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月末
爆竹声中一岁除
第一版
已至腊月,没有几天就要过年了。爆竹声中辞旧岁,瑞雪飘飘迎新春。春节,是炎黄子孙共同的节日,也是我们温习民族文化最放松、最温暖、最有家庭传承气息的渠道。
年文化漫笔(有删节)
肖复兴
  年文化首先体现在年的味道和年的声音上。
  年的味道,是从腊月初八开始的,老北京有句俗语,叫做进了腊八算过年。腊八是和腊八粥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极其富有农业时代特点的腊八粥,传说很多,其中之一是说到了年根儿底下了,穷人家里没有什么粮食了,把剩下了各种米豆等所有的粮食都倒腾出来,熬一锅杂烩粥。
这种苦中作乐的粥,演变成为了今天花样繁多的八宝粥。八宝粥中的味道,便不是如今所有人都在年根儿时候能够体味出来的。
  八宝,是和五味对应的,五味之一是苦,在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里,年是被称之为年关的,所谓“关”,是难过去的,需要熬,才能够熬过去,熬,就是要咬牙的意思。熬腊八粥的“熬”字,意味在这里。快过年了,不要忘记了那些穷人,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弱势体。因此,即便到了今日,到了腊八那一天,寺庙里熬一大锅腊八粥施舍穷人,依然是北京的传统。迈进年根儿底下第一品尝到年的味道,是腊八粥的味道,这味道中有甜也有苦,或者说,只有五味俱全,八宝方能齐在。
年的味道,在腊月二十到了一个高峰,然后逐渐达到高潮。从腊月二十三,吃糖瓜祭灶开始,到年三十包饺子做年夜饭,随着天气的逐渐变暖,年的味道越来越浓郁。这种味道,浸透着农耕时代的特,都是从食物中散发出来的。说到底,这些味道,都是从田间地头来的。所有吃的喝的,从事先得蒸好点上红点儿的馒头用的面,到包的饺子里用的肉,到蒸年糕用的枣和黍米,哪一样不是从那里来的呢?这样的味道,让回荡在土地上的四季轮回,集中在一起,变成了年的味道,在过年的日子里肆意飘荡,冲击着我们的鼻尖和舌尖。这才是
丰富而耐得住咀嚼和回味的年的味道。每一种味道,都事出有因,上有历史的龙脉联系着,下有民间的根系交错着。
  年的声音,对于春节也极其重要。过年,讲究的就是热闹、火爆。年的声音,其实就是人们从心底迸发出来的声音。旧的一年过去了,过得如意也好,过得不如意也好,新的一年来到了,都得把心里的喜气或怨气和期盼一起呼喊出来。年的祭祀与礼拜的意义,就是在这里表现出来的。
  年的声音,应该是从腊月二十三祭灶王爷开始,讲究要击鼓,鼓点咚咚,表示新年到来的脚步声音。那时称之为“腊鼓”,又称“年鼓”,老北京以前专门有腊鼓或年鼓,叫做太平鼓。《清稗类钞》中说是“铁为圈,木为柄,柄系铁环,圈冒以皮”,可惜已经失传。腊鼓的声音,和如今除夕夜十二点在大钟寺或潭柘寺里撞钟的意义是一样的,都是对年的声音的一种敬畏和欣喜,是对神的一种带有平等世俗的外化与物化。
当然,年的声音,表现最为淋漓尽致的时候,在除夕之夜。鞭炮声此起彼伏,彻夜不息,火树银花,声震天地。其原始意义,在于驱赶鬼魅,但后来已经是宣泄大于本意,形式成为内容了,年欢快热闹的声音,必须要靠它来体现了。
  对于鞭炮,是很有讲究的,鞭炮鞭炮,其实是有区别的,响的叫炮,据说最早的炮叫“麻雷子”,很粗糙的外表,单响,但非常的响。比它进化一些,同样很响的,叫做“二踢脚”,双响,地上响一声,飞到空响第二声。胆大的,拿在手里放,胆小的,放在地上放。看着它们拖着长长的火尾巴飞到天上,等着炸响第二声的时候,非常过瘾。也有飞上天好几响的,叫做“蹿天炮”。比“麻雷子”“二踢脚”“蹿天炮”模样和声音都要小巧一点的,叫做鞭。寸鞭,又叫小鞭,都一挂几百头几千头,甚至上万头,一般都是挂在长长的竹竿上,点燃一头小鞭的捻儿,噼里啪啦,等着听吧,百鸟闹林一般,响个没完,地上落满红红的纸屑,像是开满一地的春花。鞭和炮,让大人和孩子,贫富不等的人,有了平等的机会;让年的声音,有弱有强,有了民主的反响。就像大狗叫,小狗也叫一样,年的声音,就是众声喧哗,全民欢乐。
  年的声音的尾声,一般是在春节后几天的庙会上,比如厂甸或白云观上卖的风车和空竹上面了。风车和空竹迎着习习的杨柳春风响起的声音,比鞭炮要悦耳,要细腻,要温柔得多了。年就要过完了,显得情意绵绵,舍不得离开人们。
  过年,怎么可以没有年的味道和声音?仔细琢磨一下,如果简单化,年的味道,更多来自过年的吃上面;年的声音,则更多体现在过年的玩的方面。再仔细琢磨一下,会体味得到,
其实,通过过年这样一个形式,前者体现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后者体现人们对于精神的向往。年的味道,如果是现实主义的;年的声音,就是浪漫主义的。两者的结合,才是年文化真正的含义。
春节,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年之首,承载着百姓对新一年的憧憬与希望。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对春节的咏叹不胜枚举!时光流转,诗词永存。今天,让我们跟着着诗词的脚步,共同品味春节的味道。
古诗词里里过“元旦”
周家海
  元旦,现在是指公历新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不过,过去没有使用西历纪年之前,元旦是指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古籍、古诗中提到的“元旦”或“元日”,都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大年初一。有道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古代的文人墨客,对元旦也是特别关注、钟爱有加的;一些赞美歌颂元旦的诗词,经过岁月的洗濯与沉淀,最后成为传世之作。
  我最喜欢的当属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元日》一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
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歌通过对元旦辞旧迎新的生动描绘,抓住了当时人们喜迎元旦的特点,令人过目难忘,并且托物言志,借此抒写了自己改革变法、革故鼎新、造福国家和人民的志向与决心。
  清代孔尚任在《甲午元旦》一诗里写道:“萧暑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将自己虽然年老却童心未泯的心态表现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
“筮仕无仲秩,归耕有外臣。人歌小负酒,花舞大唐春。草迷三径,风光动四邻。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初唐四杰的卢照邻在《元日述怀》诗中,则把新年到来后风光景致的变化和迎新的心愿如数家珍般地跃然纸上。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检举田家元日》诗里,用惜农、悯农、忧农的心情,表达了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农家的农事能够风调雨顺、喜获丰收。
  “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南宋诗人陆游在《已酉元旦》一诗
里,惜墨如金地描绘了元旦到来后,积雪初融,太阳露脸,乍暖还寒……呵手取暖,提笔而书,一蹴而就,其乐陶陶,其乐也悠悠。
  古人赞颂元旦的诗词,还有许多,不胜枚举。而且,风格迥异,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情怀。但都是风光无限,令人神往。光阴荏苒,时节更替,不知不觉之间,又是一年的春节到,就让我们迎着新年的脚步,聆听着即将敲响的新年的钟声,一起来欣赏一下古诗词中的春节,看看古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品一品古人是如何过春节的。
在古诗词里过春节,也许会别有一番滋味萦绕在你的心头呢。
第四版
春节的习俗有很多。祭灶神、放鞭炮、贴春联、逛庙会、阖家团圆访亲拜友。但其中,最能营造过年喜庆氛围,最能展现中国文化味道的,莫过于春联了。小时候贴春联,总是全家上阵。妈妈负责熬浆糊,我负责校对上下联,弟弟负责扶梯子,爸爸专心贴春联。多少年过去,这总是我脑海中,最温馨的记忆之一!
春联史话
                                    蔡星天
    春联,俗称对联、对子、楹联等。起源于25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彼时的中原人家,即有在大门两旁悬挂长方形桃木板的习俗。据清代《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或用朱笺,或用红纸,惟内廷及宗室王公等例用白纸,缘以红边蓝边,非宗室者不得擅用。”
  唐朝时,唐太宗李世民为褒奖和疼惜为其守夜护卫的尉迟恭、秦叔宝二员大将,便令画工将二将画到了桃符之上。于是,这二将也成了看家守户的门神。
  到了五代时,桃符上开始出现联语。后蜀君主孟昶倡导用诗句替代桃木板上的画像,并亲笔书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记述:“蜀后主孟昶命学士辛寅逊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至此,“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成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一副春联。
舌尖上的新年
  孟昶的此副对联,上下联均5个字,其中“新年”对“佳节”,“余庆”对“长春”,十分工整。“纳”
是“享受”之意;“余庆”指“先代的遗泽”。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全联饱蓄着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愿望。巧妙的是,对联首尾嵌入了“新春”二字,中间又夹着“佳节”二字,合起来“新春佳节”,别具匠心。
  到北宋时,春联一词尚未面世,仍称“桃符”,有王安石的《元日》诗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可佐证。
  到南宋时,春联始称“春贴”、“春牌”,逢岁日(正旦)贴的春联开始写于纸上,并逐渐形成贴春联习俗。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岁晚节物》记载:“都下自十月以来,朝天门内外竞售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狻猊、虎头及金彩缕花、春贴、幡胜之类,为市甚盛。”其中的“春贴”即现今春联。吴自牧《梦梁录·除夜》亦记载:“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其中的“春牌”便是春联。
  “春联”一词正式现身于明朝。据明代赡《簪云楼杂话》中记,“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以为笑乐。’”而明太祖朱元璋不仅喜欢赏联,还亲自写联赠予大臣。
  到了清朝,春联的发展达到了高潮期,春联已不再限于过年时才题写张贴。
然而,不论春联的表现形式怎样嬗变,其所袭承着的中国骈文特点和格律诗韵是不变的。红彤彤的春联,内涵深邃隽永、充满诗情画意,于千家万户的门面上耀眼绽放,我们尽可在每副春联中读到华夏古老的传统和悠久的文明。
   
春节的一系列活动中,年集绝对要占有一席之地。在没有大型商超和农贸市场的年代,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想置办年货,必须去集上。年集,也就成了我们共同的民族记忆!
孙方友
  年集,是一年中最热闹的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