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内外小学教育的不同点
苏州市崇道小学    汤巧玲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以及全球经济的一体 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都走岀国门,到国外工作、生活、旅游和学习, 当然也包括小学生。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通过与出国的亲戚朋友们的 交流、通过互联网,我特别对了解到的关于小学教育方而的信息感兴 趣。我认为,国内外小学教育的不同点很多,归纳起来,叙述如下。
1.作为指导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小学生守则》侧重点不同。
不管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小学生守则》,总是代表了学校的指 导理念、纪律观和规章制度。通过对比,可以看到国内外的文化差异 及其从小对孩子们产生的影响。就拿美国的《小学生守则》来说吧。 美国的守则很具体,每一条孩子们都可以遵照着执行。看起来琐碎, 却是维护学校纪律的最基本要求。孩子们就在执行这些细致规矩时, 不知不觉地学会了遵守纪律。举例来说:1. Get to class on time or a little earlier.(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2. Raise your hand when you want to ask a question.(提问时举手);3. Never cheat on a te
st.(考试不许作弊)。中国的守则比较宏观,有些条款缺乏具体 实施方式,小学年龄的孩子恐怕执行起来不得要领。比如:1、热爱 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 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年纪越小的学生,不能给出太抽 象笼统的规则,那会使他们在实施行动时感到困惑。有人指出两国小 学生守则的要点:“美国小学生守则没有一条是笼统的;中国小学生 守则没有一条是具体的。”
2.本国小学教育资源、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平等性存在差异。
由于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国家对小学教育的理念不同,因此国内 小学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如国外,甚至国内东西部地区也存在不 平衡。在日本,小学不分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设备是全国统一标准 的,即山区的小学的设备和东京都的小学的设备是一样。每个孩子就 近入学,每个年级分两个班,每班2030人左右。每所学校都有一 栋教学楼,一个体育馆,一个运动场,一个游泳池。日本私立小学很 少,收费很高,国家不鼓励发展私立中小学。为了保证智力障碍儿童 的上学,每所小学设有向日葵班,保证他们的教育。在日本全境不分 地区,种族,国籍,性别,必须接受免费小学教育,其中包括教材费, 设施费。不向孩子的家长收取分文。这就很自然保证了中小学就学率 100%o再比如,英国政府到20
寡妇制造者打野
03年己经做到:在小学平均每11人 拥有一台计算机,在中学平均每7人拥有一台计算机;所有学校联 入因特网,最少20%的学校达到宽带水平。然而在我国,2亿中小 学生中每年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生不足3000万人,国内如青岛、 上海及天津等较发达城市的中小学人机比例也都在10 : 1以上。据 统计,我国平均每121名中小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在贫困山区, 甚至连像样的教室都没有,不要说电教化了。总体来讲,与发达国家 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3.小学生教室的布置、学生学习的氛围不同。
国内国外学生教室的布置、课桌的排放不一样。国内喜欢把课桌 排成几排几列,左右对齐,规规矩矩。然而国外小学生的课桌可以排 成一个圆圈或者一个扇形,甚至还有席地而坐的教室。200311自然现象>税额计算月, 国内某小学的10名小学生和两位老师到澳人利亚友好学校进行互 访,中国小朋友直感叹“澳洲的小朋友太舒服了”。在两个星期的访 问中,他们每个人都住在一位澳洲小朋友家里,同吃同住同上学。大 家惊奇地发现,澳洲的小学课堂上没有整齐划一的课桌椅,上课时都 是席地而坐,非常随便,课堂内容一般由游戏导入,气氛异常融洽。 而国内的小学生往往会被老师要求正规正矩地坐直坐正,两手放在课 桌上,目视黑板,专心听讲。它让人感到一种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 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与束缚。
行车证4.小学生班干部的选拔方式不同。
在中国,我们小时候,从一年级起就有班干部,基本上全是老师 指定的。老实说,班里的几个班干部,确实属于好孩子,功课特別出 ,不能说老师偏心。很明显,老师选班干部的标准,主要还是“听 话”,其次就是学习好。虽然近几年也有的老师发扬民主,让全班学 生自己来选举班干部,但是最终还得班主任老师点头。在美国,我一 个朋友的女儿上小学二年级了。据她描述,班级里从来没有班干部。 第一年上学,老师给全班同学分配任务:有的是把门人,是替大家开 门关门的;有的是领队,走在第一个,引导全班进入教室:等等…. 这些角,还是是每个人轮流做的,绝对平等。目的是教育孩子,每 个人都要为大家服务,每个人都要对别人负责任。
5.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身份、角不同。
多少年来,中国的教师一直是学校班级的事实领导者和管理者。 大到小学生的升留级,小到学生之间的打架闹事不遵守课堂纪律,这 些都需要他们的处置。虽然近几年,国内有识之士呼吁教师与学生之 间是平等的,教师应该“放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管理 班级,但是收效甚微。反之,国外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不是这样了,他 们是相互平等的关系,
相互尊重。日木名古屋市道德小学的小林校长 来中国访问时,在短短的致辞会上,小林校长向师生们鞠了八个躬, 而且每次都是90度的鞠躬。也许,就是这种对学生的尊重使FI晴字木的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放松。
6.84年是什么命父母对待小学生的教育观念存在差异。
在国内,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父母眼中,他们永远是长不 大的孩子。当中国家长把孩子从学校接回家时,问孩子的第一句话通 常是什么呢?有人曾做过调查,将中外父母的问话进行了对比。在中 国,父母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时说的第一句话通常是:1.今天在幼 儿园吃什么了? 2.你今天学什么了? 3.有人欺负你吗? 4.今天老师 布置作业了吗?而外国小学生坐校车回到家时,父母问孩子的第一句 话通常是:1•你今天快乐吗? 2.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吗? 3.你有什么 作品吗? 4.今天和大家玩得高兴吗?不同的问话体现了不同的教育 理念和方法。中国的父母比较关注孩子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而国 外的父母则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情绪情感、兴趣、能力以及孩 子自身成功感的建立和与伙伴交往上。曾经听说过一个小故事:两个 孩子,美国的和中国的,他们在一次游戏中都跌倒了,很重,都哭了。 中国父母赶紧跑过去,把自己的孩子扶起来,问摔疼了没有;美国父 母根
本没有行动,只是告诉自己的孩子坚强,要站起来。前者的关心 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他们应该教给孩子的:不是如何被保护,被 呵护,而是从很多小事上培养孩子不依赖别人的意识,培养接受现实、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西方的父母平时还要告诉孩子等价交换的道 理。没有不劳而获,没有从天而降。虽然大家都同样爱自己的孩子, 但是国外父母与中国父母心肝宝贝似的教育方式有着截然相反的观 念。
7.学生的家庭作业、学习负担情况不同。
外国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一点也不重。每天下午3: 30孩子们就回 到家了,一周顶多两天有家庭作业,十几分钟就可完成。“简直太轻 松了! ”,这是中国小朋友的感叹。澳洲的老师认为充足的玩乐时间 才能发挥孩子的个性潜力。然而在国内,大家常见的是每天小学生都 背着沉重的书包,由家长送进学校。回家后也是不停地做家庭作业。 甚至休息天,他们也要被送去参加这样那样的学习兴趣班。拿家长的 话来说:“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大家都在充电学习,你不参加就 要落后了!将来怎么考取重点中学? !”教育专家也多次呼吁,小学 生要减负!可惜,中国的教育体制、应试教育不改变,减负的愿望也 只能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