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学生礼仪教育的思考
作者:王琼
来源:《甘肃教育》2019年第23期
        【关键词】 中学生;礼仪教育;思考
文明礼仪诗歌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3—0034—01
        一、中学生传统礼仪缺失的原因分析
        1.家庭对传统礼仪教育的重视不足。当前,许多家长往往只重视子女的智力发展,而忽视子女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没有认识到子女文明礼貌行为是今后适应社会的人文基础。有些家长唯成绩论,唯分数论,总认为子女只要学业成绩优秀就行,对基本的文明礼貌用语、基本的文明礼仪行为教育引导不够。因而,在青少年中出现了不少诸如与人为善、孝敬父母、勤劳俭朴、热爱劳动等意识十分淡薄的问题,这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学校对传统礼仪教育的针对性不足。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看到,中学德育工作从内容到形式仍有诸多偏颇之处。如脱离青少年生活实际,口号式的东西多,抽象的大道理多,而基础性的教育则太少,特别是文明礼仪等基础道德教育更少。学校德育应积极教给学生有关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交际能力,引导他们建立起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为自身的健康发展做好思想和能力的储备。
        3.学生对传统礼仪的认知性不足。当前社会,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往往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必要的礼仪修养。根据调查,笔者所在学校现有学生2100多人,有60%的学生认为自己平时的行为很少失礼;而只有约20%的学生认为自己偶尔会失礼。但在实际观察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有些学生不知道鞠躬,不会微笑,不会握手,不尊敬长辈,不和亲朋好友打招呼等;不少学生在社交中,习惯于以自我为主,缺乏一种与人谦讓、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常常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
        4.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渠道不足。中学生可塑性强、又具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在调查中部分学生认为对自身文明礼仪影响最大的是家庭,与此同时,约80%的被受调
查者认为学校应该加强文明礼仪教育。还有学生认为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好方式是生动有趣的课堂传授,开展主题活动,组织比赛和举行文艺活动。然而,在我们现行的课程设置中,这方面内容还远远不够。
        二、加强中学传统礼仪教育的对策
        1.重视家庭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礼仪习惯。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育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家长要责无旁贷地吸收教育新知,提高自身素质,要自觉进行礼仪修养,优化自身的礼仪道德形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深远,孩子对道德的认识最早是从父母那里学习而来的,父母的行为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的言谈举止、日常着装、为人处事、生活习惯等,这些对于青少年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
        2.强化教师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尊师重仪。“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师德,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才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若能处处模范地使用教学语言,对学生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培养他们良好的礼仪修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学
校领导到老师都要践行礼仪标准,从自身做起,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做到为人师表,从而不断影响学生,让他们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修正自己的行为,做到人人讲礼仪,时时讲礼仪。
        3.开设专门礼仪课程,增加学生礼仪知识。很多学生希望自己是个有礼之人,但是他们因为缺乏获得礼仪知识的渠道,很多时候不明白该如何做才是有礼,比如,如何正确地与他人握手,与他人交谈等等这些都需要系统培训才能掌握。学校通过专门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反复练习,并安排他们不断实践。在学校设立礼仪标准,作为学生的日常考核项目,并且定期评选礼仪标兵,时时提倡,时时督促,对不文明现象进行披露,让大家引以为戒。
        4.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礼仪素养。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在学校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从而让学生自觉地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中学生在学校除了课堂时间外,还应该安排课余时间去参加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学校可以举行各种比赛,如舞蹈大赛、演讲比赛等。同时还可以邀请专家来为学生们进行专题讲座,通过讲座让同学们学习相关礼仪知识。学校可以成立各种社团,鼓励同学们参加,在社团活动中学会如何以礼待人,懂得礼仪谦让。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体会到礼仪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收获自信,逐渐形成一种认同感,自觉地学习礼仪,运用礼仪。
        编辑:陈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