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景观设计——以无锡市斗山村为例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对乡村环境和景观的更高要求。本文从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以无锡市斗山村美丽乡村景观设计为例,分析了村庄现状,从整体规划、提升策略等方面,通过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为乡村振兴发展赋能。
关键词: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引言
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的重要战略之一,也是实现城乡统筹、推动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1]。在这一过程中,美丽乡村景观设计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农村环境质量、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激发农民创新创业热情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1 斗山村概况
1.1 基本信息
斗山村位于无锡市,地处长三角腹地,太湖流域中心,水陆交通便捷,与苏州、上海等城市联系紧密。斗山村村庄规划范围为行政村村域范围,西至茶新路,东靠夹山、潘坤山、诸友山,总面积约3.9平方公里。斗山村下辖1个重点特村:窦家住基,规划范围5.18公顷。3个特村:陈八房,3.05公顷;袁巷,2.68公顷;陆家水、渠,4.58公顷。斗山村规划范围总用地为390.4公顷,其中村庄建设用地64.7公顷,非建设用地319.1公顷,非村庄建设用地(旅游设施用地)6.6公顷。
1.2 村庄资源
(1)自然资源
斗山村被南北两座山脉所包围,北有斗山、馒头山,南有夹山、潘坤山、诸友山、泉山,如图1所示。七座山体如同北斗七星洒落在锡北平原,一展一收,形成独特的丘陵地貌。斗山村内有一条南北向河流穿过,村内密布坑塘沟渠,水域面积约占村域总面积的15%,有较好的的水资源优势。
图1 斗山村周围山体分布
(2)产业资源
斗山村现有茶园950余亩,规模较大,村内有大大小小十余家茶场、茶园,并已开发了一些旅游设施。斗山茶叶主要种植品种为太湖翠竹,其在2002年江苏省第十届“陆羽杯”评比中连续八次获得第一名,在“中国杯”评比中名列第一,在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中荣获两次金奖,在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被授予全国名牌产品称号。
乡村风光
(3)历史文化资源
斗山村附近目前保留四处以上的寺庙。斗山地区自古佛教兴盛,素有“斗山弯弯十里路,一里
一庙”的说法。其中,斗山禅寺位于锡山区锡北镇北部,周围环境得天独厚。四周绿竹成林,茶树片片生长,千亩崇村环绕碧水,山峦环绕水域,宁静祥和,别有一番山野情趣。斗山禅寺起源于西汉时期,后毁于战火,重建后,又恢复了原有的气势磅礴,成为无锡地区较有影响力的寺庙之一。
2 村庄整体规划定位
2.1 市场分析
(1)禅茶文化旅游市场
调查显示,禅茶文化的旅游的游客年龄主要分布在31-50岁,占比44.4%,说明参与禅茶文化旅游的游客体多为中年人,该体对文化旅游感兴趣,也有较高的消费能力[2]。其中,30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比达34%,注重休闲娱乐,要融合禅茶文化与休闲文化。51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注重自然生态、度假养生,而且拥有较高学历,较高文化素养的人更偏向于禅茶文化,规划时需挖掘禅茶文化内涵,设计出有品位的旅游产品。
(2)乡村生态旅游市场
随着新中国的发展,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人们的消费品质也在持续提升,城镇居民的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在不断提升,居民开始想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倾斜,休闲消费的支付能力明显增强。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76.6%的居民对纯天然的休闲旅游度假区有较强的倾向。斗山村被两座山脉所夹,村内田园密布,坑塘沟渠相间,是乡村生态旅游的上佳选择。
2.2 发展策略
(1)村庄景区化
将整个村域作为整体旅游区打造,把所有房屋、道路等要素纳入“景区化”建设中,以景区化理念规划建设村庄,以景区化标准经营管理村庄,如图2所示。村域整体布局和景观节点考虑与山体、水系、田园的紧密结合;通过对景观和旅游路线的精准设计,使游人沉浸在自然中[3]。深入挖掘斗山的文化内涵,从斗山禅寺相关的禅文化,到中华生态第一碑的自然保护思想,都是树斗山村产生旅游吸引力的因素。茶叶是充满树山村特的景观资源,打造特景观空间时可以加强特要素,以此凸显村庄景区化的特。结合地形设置登山步道、自行车道;结合水系布置滨水步道;改造乡村道路,增设停车场。修缮房屋,增加游客服务设施。
图2 村庄景区化概念图
(2)三产联动,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做强一产:扶持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建设,提升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做大二产:推动二产转型,结合一产的茶叶、中草药和果蔬转变二产功能,联动一、二、三产发展;结合现有的茶叶资源和禅文化资源,打造禅茶文化相关旅游项目;做活三产:结合生态碑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生态旅游项目,通过三产联动,做活三产,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3 村庄整体提升策略
3.1 风貌总体结构
打造生态化景观化旅游网络,突出斗山乡村的田园风光,进行优化景观格局的规划设计。通过将山林、水网、农田、村落等景观特相结合,形成一个由一核、一轴、两翼、三区组成的景观体系。充分挖掘本地资源,统筹规划和设计乡村优质资源,突出本土特,打造最美的斗山乡村印象。
3.2 生态景观开发
充分挖掘和利用斗山村的自然环境资源,打造具有生态、自然、文化特的旅游景区,为村庄带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重提升。在村庄周边营造生态风景林和乡土特森林景观,建设自然生态保护区等。在兼顾生态和景观功能的前提下,营造具有本土特的农业景观。通过整合土地资源,集约化发展,提升农业景观品味和服务功能。利用设计和营造人工景观,将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相互呼应,形成优美的景观格局。
3.3 打造美丽绿道
美丽绿道可以提升村庄的生态环境,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优美的休闲场所和健身路径。在整体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绿道的布局和建设,结合斗山村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选择合适的绿
化植被和景观元素,打造绿通道和人车分离的步行系统,使绿道成为一个集休闲、健身、教育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此外,加强绿道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长期有效运行和保持美丽整洁,同时提高村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养。
4 村庄整体规划设计
4.1 布局形态美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打造出一个布局清晰、协调统一、美观大方的村庄形态。通过梳理现有的村庄布局,进行整合和优化,避免无序扩张和杂乱无章的建设。同时,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进行地形地貌的合理利用和创造性的设计,形成独具特的景观格局。在村庄道路和建筑设计方面,应注重精细化和美学感受,根据当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选用适合的建筑材料和风格,营造出具有地方特和人文气息的建筑风貌[4]。最终,通过布局形态美的整体提升,使村庄具备更高的生活品质和吸引力,为当地村民和游客提供更为宜居、美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