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平台·江南大学
论曹丕诗歌的以“感”动人
⊙方颖[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2]
摘 要:曹丕是建安时期十分重要的诗人之一,钟嵘的《诗品》将曹丕列为中品,批评他的诗歌“率皆鄙直如偶语”。诚然,他的诗歌没有其父亲曹操那般古直悲凉,也不似其弟弟曹植那样情采华茂。但是细读他的诗歌可以发现,在其看似质朴无华的语言下实则蕴涵着强大的感发力量。这种力量以一种节制的、缓慢的方式感染人,使读者体会到韵味无穷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曹丕 以“感”动人 情感节制 韵味无穷
曹丕同其父亲曹操、弟弟曹植同为建安文坛的领袖人物,世称“三曹”。他们和以“建安七子”为代表的诗人一起,共同振起了建安诗歌慷慨悲凉、遒劲有力的精神脊梁,创造了令后世文人思慕不已的“建安风骨”。但是历代以来,曹丕在文坛上的光芒为其父曹操和其弟曹植所掩盖。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诗歌也不被批评家和普通读者所重视和喜爱,但用客观的眼光来重新看待这些诗歌可以发现,他的诗歌虽然在气势和词采上不如他父亲和弟弟那般强烈和华美,但是在感觉的敏锐和情感的细腻上却是更胜一筹的,“曹丕的诗歌以感取胜……这是一种十分难得的诗人的品质,而曹丕显然就具有这一种品质”。在“感”这一品质的影响之下,
曹丕诗歌语言和情感的表达显得节制而又理性,以一种浸润、缓慢的方式引起读者的联想与感发,使他的诗歌显得韵味无穷。
一、以“感”动人的内涵与意义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是作者与读者相互交流、共同创造的结果,文学文本只有在被读者阅读、欣赏并赋予其一定的阐释之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独立、完整的审美客体,才具有美学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要阐释曹丕诗歌具有以“感”动人的审美特,需要从作者与读者两方面来加以说明和理解,这样其诗歌的风格内涵才会更加完整和充实。“以‘感’”是就作者而言的,“动人”是就读者而言的,诗人以“感”入诗,并将这种“感觉”用诗歌语言传递给读者,使读者受到相似的感动与感发。“子桓精思逸韵,以绝人攀跻,故人不乐从,反为所掩”,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对曹丕诗歌“精思逸韵”的评价实则也是从作者与读者两方面出发来说明曹丕诗歌的独特之处。
总之,曹丕诗歌以“感”动人的审美特是一个从作者到读者的审美体验过程。曹丕对大自然的变化有一种敏锐细腻、常人无法体会到的感受,他选择将这种微小甚至微妙的感受用一种克制的方式表达出来。也只有用这种并不十分强烈的情感表达方式写出来的诗歌,才能精确地表达出诗人细微隐约的感受,才能引起读者复杂而又缓慢长久的感动和感发,即所谓的韵味无穷。
二、敏锐感受支配下的诗歌创作——情感细腻节制
“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曹丕的感觉是非常敏锐的,他能体会和观察到常人容易忽视的万事万物的细微变化,在这种由细微变化而引起的微妙、隐幽的感受的支配之下,他的诗歌不是感情的直接反射,不像曹植那样用敏捷的思考、华丽的辞藻和强烈的情感流露来抒发心中的感受,而是用一种精思的、缓慢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曹丕诗歌的语言和写作手法体现出一种理性强于感性,情感的抒发有节制、有反省的特点,而这种节制和反思更好地体现出了他敏锐于常人的精微感受,也使得他的诗歌更加富有质感,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曹丕诗歌的语言十分质朴,没有华丽的辞藻,不用强烈有力的词汇和整饬巧似的对仗来写作诗歌,与《诗经》和《古诗十九首》一样,将种种细微的感受用最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不过分渲染。“企予望之,步立踟蹰。佳人不来,何得斯须”,四言诗的体式与《诗经》相似,表现出了一位坚贞不渝的男子求而不得的痛苦,四句话便使浓重的失落感笼罩全篇。“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与《古诗十九首》中的“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一样,感叹游子飘零他乡、孤独无依的无力之感。“客子常畏人”更是体现出了诗人敏感的心灵和敏锐的感受力。除了这两首诗之外,曹丕的其他诗歌也保持着他一贯朴实无华的特点,钟嵘在《诗品》中即批评曹丕的诗歌“率皆鄙直如偶语”。因为钟嵘所处的齐梁时代重视辞藻、喜好华丽,所以他批评曹丕的诗歌没有文采,鄙陋直接,但现在看来这样的语言非但没有降低曹丕诗歌的艺术性,反而体现出了曹丕幽幽的情思和节制的情感。
曹丕的诗歌常常通过形象的描写而不是情感的直接抒发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叶嘉莹先生认为“陶渊明的诗
103
1980年创刊MASTERPIECES REVIEW
歌之所以好,是因为他能够用诗歌的语言和艺术的表达方式把他对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经验传达得很成功”。陶渊明是通过对形象的描写来抒发所思所感的,这一创作特点恰好与曹丕相似。曹丕也善于抓住自然界中最富有表现力的事物形象,通过意象的安排来表达和带动由这些事物所触发的敏锐感受。“丹霞蔽日,采虹垂天。谷水潺潺,木落翩翩。孤禽失,悲鸣云间。月盈则冲,华不再繁。古来有之,嗟我何言”,诗歌只是描写了一系列的事物,但是这些意象的选择与安排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的。诗人选择的都是美好却易逝的意象,并且是按照从有到无,从喜到悲的顺序来安排这些意象的。越是美好的事物越让人想挽留,也越为它们的衰败零落感到惋惜,诗人由此产生了一种韶光易逝的宿命感与无力感。其他如《杂诗》其一、其二等都是先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描写来引出最后一两句感叹的,虽然在情感上没有大量的抒发,但是通过这些形象的理性安排可以强烈地体现出曹丕细腻的内心感受。
曹丕的诗歌善用婉曲之笔,深入人物内心来刻画其心理活动。他的情感不像曹植那样会从字里行间喷薄出来,他往往委婉曲折地抒发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着重表现人物心灵世界的变化。“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如“中心独立一何茕,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
为。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我今隐约欲何为”,诗中运用的比兴寄托之法,使诗歌的主旨显得扑朔迷离,风雅蕴藉。由飞鸟联想到自己,由四时的驱驰联想到生命的短暂和不可挽留,从天地的广阔与自身渺小的对比中委婉曲折地抒发内心孤苦无依的思乡之情,曹丕诗中所抒发的哀伤幽怨之情显得要眇隐幽,掩抑低回,其情感的表达也是千回百转的。因此,陈祚明在《采菽堂古诗选》中称赞曹丕“子桓诗笔姿轻俊,能转能藏,是其所优”。
三、节制的诗歌语言体现出的审美感受——韵味无穷
曹丕诗歌以“感”取胜的特质是通过质朴的语言表达、婉转曲折的情感抒发、大量形象的理性安排等写作手段表现出来的。在作者细腻而又敏锐的感受支配下形成的诗歌语言、结构和意象特点使得读者在阅读与欣赏时也能体会到一种含蓄蕴藉、说不清道不明的动人情感,这种情感吸引着读者去寻思和回味曹丕诗中没有明确强烈地表达出来的、精微的感受,于是就产生了韵味无穷的阅读体验。曹丕诗歌的韵味无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曹丕诗歌给人的感动是缓慢而又层层递进的。梁启超在《论小说与治之关系》中提到小说对人的感染方式有四种,即熏、浸、刺、提。熏是熏染,慢慢地笼罩弥漫;浸是浸泡,缓缓地渗透润湿;刺是刺激,像针扎一样,突然地激灵;提是提起,情感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因此,熏和浸的感染方式是缓慢的,而刺和提的感染方式是突然强烈的。在诗词中也是这样,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和“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两句,虽然都是写愁绪,但给人的感受是一个强烈,一个和缓。王夫之评价曹丕的诗说:“微风远韵,映带人心于哀乐,非子桓其孰得哉?” “风”即感动人心的力量,“韵”即能引起读者回味的一种情韵,“微风”“远韵”就说明曹丕诗歌给人的感受不是强烈的,而是平缓又潜移默化的,其压卷之作《燕歌行》最能体现这一特点。思妇因怀念而失眠,因孤独而落泪的一系列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之前铺垫的情感慢慢地浮现出来,变得更加明显可感,最后在作者的引导之下,读者似乎也能体会到主人公内心所郁积的悲哀和慨叹。除此之外,《善哉行》《杂诗》等都是通过一句句平常的句子和一个个普通的意象先营造出一种感受和气氛,把读者慢慢地引到诗歌里面去,使读者的视线随着诗歌意象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最后通过一句点睛之笔,将一己的思念上升到整个天上人间,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总之,曹丕的诗歌情感丰富而细腻,往往先用一种柔顺的力量感染人,最后再使人长久地沉浸其中。
曹丕诗歌给人的感发力量是无穷的,其诗歌总是表现出一种对宇宙人生的博大关怀。钟嵘《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世间万物随着阴阳之气的变化而变化,因为人的生命与宇宙万物的生命有一种共感和联系,因此万物的兴衰枯荣能够引起人们内心喜怒哀乐的情感更替,诗人们便将这种感动记录在诗歌当中并与阅读这首诗的读者一起感受由宇宙万物所引起的关于全人类的共同启发。曹丕的诗歌能让人感受到宇宙万物中十分细小的变化,他将这种由细微事物引起的感动用极具个人特的诗歌语言与形式记录下来并将其上升到能够引发全人类共同思考的高度,因此曹丕的
诗歌经常具有一叶知秋般强大的启发力量。读者在阅读这些诗歌时,往往能以小见大,摇荡性情,于无声处获得无穷无尽的感发。“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策我良马,被我轻裘。载驰载驱,聊以忘忧”,发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感慨;“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具有对于生命渺小孤独,个体茕茕独立,无依无靠的思考。从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曹丕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细腻的,他对于宇宙人生的思考也不是肤浅和简单的,他在诗歌中提出来的问题往往关乎所有人的生命与生存现状。因此,他的诗歌也能直击人的内心深处,引发读者产生关于自身的存在、与万物的关系、生命的意义等问题的哲学思考,而这种思考由于其意义的深刻和答案的不确定能引发读者内心久久的、挥之不去的触动,故而从中
104
名作欣赏 / 院校平台 >
获得无穷的感发。
四、总结
一直以来,曹丕的诗歌因为语言的朴素和情感的平淡而被古今大多数的读者所忽视和否定,但不可否认的是,曹丕是一位十分敏锐的诗人,他能够从平凡的事物中感受到其中蕴藏着的动人的力量,并将其记
录下来形成独特的以“感”动人的诗歌风格。读者也应该调用自己的感觉去发掘曹丕诗歌中所蕴含的和缓的感动与无穷的感发力量。
参考文献:
[1] 曹丕著,魏宏灿校注.曹丕集校注[M].合肥:安徽大学出
版社,2009.
[2] 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3] 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98.
[4] 王夫之.古诗评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5]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 沈德潜.古诗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7] 王夫之.姜斋诗话笺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8] 刘勰著,郭晋稀注释.文心雕龙[M].长沙:岳麓书社,
2004.
[9] 王丽梅.倾情倾度,倾倾声——曹丕诗歌艺术特浅
论[J].江苏大学学报,2002(4).
[10] 王巍.曹丕诗歌艺术浅论[J].吉林大学学报,1994(5).
[11] 陈飞之.曹丕诗歌的内容与风格[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1986(2).
作 者: 方颖,江南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献学与中国诗学。
编 辑:赵斌 E-mail:mzxszb@126
鲍照边塞诗小论
⊙邹静慧[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2]
摘 要:边塞诗是鲍照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一类,被钟嵘列为“五言之警策者”。鲍照为南朝人,活动于长江中下游,并未有到过北方边塞的经历;作为多病的文弱书生,也似乎并未有过上阵杀敌的体验。鲍照的边塞诗歌的材料一方面来源于州府双轨制下,行旅游宦经验的移植;一方面来源于对“建安风骨”的模拟和继承。他在文学想象中构建了一个血肉丰满的边塞世界,在对汉魏乐府的模仿、对自我慷慨不平之气的抒发中继承了“建安风骨”。
关键词:鲍照 南朝 边塞诗
一、关于鲍照边塞诗概念的界定
建安诗歌对于边塞诗概念的界定,学界有不同的说法。谭优学认为“边塞诗以地域而言,主要指沿长城一线及河西陇右的边塞之地(秦长城西起临洮,经兰州,其实也可包括河、陇)。以作者而言,要有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以边塞诗作者的作品而言,要是他们作品中的主要成就部分”,这是对边塞诗比较普遍的一种定义。边塞诗中所描写的背景也多定位于河西陇右一带。而胡人浚则认为:“举凡从军出塞,保土卫边,民族交往,塞上风情;或抒报国壮志,或发反战呼声,或借咏史以寄意,或记现世之事件;上自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下及朋友之情、夫妇之爱、生离之痛、死别之悲,只要与边塞生活相关的,统统可归于边塞诗之列。”这种定义,对于边塞地理的限定放开了,也没有要求作者一定有亲身经历的边塞体验。
关于鲍照的边塞诗定义,采用胡人浚的说法或更为合适。史料记载中并未提到鲍照有到达过北方边塞的经历,但是鲍照确实是有经历刘宋边境战争的经验。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照从衡阳王辟,之梁郡,旋之从徐州”,鲍照到过徐州。而徐州彭城当时为刘宋与北魏的交界处。元嘉二十八年(451),“正月,魏兵退,始兴王率众城瓜步”,“照随始兴王往江北”,可见鲍照当时到达过北魏与刘宋战争的前沿阵地瓜步。所以,虽然鲍照没有到过真正意义上的北地边塞,但他也确实是经历过刘宋的边塞战争的。
105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