而思想感情的升华,又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实现了语文能力与思想感情的共同提高,避免了人为地割裂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之间的关系,不是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就是把语文课上成枯燥的纯文字训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