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之优雅与厚重——从“冰山理论”析海明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常转娃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江苏连云港222006)
[摘要]本文试从“冰山理论”的特点入手,赏析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分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小说精炼简约的语言特点,其次分析隐藏于“冰山”下的主题:人生的虚无飘渺,以及人际关系的冷漠,最后分析小说独特的结尾。通过上述分析,让读者体味海明威短篇小说特有的魅力。
[关键词]冰山理论;简约;虚无;人际关系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最早是在斗牛专著《午后之死》中提出的一种创作手法。海明威把自己的写作比作海上漂浮的冰山,人们看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包括人物,情节,语言等,只是露出海面的八分之一,而另外的八分之七是在海面以下,作家没有写出的“言外之意”,是需要读者自己去体味,遐想的。“冰山”理论简单来说就是省略的艺术,以下将从其特点入手分析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一、文字上的简约
“冰山理论”在文字上体现的是精炼,简约的艺术。英国学者贝茨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文中认为,这
种简约在语言上表现为删掉了小说中几乎所有的解释、探讨,甚至议论;没有任何罗嗦、多余的字眼,所用的词都是小说必需的、无法删减的,他说:“海明威是个拿着板斧的人”,“砍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词,还原了基本枝干的清爽面目”,其中形容词是砍得最彻底的。
小说开头如下:
It was very late and everyone had left the cafe except an old man who sat in the shadow the leaves of the tree made against the electric light.In the day time the street was dusty,but at night the dew settled
~~~~~~~~~~~~~~~~~~~~~~~~~~~~~~~~~~~~~~~~~~~~~~~~~~~~~~~~~~~~~~~~~~~~~~~~~~~~~~~~~~~~~~~~~~~~~~~~~~~~~~~~~~~~~~~~~~~~~~~
要之,这些清新秀丽的诗作,追求一种虚静之美,与道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思想相一致,在外观上则为飘逸脱俗,这既符合李白狂放不羁的个性特征,又与蜀中秀丽的山川风物相切合,也与李白后期诗作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歌追求一脉贯通,由此也就有了李白以自然山川的美丽、阔远为题材,以道教虚静恬的氛围为基调,以青、白、绿三为主调的清而不寒、静而不滞的诗境美。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现了李白诗歌走向健康明朗的大唐之音的某种自觉。然而,要进一步理解李白蜀中诗作的诗境之静,还不得不顾及李白的性情和所受的教育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自然环境等诸多方面。
李白当时年少志大,初出茅庐,自视甚高,当然,其自身也接受了多方教育与文化熏陶,俊才出。《
新唐书文苑列传》载“李白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由此可见,李白不想通过小吏而进入仕途,其自喻大鹏,企图不鸣则已,一飞冲天,因而走向一条以隐求显的唐人特有的仕进之路。其学道虽未手段,但也对年轻的李白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道家的自由,放达,与万物同化,虚静无为的思想都在李白诗中留下了影子。再加上李白本性天真率直,以及大自然的亲和,这些都可能是其初期诗中静美意境形成的要素之一。正如黄宗羲《景州诗集序》云:“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难绘而不能亲也。”[7]其二,李白乃天纵之才,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不喜欢“雕虫丧天真”的死板粉饰的文风,如卢黄门所云:“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之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今古文集,遏而不行,唯公文章,横被六合,可谓力敌造化欤!”[2]有可能李白在蜀中并未真正形成这种成熟的文学思想,但也趋向于“建安风骨”和对谢宣城及乐府诗明转天然文风的倾向是无疑的。如李白《雨后望月》中“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就是化用谢眺“澄江静如练”而来的。
其三,李白所处的地理人文环境也不可不提及,唐进士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自盘古画天地,天地之气,艮于东南。剑门上断,横江下绝,岷、峨之曲,别为锦川。蜀之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是生相如、君平、王褒、杨雄,降有陈子昂、李白皆五百年也……身既生蜀,则江山英秀。”[2]这里含有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山川钟灵之说,人杰地灵,蜀地秀丽清奇的山川也为李白诗歌提供了多样的素材,清人洪
亮吉认为:“诗人所游览之地,与诗境相同。”“温台之山雄奇深厚,大谢诗境似之。宣歙诸山,清远绵邈,小谢诗境似之。”[]笔者认为,蜀地山水奇秀清俊,太白诗境似之。
最后,文章还有一点需要甄别,李白后期也有一些清新秀丽的山水咏物诗,但其与蜀中之诗的风格近似而各种深意却大为不同,诗境更不能说“静”,下面将具体分析之。李白后期清新秀丽之作大都寓失意后的失落、寂寥、无奈于一体,无法言说,故作旷达飘逸之语,以寓情遣闷,暂作解脱之用。似静而实不静。如同平静的湖面下波涛汹涌,透过其代表作《独坐敬亭山》可窥一斑。
李白写这首诗时,离开长安已经整整十年了,如浮萍漂泊般的生活,使他看透了世道不行的艰难,体验了世态炎凉的辛酸,前途受阻,政治失意的诗人对现实已有所厌倦,身心憔悴的李白在宣州这二谢生活过的地方,暂憩身心,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小诗。此诗虽“传‘独坐之神’”[3],写出了青天白云的静趣,但却掩饰不住他怀才不遇的恶孤独与寂寞感,敬亭山越是有情,世人越是无情,诗人越是无怨,而怨情更加深沉。除此之外,李白后期咏物诗中还有了思乡等多重内涵,虽也写的疏朗明阔,清逸秀发,但再没有了前期诗中的宁静与纯一。当然,前期作品如《访戴道士不遇》也有寻隐者不遇的失望之情,但这种不平静是一种“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轻描淡写的情绪,它很快就会过去,代之而来的仍是一种徜徉在青山白云中的惬意与静谧,其与后期“举杯浇愁”的心境是更本无法比拟的。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我想诗人的心境譬如一湾清澄的海水,没有风的时候,便静止如一张明镜,宇宙万
汇的印象都涵映在里面,一有风的时候,便要翻波涌浪起来,宇宙万汇的印象都活动者在里面。”[6]李白蜀中之作,因阅历较浅,风小浪亦小,诗境总归是静的,而李白后期的诗作,经过人生的跌宕起伏,波涛汹涌,即使表面归于平静,下面仍会荡漾不已。比较可知,李白蜀中之诗确如清溪发源,清澈泠然,正像释皎然所谓的“非如松风而不动;林狖未鸣,乃谓意中之静”。[8]
参考文献:
[1]韩经太.善游皆圣仙—李白山水游仙诗的兴象特征与文化底蕴[C]//茆家培,李子龙.李白与谢眺研究[C].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2]王琦注.李太白全集[M].中华书局,1977.
[3]朱熹著,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M].中华书局,1988.
[4]洪亮吉.北江诗话[M].中华书局,1985.
[5]沈德潜.唐诗别裁集[M].中华书局,1975.
[6]田汉,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M].上海书店,1982.
[7]黄宗羲.南雷文定[M].中华书局,1985.
[8]皎然,诗式.李壮鹰校[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石瑰硕,男,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文学批评史方向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古代文学批评、唐宋文学研究。
收稿日期:
42007-11-1
the dust and the old man liked to sit late because he was deaf and now at night it was quiet and he felt the difference.The two waiters inside the cafe knew that the old man was a little drunk,and while he was a good client they knew that if he became too drunk he would leave without paying,so they kept watch on him.
在此,海明威寥寥数笔给我们勾勒出一个场景:深夜,树影婆娑下,一位老人在餐馆里独自喝闷酒,两位侍者在一旁漫不经心地聊着天,等着这位惟一的顾客离开。在描述中作者没用华丽的形容词,没进行刻意的凄清场景描述,恰似一幅白描画,抹去了一切可能遮住景象的多余物。读者不禁会联想:这位年迈的老人为什么会独自在这里喝酒?他有亲人吗?他的亲人难道不为他担心吗?读者的联想因人而异,但共同的感觉就是弥漫在空气中的孤独。
在小说中作者用大量对话真实地展现生活,而话外的一切似乎都被忽略了,包括说话者的语音语调,动作、表情,以及说话时的环境和气氛等。下面这段对话写得干净利落,清清爽爽,读者不到常见的一些对话“填料”,如“冷冷地说”,“漠不关心地问”等,但读者完全可以通过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去填补并感受说话人当时的感情、态度等内在的东西。这种读者意识的调动使得故事更加真实丰满。
“Last week he tried to commit suicide,”one waiter said.
“Why?”
“He was in despair.”
“What about?”
“Nothing.”
“How do you know it was nothing?”
“He has plenty of money.”
对话与老人的自杀有关,作者没有告诉读者这一来一回的对话者究竟是谁,但读者不难猜出对话开始时
提到的“他”是指年轻侍者,问话者为年长侍者。从他们简洁的对话来看,老人的自杀似乎并不是一件多大多么令人惊讶的事情,谈论此事也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读者似乎可以看到年轻侍者脸上的冷漠。当问及老人自杀的原因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没事”,在他看来,一位有很多钱的老人因绝望而自杀是没有道理的。这说明他对老人的处境根本无法理解,也不愿去关心,暴露出他的浅薄与无知。
二、隐藏于“冰山”下的主题思想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全文总共1600多词,但在如此精炼的字数下隐藏着复杂丰富的主题思想。
1.人生的虚无缥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海明威和他同时代的很多年轻人一样,对资本主义社会充满梦想和信任。世界大战爆发时,他们打着为“自由、民主、荣誉”而战的招牌奔赴战场。但从战场归来,受摧残的不仅是身体,还有他们的梦想和信念。从前崇拜的偶像崩塌后又无替代物,承诺永不兑现,因此他们痛苦,愤懑,在迷茫中不断地追求,可一切似乎都毁灭了。过去的全是欺骗,未来全是黑暗,留给他们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虚无缥缈”,写于1933年的本篇小说反应的就是这一主题。
小说中“nada(虚无缥缈)”一词出现27次,如此多的“虚无缥缈”让读者震撼,震撼之余更深地让人体味到那种令人绝望的无处不在的空虚,以及人生的无意义感。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均无名无姓,只用the younger waiter,the older waiter和the old man,这三个人物代表充满幻想的青年,幻灭的中年,绝望的老年,这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青年人拥有青春,信心,工作以及幸福的家庭,貌似无忧无
虑,但未来仍不可知:青春可以逝去,工作也随时可能不保,乃至爱人的忠诚也可能变为不忠。“And you?You have no fear of going home before your usual hour?”“Are you trying to insult me?”…“I have confidence.I am all confidence.”年长侍者问到不怕他提早回家撞见老婆偷情时年轻侍者急了,但转而又强调自己有信心,这种强调起到欲盖弥彰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信心更是脆弱的东西,甚至不堪一句玩笑话。他只是暂时没有体会到虚无,没有意识到人生的无意义,这给了他暂时的快乐。中年侍者没有了青春,没有了信心,只有一份聊以生存的工作,对于人生的虚无他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无法改变什么。每当夜间餐馆顾客散尽的时候巨大的孤独感更强烈地袭来,他不愿回家,而是像那位老年顾客一样喜欢寻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寻求些许的安慰。老年顾客没有青春,没有信心,虽然他有很多钱,但巨额的财富仍然无法与无边的空虚感抗衡,对生活的绝望让他产生自杀的念头以求最终的解脱。老人的耳聋一方面与年纪大有关,另一方面,也许他只是对外面的世界充耳不闻,完全把自己圈囿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
…Now,without thinking further,he would go home to his room. He would lie in the bed and finally,with daylight,he would go to sleep. After all,he said to himself,it's probably only insomnia.Many must have it.
在这里,作者先用了lie in bed(躺在床上),后用了go to sleep (睡觉),夜里本该睡觉的时间年长侍者即便是躺在了床上也是沉浸在虚无这个黑洞之中,白天却又睡觉,也许还是失眠,人的生命以及灵魂
就在这种黑白颠倒中被侵蚀。最后一句话“很多人都会失眠”说明空无感就像众多人的失眠一样普遍,是这些黑夜中的清醒者逃也逃不掉的东西。
2.冷漠的人际关系。每个个体的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的,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会给人以力量和勇气。在这篇小说中读者感觉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首先,两个侍者在一起工作,但他们似乎从未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难以有真正的沟通和了解。青年侍者认为年长侍者拥有了他该拥有的一切,当年长侍者说到干净的餐馆,明亮的灯光时他无法理解也不愿去深入理解。年长侍者对于年轻侍者的自以为是看得清楚,但不去说透。正如他所说:“We are of two different kinds.(我们是不同的两类人)”其次,老年顾客每夜来餐馆喝酒,但侍者们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知道他有很多钱,有个侄女。对老人的自杀年轻侍者没有任何的同情。对他的每夜来餐馆喝酒到很晚,表现出的是纯粹的厌烦,甚至因为老人耽搁了他早点回家睡觉而当着耳聋老人的面说“你本该在上周就自杀了的。”他的自私和冷漠体现得淋漓尽致。年长侍者虽然理解老人巨大的空无感,从内心来说是同情的,但并未做出任何宽慰的举动。老人自杀被救,两位侍者在谈及此事时竟问为什么要救他下来,在这里救人也成了一件需要理由的事情。从他侄女这方面看,她救自己的叔叔并不是出于亲人间真心的关爱,而是“为他的灵魂担忧”。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深夜在外面买醉,没有家人,没有朋友关心他的安全,他走出餐馆的身影想必也是孤独的。
在这篇短短的小说中,读者看到的是一个个在自己的空无世界中游走的孤独人,他们将走向哪里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零度结尾
上面引用了原文的结尾,与众多短篇小说戏剧性的结尾不同,海明威的小说结尾平平淡淡,故事似结束又似未结束,把读者茫然地悬在半空。评论家称之为“零度结尾”。“零度结尾”的概念,可能是从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那里引发出来的。所谓“写作的零度”,在罗兰巴特眼里,是以存在主义大师加缪为代表的那种方式,即“中性的”,“非感情化”,回避感情彩和主观意向性的写作方式。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结尾也有“零度”特征,不点明主题,不表示意向,拒绝解释和判断,甚至不像结尾。
结束语
海明威在小说写作中将叙述者的情感降至“零度”,尽量摒弃任何主观因素,消除叙述者的介入,力求对象和读者之间直接相通,呈现给读者一个客观的真实面目。他的“冰山”文体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除了给他的小说带来简约质朴的语言、经验省略的技巧以及隐匿思想的风格外,同时也使他的小说在境遇的呈示背后有某种神秘彩和气氛。读他的小说,总有一些说不大清楚的东西存在,引发读者进一步深思。
参考文献:
[1]董衡巽.海明威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建安诗歌[2]何昌邑.“冰山原则”,曲尽其妙[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4).
[3]程爱民.美国文学阅读教程[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常转娃(1978-),女,甘肃渭源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讲师,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收稿日期:5
2007-10-1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