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专题答案文论专题答案文论专题答案
《文论专题》作业参考答案
《文论专题》作业1
一、填空题    1、譬喻 联想 2社会作用 教化功能 审美情感 3、继承 革新 4秋夜寄丘员外、余味 滋味 韵味 5、诗辨    6、才 7、水浒传 西湘记 8、立主脑 减头绪 脱窠臼 密针线 9、这段时间被视为王国维学术人生的文学时期 宋元戏曲考 中国小说史略
二、简答题:  1、简要说说庄子是怎样看待言与意的关系的。
的关系,在庄子看来是言不尽意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天道》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也。——《庄子·秋水》 庄子在这两段话中都谈到的关系。庄子认为,认识主体的人在体认和把握深微之时,语言和心意是有很大差别的,心意虽然也不能完全察致玄虚之,但毕竟可以把握到一些细微之处,即其者;而和记录言的,则充其量也只能得其者,因此虽圣贤之文章著作(
也只能是糟粕而已,理应鄙弃之。庄子这一看似偏激荒唐之论,其实蕴涵着非常精辟的合理内核,即人的言论和书籍(当然也包括文学作品)在表达丰富复杂的心意时是并不称职的,只不过是蹩脚的工具罢了。这就是后世文论中著名的言不尽意理论的源头。
2、司空图韵味说的内涵
像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合称四外,共同构成了司空图韵味说的基本内容。
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韵味说。
江岭之南,凡是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有所乏耳。以比喻来说诗,认为作为诗歌的原始材料或咸或酸都有味,而只有诗歌才具有醇美之味;醇美之味来源于咸酸而又有别于咸酸,醇美之味在咸酸之外,比咸酸更高级更美妙。这种醇美之味,又称之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所谓韵外之致,即强调在语言方面做到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就是说诗歌创作要比它的语言本身具有更为生动、深远的东西,艺术性语言呈现一种启示性、隐喻性的态势,给读者留下联想、想象与回味的余地。所谓味外之旨,不仅要求诗歌语句精美,而且要求在语言文
字之外还要有更为耐人回味思考的东西。就是说不要停留在语言锤炼的表面,而是要寄余味于语言之外,刻画出鲜明可感的形象,寄寓着深厚蕴藉的情意,使读者把玩不已,回味不尽。
3、从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简单理解文学发展的社会动因。
  文学不可能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发展,政治的盛衰、社会的治乱等外界生活场必然会影响到作家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这是文学发展的客观动因。
  除了政治,刘勰还认为,时风与社会心理的变化往往也影响文学风格的变化。例如建安文学,由于当时特定的时代特点和社会心理,所以其呈现的面貌很鲜明:
  此外,学术文化思想对文学的发展亦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根据刘勰之所述,大抵可归纳出三点:
1)文学随时代、社会诸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其规律表现为质文代变,即文学内部两种质素――质朴与文华――的相互消长;
2)从上古到宋齐,质文代变的具体表现是,或质胜于文(黄唐虞夏、曹魏后期、东晋),或文胜于质(楚、西汉、西晋、宋齐),或质文相兼(商周、东汉、曹魏前期),总的趋势是由质朴向文华发展;
3)指出楚汉之后,文华胜过质朴,有悖于雅正之道,对此不良倾向必须予以矫正。刘勰的这些看法均以历史史实为依据,大体还是可信的;至于具体描述则稍有粗疏之嫌,甚至带有历史循环论的彩。好在刘勰的思考并未就此停下,在《通变》篇中,他还进一步从文学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原因,并就如何纠正从质及讹,弥近弥澹的不良文风,提出了他自己独到的见解。
综观整个通变论,可以说,刘勰是站在一个惟务折衷、朴素辩证的立场上看问题的,其文学发展观以(继承)为基础而以(革新)为旨归,以,以,初步建立起了一种积极、进步的文学史观。就像刘勰自己所说的,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通变》),这样一种文学史观,不说在当时,即使放在今天,仍能给我们留下诸多的启迪……
三、论述题
1、孔子的兴观怨说的具体内涵;文学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兴、观、、怨是对诗歌(包括乐、舞)社会功能的认识和概括,为孔子所提出。《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所谓,兴于诗,立于礼(《论语·泰伯》)言修身当先
学诗(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注),是讲诗歌在修身方面的教育作用。所谓,观风俗之盛衰(郑玄注),考见得失(朱熹注),是讲诗歌具有一定的认识作用。所谓,即居相切磋(孔安国注)的意思,是讲诗歌具有聚集士人、切磋砥砺、交流思想的作用。所谓,即怨刺上政(孔安国注),是讲诗歌具有批评和怨刺统治者政治措施的作用。
兴、观、、怨说,是孔子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一项重要贡献。虽然对它的具体社会内容,需要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但是,从文学理论的角度看,它总结了我国文学在当时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诗经》所提供的丰富经验,把文学的社会功能概括得相当完整、全面,反映出对文学现象的认识十分深刻。在中国文学发展的早期就能提出这样的理论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文学是通过生动活泼的社会艺术形象感染人、教育人,借以表现人生价值,通过审美价值的实现达到文学的教育目的的。
文学的美悦功能,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是文学最主要的功能。从文学这三种功能的相互关系来看,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首先,文学的认识作用是其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的基础;而教育作用则把对文学作品的认识更加深化;同时,审美作用以艺术自身独特的感染力促进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更好地发挥实际效果。它们的相互作用体现了文学作品中真善美
的统一,并分别对人们的知、意、情发生深刻影响。人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这三种功能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于人的思维意识,对人的精神世界施以全面的影响。因此,也可以从总体上把它看成一种审美教育作用。
总而言之,一部真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其作品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深深地感染着人,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甚至在思想上改造人,进而影响生活、影响社会,推动人类的社会生活不断向前发展、进步。
2、以古典诗词为例,阐释司空图韵味说。
像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合称四外,共同构成了司空图韵味说的基本内容。
像王维的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江流天地外,山有无中(《汉江临汛》)。这些诗句所表现出来的情景是不同的,但其共同的特点是:景物具体、鲜明、生动,仿佛就在眼前,而其意味的悠远绵长则一下子便把人带到了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幻境。
又如韦应物的诗: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秋夜寄丘员外》);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作为韦应物诗歌的代表作,这两首仿佛描绘出了一幅幅清丽、冲淡的水墨山水画,其意含蓄蕴藉,让人浮想联翩、如临其境,回味深远而绵长。这些诗,都是近而不浮,远而不尽而具有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的优秀之作。
《文论专题》作业2
1、叶燮才胆识力说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其中识与严羽的识有何异同?
在叶燮的理论中,才胆识力是创作主体最有个性化的因素,是作家个性心理质素最完整的概括由此年形成的学说堪称学。
所谓,是指诗人主体的艺术才能和才华,具体包括诗人观察、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以及艺术地表现的能力。
所谓,是指诗人敢于突破传统束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创作中表现为自由创作的艺术精神。
所谓,是指诗人辨别事物理、事、情特点的辨别能力,又指对世界事物是非美丑的识别能力,更是鉴别诗歌及其艺术表现特征的能力。
所谓,是指诗人运用形象概括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的功力和笔力,以及独树一帜、立一家之言的气魄。它是诗人创作中不同于他人的独创性的力度。
叶燮认为,四者之中,处于核心和主宰的地位。叶燮认为,才、胆、识、力四者具有一种交相为济的关系,既有依赖于,又能延展深化为惟胆能生才,但知才受于天。而抑知必待扩充于胆邪!则必须要来承载,惟力大而才能坚,故至坚而不可摧叶。历千百代而不朽者以此。昔人有云:掷地须作金石声。六朝人非能知此义者,而言金石,喻其坚也。此可以见文家之力(《原诗》)。因此,没有的作用,是不可能充分展现出来的。总而言之,才、胆、识、力四者不可分割,而且相互联系,相互滋润,共同构成了创作主体的个性心理结构。诗人做诗,只有充分调动这四种心智机能,有效协作,方能写出优秀的诗篇来。
严羽的是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提出的。所谓,就是识别诗的正路、高格、要义,以汉魏晋以及盛唐之诗为师法的典范和臻至的目标。这就需要诗人或者诗歌欣赏者具备一定的艺术鉴别能力,能出诗歌艺术水准的高低,也就成为学诗者的首要条件。入门正立志高的基本条件。
首先,学诗者需要辨别诗家各体。其次,学诗者还需识别诗中第一义。再次,是学诗者
主体修养最重要的因素,关系到其对诗歌的审美欣赏与判断能力。严羽认为,包含了入门须正立志须高,这是学诗者必须具备的真识。在严羽这里,作为审美判断能力的力,其属于诗歌创作主体有别于客体的内在能动性,在内涵上被赋予了独特的诗学规定性。
2、金圣叹的人物性格理论
人物性格理论是金圣叹小说理论中最在创见的精华部分。在评点《水浒传》的过程中,金圣叹首次把性格作为基本概念运用于小说批评,而且还对性格的内涵以及在文学作品中如何塑造人物性格作了细致、精彩的阐述。析而言之,他对《水浒传》人物性格主要有这么几点洞见:
首先,成功塑造人物性格是小说创作的首要任务和取得艺术成就的根本标志。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他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将一部《水浒传》与别一部书相比,其独看不厌或艺高一筹的原因,不在记事、补史或者辅教化,而恰在于塑造出了一百八个人性格”――这是金圣叹评价小说与以前诸人不同的标准。
其次,小说人物还应该是个性化、性格鲜明的。强调个别性、个性化是金圣叹人物性格论的
重点,同时也是他超越前人的又一独到之处。
再次,小说还应注意如何去表现人物性格的问题。在金圣叹看来,要表现人物性格,好的方式不外乎两点:一种是通过揭示人物内在精神特征来表现性格,着重于人物的性情”“气质”“胸襟心地的刻画;另一种是展现人物外部的形态特点,通过描绘人物的形态”“声口装束等来表现性格。在古代小说描写人物内心世界还不发达的文化大背景下,金圣叹尤其重视第二种方式,即由外而内的、自外貌形态及言行描写而点出性情气质的人物性格刻画法。其中,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又是重中之重。
3、理解李渔戏曲理论浅处见才说,谈文学的通俗化问题。
在戏曲创作和演出上,李渔旗帜鲜明地主张通俗化,正所谓能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忌填塞》)。浅处见才,可以说构成了李渔戏曲理论崇尚通俗的思想核心。
第一、题材的通俗性第二、曲文的通俗性 第三、科诨的通俗性 第四、舞台的通俗性
浅处见才的通俗化诉求,使理论家在剧本创作时自始至终地想到填词之设,专为登场,这样的价值取向应该说对搞后世及至当下产生了发人思考的启示意义。
4、中国古典意境理论大体经历了怎样一个发展历程?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具有民族特的范畴之一。《易经·系辞》云: “书不尽言, 不尽意……
圣人立象以尽意。玄学家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 “夫象者, 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 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 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 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 象以言著, 故言者所以明象, 得象而忘言, 象者所以存意, 得意而忘象。《庄子·外物篇》云:“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是儒家和道家关于意象的最初论述,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和佛学思潮对意境范畴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不论是王弼的言不尽意说,还是陆机的缘情说,还是钟嵘的滋味说,还是谢赫的以形写神气韵生动都使意象的侧重点转向了人的主观精神领域。唐代王昌龄第一次将意境物境情境并列提了出来,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将意境这一范畴具体化,认为诗的极致在于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提出了象外之象,这一时期代表性的还有严羽的镜花水月说、范文的情景交融说。发展到明、清时期,其代表说法有李贽的童心说、三袁独抒性灵说、王士祯的神韵说、袁枚的性灵说。清末王国维的境界,则是对意境理论发展的总结和概括。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这就是意境的一个基本发展历程,那么到底意境应该如何理解,如何表述其含义呢?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本人认为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中的说法更具有代表性:意境,就是指抒情型作品中所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
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分析这个定义可以知道:之所以能达到意境这一审美高度,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形象系统、一个是由这一系统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而对这一形象系统的要求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文论专题》作业3
一、填空题
1、文心雕龙 2、媒介上 对象上 方式上 3、三一律 4、量 关系 情状 5、美 艺术 美的艺术
6、物理的或自然的情况所产生的冲突 由自然条件产生的心灵冲突 由心灵性的差异而产生的分裂
7、为思想而生活 8、直觉即表现即艺术 9、多歧义性 表情意性 符号自具意义 10、双子星座
二、简答题
1、亚里士多德的文艺价值观
首先,文艺可以给人以知识。  其次,文艺可以给人以快感。  第三,文艺可以陶冶人的心灵。

2、简单的说布瓦洛的自然指什么?
  在布瓦洛看来,文艺创作除了要接受理性的控制外,还必须遵守的另一诗学原则就是摹仿自然。布瓦洛所说的自然,在理论上源于亚里斯多德和贺拉斯,也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普遍崇尚自然的追求,不过布瓦洛赋予了这一崇高字眼以特殊的含义。
  首先,自然在布瓦洛那里,不是谓客观现实或自然事物,而是指常情常理,也就是现实生活中带有普遍性、规律性、习惯性的东西,亦可称作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理性。布瓦洛认为,文艺创作只有恪守和表现了这种常情常理,才可能打动人心,为人们喜爱。
  其次,自然对于布瓦洛有着自然人性的含义。这又分有两个方面,一是指由年龄不同造成或决定的性格、性情取向。另一方面是由出身所决定的性格特点。
  布瓦洛认为,任何人都会随年龄的改变而改变性格或性情,文艺创作要做到符合常情常理逼真、贴近自然,就应当抓住年龄这个关键因素。
  对于文艺创作的这一自然要求,显然是人物类型化共性化的主张。毫无疑问,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性格或性情一般会随着年龄的改变而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文艺创作要塑造出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不能不注意人物的年龄因素。据此来说,布瓦洛的看法不无道理。
但是,经验同时能够有力地说明,社会的人的性格或性情的变化,起主要作用的,总是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而决不是生理的自然的年龄。以年龄作为人物性格塑造的根本依据,只能造出没有鲜活个性的类型化形象。在布瓦洛,自然自然人性的另一方面含义,是由出身所决定的性格特点。如他说,写英雄就应该写出他们论勇武天下无敌,论道德众美兼赅,而若是写平民,则只能有扭捏难堪的嘴脸。这是一种血统论在理论上的运用,也是其强调理性统一性的一个体现。当然,布瓦洛是明确反对文艺创作以市井、村夫为描写对象的。由此出发,布瓦洛提出了人物塑造的定型化要求。如他说道,写阿迦门农应把他写成骄傲自私;写伊尼阿斯要显出他敬畏神祗;写每个人都要抱着他的本性不离。即使是描写新人物形象你那人物要处处符合他自己,从开始直到终场表现得始终如一。
3、简要说明泰纳关于科学与艺术对真理的不同认识
泰纳明确谈道:人们为了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一共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科学,靠着科学出基本原因和基本规律,用正确的公式和抽象的字句表达出来;第二条路是艺术,人在艺术上表现基本原因与基本规律的时候,不用大众无法了解而只有专家懂得的枯燥的定义,而是用易于感受的方式,不但诉之于理智,而且诉之于最普通的人的感官与感情。艺术就有这一特点,艺术是又高级又通俗的东西,把最高级的内容传达给大众。将这段话换一种简单
的表述就是,艺术是通俗的科学,或科学是专家才能理解的艺术。
三、论述题
1、黑格尔的悲剧冲突理论
关于悲剧冲突,黑格尔以古往今来的悲剧创作为依据,首先对其发生原因做出了归类总结,指出它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是物理的或自然的情况所产生的冲突。他认为,这种冲突由于所涉及的只是外在的自然,以及自然所带来的疾病、罪孽和灾害,这些东西破坏了原来的生活的和谐,结果造成差异和对立,所以单就它们本身来看,是消极的,没有什么意义的。不过艺术创作以之为题材,只是因为自然灾害可以发展出心灵性的分裂,作为它的结果。这是说,真正的悲剧不是将自然原因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对立斗争,作为悲剧冲突的根本原因来描写。第二是由自然条件产生的心灵冲突。提出这一冲突显然是续上而论的,即在悲剧中直接表现或说明了,悲剧冲突的发生是以自然原因为条件或基础的。因而黑格尔认为,这种冲突是积极的,有一定意义的。第三是由心灵性的差异而产生的分裂。对于这种分裂导致的悲剧冲突,在他看来才是真正重要的矛盾。其重要是在于,它起于人所特有的行动。这就是说,真正的悲剧冲突,应是由心灵性的差异而产生的分裂之付诸行动引起的,而不是什么外在自然的因素或力量。再简言之,导致悲剧冲突发生的原因应当在于人而
不在于自然。对此黑格尔亦做出一个总结:总之,一方面须有一种由人的某种现实行动所引起的困难、障碍和破坏;另一方面须有本身旨趣和力量所受到的伤害。只有把这两方面定性结合在一起,才是这最后一种冲突的深刻的根源。这其实就是对真正的、符合悲剧艺术理想的冲突的认识和界定。
2、关于文学的发展,泰纳的哪方面认识或理论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请加以说明。
泰纳的三因素说,在他的美学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西方美学史中探讨艺术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所谓三因素,指的是种族、环境和时代。在泰纳看来.艺术作品是记录人类心理的文献。人类心理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外在条件。因而文艺创作及其发展趋向,是由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力量所决定的。此学说的理论形成是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中。在这篇文章里,泰纳首先提出了艺术的审美内容问题。他认为,艺术在引导人的去认识一个真正的人,把人们带进一个无限的、隐蔽的新世界——心理和情感的世界。但是人的各种心理,都有发生的原因。泰纳列举出三个基本原因,即种族、环境和时代。他把这三者称为三个原始力量,并依据其作用不同,分别称之为内部主源外部压力后天动量。后来,在《艺术哲学》中,他还对三种力量的不同作用进行具体解析。认为种族是植物的种子,全部生命力都在里面,起着孕育生命的作用;环境和时代,犹如自然界的气候,起着自然选择与
淘汰的作用。在艺术本质问题上,泰纳接受了西方传统的摹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同时,他又证明,完全正确的模仿,能产生真,却不能产生美。因此,泰纳提出了特征说。他认为,艺术品的本质在于把一个对象的基本特征,至少是重要特征,表现得越占主导地位越好,越明显越好;艺术家为此特别删节那些遮盖特征的东西,挑出那些表明特征的东西,对于特征变质的部分都加以修正,对于特征消失的部分都加以改造。其中的特征包括四方面内容:其一,事物的某个凸出而显著的属性;其二,事物的某种主要状态;其三,艺术家对对象的主要观念;其四,哲学家所说的事物的本质。
泰纳在描述影响一个民族文学发展的三要素:时代、环境和种族时,着眼的是文化对文学的制约。他说: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众思想和社会风气的压力,给艺术家定下一条发展的道路,不是压制艺术家,就是逼它改弦易辙。但是,当固有的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或者不能表现正在变化中的时代精神时,文学便率先对固有的旧文化进行反叛和扬弃,为新的文化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