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占据空间吗》创新教案
教材分析
《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6课,本课力图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认识到空气确实存在的,让学生认同空气和其它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由于组成空气的粒子间的空隙较大可以随容器的大小而变化,所以空气既可以被压缩,也可以膨胀扩张。
教材首先以乌鸦喝水的童话故事引入,认识水和石头能占据空间,那么空气能占据空间吗?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实验做一个初步的猜测后,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实验验证。之后,在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空气占据空间是可以变化的。同时每一个探究活动都是按“猜测——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的过程进行的。
学情分析
学生对固体、液体这类比较具象的物质占据空间易于理解;而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对于刚刚接触科学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对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的认识会变得抽
象、难以理解。因此,组织开展有序的探究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现在完成时句子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
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能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评价任务
1.通过动手实验认识空气占据空间。
2.利用注射器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
3.对水和空气进行比较,完成维恩图。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我们也来学学乌鸦,把小石子放入瓶里,水会怎么样?如果老师不断放入石子,会怎么样?为什么?板书:占据空间。
出示装满沙子、水的杯子问:什么物质占据杯子的空间?烤肠怎么做
那么空气会占据空间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
师:(提供塑料袋1个)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吗?
【设计意图: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导入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塑料袋”意在让学生初步感受: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事实。】
二、空气占据空间
1.小喷壶实验。
师:乌鸦能利用小石子让瓶子里的水上升,你能利用空气让水从瓶子中被挤出来吗?怎么做?挤出来的水流入哪里?
自学书本实验要求,学生演示。
小组讨论,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什么?
2.“纸的奇遇”。
师:我们再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出示材料:玻璃杯、废纸、水槽)将纸塞入杯底后,把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猜想:杯中的纸会不会被水浸湿?
自学书上的内容,学生实验。
学生观察现象,思考讨论,汇报。
3.“舞动的小球”实验。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出示材料:饮料瓶、乒乓球、水槽),现在把玻璃杯换成饮料瓶,纸团换成小球,按照刚才的实验步骤操作,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猜想:本来浮在水面的小球,会在什么位置呢?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使用有孔的瓶盖又会有什么发现发生呢?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分组实验,小组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实验,体会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同时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师:看到大家的实验成功了,你们是那么的开心,我的心也痒痒,手也痒痒,我也想做两个有趣的实验。
1)演示实验:舞动的小球(瓶口套气球)。
2)演示实验:水火“相容”。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师:这些实验都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现在你能回答我们刚上课的时候提出的问题吗?
师:你能举例说明“空气占据空间”的实例吗?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举例,加深和拓展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变化
师:我们说水会占据空间,空气也会占据空间,那么它们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吗?我们继续来研究。板书: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吗?
1.教师简介注射器(见过吗?哪里见过?怎么玩?平常都是怎么玩的?今天的玩法很特殊,一定要注意,看看我们怎么玩。)
A.水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吗?
如何用excel做回归分析
用一只注射器,先把水抽进一部分,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分别用适当的力向下压,向上拉注射器活塞。我们观察到什么?
1)学生研读要求后问:谁会玩了?怎么玩?(学生说)抽进一部分,我们规定抽10毫升的水,如果注射器中即有空气又有水,怎么办?我们观察什么?
2)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注射器中水占据空间的大小有变化吗?
B.再研究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吗?
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研究空气,比较空气和水有什么不一样?
板书:空气占据空间大小有变化(压缩或扩张)
2.如果我们把空气压了之后会怎么样?用手拉了之后,又会是怎样?给你一张记录纸,你会画吗?
playbasketball动手试画(拿出记录纸),解释这样画的理由。
3.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课件:篮球、打气筒等,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地方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吗?
四、总结延伸,拓展应用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同学们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教学反思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前与学生一起讨论学生熟悉的《乌鸦喝水》童话故事中的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让学生通过故事中体会小石子把水的空间占了,水让出空气给小石子,水就上升了来理解“占据空间”的含义。开课利用学生熟悉又喜欢的气球,全体一起比赛吹气球,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观察气球的变化,怎样吹气球才能把气球吹得更大些,同时全班同学都体验到了吹气球并不是很难得的事情,为后面的研究活动在瓶子中吹气球有的能吹气球,而有的怎么用了那么大的力气就吹不起来呢起到了很好的对比作用。 
镇魂语录
二、灵活处理教材,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教材上安排了三个活动分别研究空气占据空间和比较水和空气占据空间的不同特点。虽然教材上安排的探究活动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掌握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但通过试教和请教有经验老师,发现教材上的探究活动学生操作起来不方便且难度较大,改用在瓶中吹气球(一个瓶子没有打孔、一个瓶子打了孔)进行对比,使学生发现,相同的瓶子相同的气球,为什么一个能够吹起来,而一个吹不起来呢,进而进行思考、寻产生不同效果的原因。通过比较、讨论知道:原来没孔的瓶子是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我们就不能把气吹进气球,有孔的瓶子当我们把气吹进气球时,瓶子里的空气就会从孔中出去,让出空间给气球,气球就吹大了,由此得出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在探究水和空气占据空间的不同后,教材希望学生用画图的形式说明水和空气占据空间的不同,这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很大,我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水和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经反馈,学生用文字记录的非常准确。 
三、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的基本理念。 
东江盐焗鸡的做法本节课的两个探究活动,给足了学生探究时间。前一个探究活动,在学生没有到一个气球能够吹起来,另一个没有吹起来时,老师并没有急于暗示学生,而是引导小组成员仔细
观察,一起寻原因,在学生围在一起观察时,自己发现原来两个瓶子的不同,得出空气是占据空间的。第二个活动用注射器对比研究水和空气占据空间的特点,我采用了让学生简单设计实验方法后自己再学习老师提供的实验方法,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出水与空气占据空间的不同。 
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在教师的引领下,大胆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去议、去说。在尽情地实验中创新了思维,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 
通过在网上听课及自己试教,发现这节课对学生来说知识内容难度大,对教师来说课堂纪律的控制难度大。学生很容易将注意力分散到各种材料上去,而不按要求研究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我时刻关注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不时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评价、表扬,并用五星记录各个小组的突出表现,激发学生的良性竞争,并用适当的方式如把没有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的学生点起来复述其他同学的观点,教育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我们要从同学的发言中,发现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