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 lǜ   chánɡ zhēnɡ
七 律 ·   长 征
难,
Wàn  shuǐ qiān shān zhǐ děnɡ xián
闲。
wǔ  lǐnɡ wēi  yí  ténɡ  xì  lànɡ
    浪,
wū ménɡ  pánɡ  bó zǒu  ní   wán
丸。
jīn shā   shuǐ pāi  yún  yá nuǎn
  水 长征 七律 暖,
dà   dù qiáo  hénɡ tiě suǒ  hán
  桥 寒。
ɡènɡ xǐ   mín  shān  qiān lǐ xuě
  岷 雪,
sān  jūn  ɡuò hòu  jìn  kāi  yán
  过    颜。
七律长征原文注释及赏析
【创作背景】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
注释
  七律一般指七言律诗。 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律,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难:艰难险阻。
  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
  五岭逶迤腾细浪:大庾、骑田、萌渚、都庞、越城等五岭,绵延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之间。 的五岭山道,越过敌人封锁线,向西进军。“ 细浪”是说险峻的五岭绵延起伏,在红军眼中不过像翻腾着的小浪花。(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庚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河里翻滚起来的小浪花。)
  暖:温暖。
  寒:心里害怕,有一丝寒意。
  乌蒙磅礴走泥丸:乌蒙山绵延在贵州、云南两省之间,气势雄伟(“磅礴”),在红军看来也只像滚动着的泥丸。(磅礴:气势雄伟,山很险峻,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乌蒙:山名。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的河流。
  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大渡:指大渡河。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三军:这里指的是红一方面军,“三”在此处是虚指,泛指红一方面军的多个军团。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露出笑面。
【翻译】
1、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2、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3、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4、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鉴赏
  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亦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长征如此伟大复杂的题目,以一首短短的七律浓缩了它的景观,其中包括了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诗人就长征的题材写过《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这些诗都是写一景一地,并以此来表达心情,着重在于侧写。而这首《长征》,从题目就可看出,是写整个长征的经过与感受,诗人从正面挺身而出,运酣畅之笔朝四面八方抒写,景致转换向前,一首八行七律担当了二万五千里,担当了一个庞大的包罗万象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