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大爱情洒贫困山村——中国航天三江集团精准扶贫孝感市孝昌县小河镇仙人石村纪实
作者:沈 佳 应福根
来源:《时代汽车》 2016年第5期
    文/沈佳 应福根
    孝感市孝昌县小河镇仙人石村是一个怎样神奇的所在?也许通过一个故事可以感受一下:警察抓小偷一路追进村,结果迷了路,只好打电话向村委会求助。但就在这样一个山路回环、难辨东西的所在,以三人驻村工作队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公司(简称三江集团)精准扶贫爱心军团的进驻,让曾经干涸的小河在爱心的灌溉下欢快奔腾,唱响了一首脱贫致富的进军曲!
    “工作队进村了”
    2015年10月27日,对仙人石村90岁的老红军谈际平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天,留守村庄的妇女、小孩、老人在田间地头奔走相告:“精准工作队进村了!”
    对这位参加过抗战也参加过新中国建设的老革命来说,驻村工作队见过不少,这央企工作队是个什么做派,他倒要好好瞧瞧。
    仙人石村地处孝昌县东北部,有15个村民小组18个自然湾,499户农户2202人。由于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生产经营投入不足,加之十年九旱的自然条件,导致全村贫困程度较周边地区尤为严重。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全村以农为本观念根深蒂固,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单纯的种植业收入极为有限,是省、市重点贫困村。而因灾、因病、因残返贫的众进一步加剧了村庄贫困的局面。走进仙人石村那一刻,驻村工作队队长陈新勇心情忐忑而沉重。对这位30出头的年轻人来说,如何改变村子的面貌,是课题、也是挑战。
    较之陈新勇,有过“三万”活动驻村经历的两位老同志邓德明、姚俊汉则要沉着几分。然而比起之前“三万”活动驻村两三个月进行具体项目建设,这次要帮助全村贫困众实现脱贫奔小康,任务显然要艰巨许多。然而,片刻的沉重后,三个人瞬即开始了火热的新生活。
    借助已有的户籍资料,工作队每天步行10余公里,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逐一走访,不到一个月便完成了对130户、399名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并完成评议公示和建档立卡工作,为精准施策、精准帮扶打下坚实基础。
难忘的决定    “集团党委就是你们的后盾”
    “精准扶贫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作为在鄂央企,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你们要发扬航天人敢想敢干、善打硬仗
的优良作风,俯下身、沉下心,大胆干、用心干,带领当地贫困众走出一条脱贫致富之路。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集团党委就是你们的后盾,为你们提供保障。”驻村工作队出发前,三江集团党委书记谭千红为队员们打气。
    随后,三江集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挂帅,党委副书记、分管计划工作领导参与的精准扶贫工作组织机构,并设置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决策部署的落实。同时,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集团年度C类结点计划进行考核。
    其实,三江集团帮扶的不仅仅只是一个仙人石村,他们每年扶持贫困区资金高达200万元左右,其中三峡库区兴山县就是受益者之一,每年可以得到扶持资金60万元。
    “将任务分解到各单位,由各单位党委发动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结对帮扶。”工作队驻村不久,集团总经理郭勇就作出批示,号召党员领导干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举全集团之力参与到扶贫帮困工作中。
    集团十余家单位268名党员领导干部积极响应号召,通过“一对一、多对一”与130名贫困户“结对子”,担当帮扶责任人。随后,一批批三江爱心人士带着慰问物资走进仙人石村,深入帮扶对象家中了解情况,一户一策制定帮扶措施,并签订帮扶承诺书。与此同时,三江集团先后筹措帮扶资金60万元,帮助仙人石村发展产业经济,大力兴办实事。集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崔维兵,工会主席杨尔康,总部相关
部门及所属单位领导共120余人次前往仙人石村调研考察,对扶贫工作进行指导。
    2016年4月,设计使用寿命25年、占地1600余平米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年发电量5万千瓦时,每年可为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规划面积400亩的油茶基地,如今已种植120亩,预计三年后即可为种植户带来可观收入。
    “林业、水利、供电、畜牧、环保,每个部门一一联系协调,办理审批。”近期,工作队又在为土猪养殖基地的事前后奔走。这一次,他们又有了新的盘算。“我们想成立专业养殖合作社,跟广东温氏畜牧公司合作,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吸纳养殖大户参与以带动贫困户共同发展,将产业链接到户,实现互惠互利,协同发展。”
    “我想回家包点田”
    年产量五万度的光伏发电厂修起来了,占地400多平米的文化广场铺开了,占地1080平米的养猪场也正在规划中……除了村头到处可见新建的公厕和垃圾池,伴着陈新勇从白面书生到黝黑小伙儿的变化,2016年3月,尽管不到半年,仙人石村从最初“干净”的微变已经开始显示出“将富”的巨变。这个春天,曾经想逃离这片“穷山恶水”的小伙子夏良伦突然有了留下来的想法。政策宣讲会上,工作队对中央、省市扶贫政策的解读,尤其是对驻村工作队职责和任务的宣讲让他隐隐看到了某种趋势:“留下来,有人帮,会有发展!”
    “陈队长,我想回家包点田。”怀着忐忑的心情,夏良伦来到工作队办公室。“很多村民外出打工土地撂荒,你愿意回来我们非常欢迎。”工作队的热情打消了他的疑虑。原来他想包下村子闲置土地发展规模种植,又苦于无人支持,不知从何下手。“想干事,这是好事!我们给你想办法!”在工作队和村委会的多方协调下,夏良伦买来收割机、耕种机,以每亩200-300元的价格租来60多亩地,踏踏实实、安安心心地留在村里当起了农场主。
    被村子发展希望“黏住”出行脚步的还大有人在。
    退伍小伙孙仁峰带着退伍补偿金,到工作队,想开家车辆维修店。工作队带着一轮调研后,尽管发现自己技术不行没经验,开店计划破产,但小孙仍然决定留下:“村里不是要建土猪养殖基地吗?我就把资金投进来入股。”
    跟着工作队到湖北良君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现场考察后,外出务工小有成就的一组包工头刘从强也掏出了自己的压箱底儿钱:“我想投资在村里养牛。”除了捐钱捐物兴建公共设施,工作队多地调查后因地制宜制定的帮扶规划也极大开阔了村民的思路,壮大了他们干事兴业的勇气和决心:“有工作队出谋划策,我们有底!有国家政策兜底,我们敢闯!”
    在大人们纷纷留下来在村里抡起膀子大干的时候,仙人石村小学的娃娃们,却在工作队的精心组织下,兴高采烈地走出大山,走进三江集团,见证和感受我国民用航天最新发展成就和先进科技成果。4
月24日,首个中国航天日,孩子们来到军民结合产业园,近距离参观了三江集团研制生产地激光设备、重型装备、豪华游艇、特种车辆、排爆机器人科技产品,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颗自强不息的种子。
    “老乡不脱贫,我们不收兵”
    去企业考察、到政府汇报、请专家到现场指导,驻村半年了,对工作队的三个人来说,日程却一天比一天满了。然而不管多忙,入夜时分,或打着电筒、或乘着月光,到贫困老乡家走走看看,却成了大家每天不变的行程。往往工作队刚落座,周围的村民闻讯便赶了过来,一围一屋子人。
    “我想发展养鸡,你们能不能帮忙销售?”“听说咱们这里很适合种银杏?给讲讲呗!”原是书生出身的他们,由于精准掌握扶贫政策、了解产业发展方向,又周边市县多地取经,反倒成了村民眼中的农业专家,纷纷要求把脉指点。“这夜谈会有时比白天的大会还热烈!要想把工作做扎实,还真得走到农户家里去!”没有了主席台、会议桌的隔膜,大家促膝而谈,碰撞出不少思维的火花。
    该村九组“老实巴交”的肖宗胜是村民们公认的贫困户。老两口年余古稀且身体欠佳,儿子几年前因病去世,留下双双的儿媳和16岁的孙子,一家人仅靠吃低保度日。工作队先后十余次来到他家,为他寻致富办法,帮他养起了15只山羊,种上了2亩西瓜,并负责产品包销。
    除了驻村工作队,就连三江集团结对帮扶干部职工,也成了贫困众的知心人。“这已经是半年里第四
次来看望我家了。”看到帮扶人员送来的几袋化肥,刚在地里收割完油菜回到家中的四组贫困户肖念初难掩心中的喜悦。“看我身体不好,他们说叫我种两亩花生,到时候派青年帮忙收了,直接送到厂里包销。”说起说起工作队肖念初感慨万分。25年前因罹患直肠癌大肠改道的他虽捡回一条命,但从此不能干重活,加之妻子残疾、女儿罹患精神病需要常年吃药,日子十分吃紧。红峰公司工艺处党支部自从与肖念初结上“对子”后,将结对帮扶作为支部开展活动的重要内容,多次前往家中慰问并帮助其发展花生种植。“贫困老乡就是我们的亲人,他们不脱贫,我们绝不收兵。”
    爱心慰问、助学帮扶、医疗义诊、培训讲座、衣物捐赠……一次次握手,一批批满载着关怀与温暖的物资的传递,看着村前村后涌动的人潮,谈际平不禁对三江集团暗暗竖起了大拇指,同时也让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贫困众对未来充满了自信。
    三江军团的爱心除了得到众的由衷感恩,还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多次前往现场查看工作进展的镇党委书记用“实、透、清“三个字高度评价了工作队的成效:“工作队作风扎实,迅速开展工作,对政策理解透彻,情况掌握清楚,措施有针对性……”省市政府多次组织的明察暗访中,众有口皆碑的赞誉让各级领导对三江集团有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对于三江集团和工作队来说,来自村民和政府的赞誉只是短暂地带动嘴角一弯,在他们脑中有太多的问号需要拉直。“中央实现全面小康,只有五年。对于我们来说,是只争朝夕。”每天,看看办公室悬挂的精准扶贫作战地图,队员们都感到重重的责任和时不我待的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