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详解
老藤椅
谈到文言文中的句式,是好多同学迷惑的地方,特别是其中的倒装句根本模不着头脑。究其原因就是不懂语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分为四类,即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对于省略句而言无非是省略主语、谓语、介词,在现代汉语中也十分常见。
诸如:你把书拿来了吗?(我)拿来了。省主语
我去过杭州,他也去过(杭州)。省宾语
他走过去把皮包放(在)茶几上了。省介词
还有谁去?我(去)。省谓语。
所以大家可以根据文言文中的上下文具体推断,在这里就不再详说了。下面重点说说判断句,被动句以及倒装句。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
或不是什么。一般句中有谓语动词“是”。文言文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不同,一般没有谓语动词“是”,具体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二、被动句
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句中常用介词“被”引出施事者。福州乌山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皮肤干燥怎么补水最快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里的“举”是“被举荐”的意思。
注意:“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相当于第一人称代词“我”。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见笑”等那为此种用法。
三、倒装句
讲倒装句之前,让我们先认清句子成分。句子主要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属于补充成分。现代汉语句子的结构一般是:定+主+状+谓+定+宾+补。
看下面这个句子:
两只(定语)美丽的(定语)画眉(主语)高兴地(状语)唱(谓语)一首(定语)歌(宾语)。
(两只美丽的)画眉“两只美丽”是“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歌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又如:蔡伦(主语)出生(谓语)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补语)。其中<;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作补语。
1.状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状语放在谓语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起修饰限制谓语动词请(或形容词)作用。
如上文“高兴地唱”,“高兴地”就是状语。又如“花太漂亮了”中,“太”是表程度的副词作状语。当在文言文中,前置的状语往往后置,上述句子则变为“唱高兴地”“花漂亮太”。事实上,状语后置并非这样简单,往往是以一个介词(以,于)加上名词性词组,组成介词结构后置。
1、介词“于”组成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
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果是介词结构后置情况,句子符合这种结构:“谓+宾+介+名(代)”,在这里的“介词结构就可以理解为后置的“状语”了,成了这种情况:谓+宾+[介+名(代)]。而“于”则可翻译成:“在”“比”“从”“向”“和”等。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三年级读书笔记
分析:“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以”可以翻译为“把”“用”等。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2.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比如“美丽的花”中“美丽”就是定语,来修饰中心词“花”,如果用文言文定语后置的句式说出来就是“花(之)美丽者”。文言文中的定语后置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
格式:中心语+数量定语
1.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2.尝遗余核舟一。(魏学洢《核舟记》)
3.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二、楚辞句式定语后置
用“之”字结构倒装,其固定格式是:中心词+之+定语: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孰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三、用“者”字结构将定语后置。这种定语后置,有个特殊标志,总是用助词“者”来煞尾。有时,在中心词与定语之间插上“之”(或“而”,或“有”)字。中心词+之(而、有)+后置定语+者吗,如:①人马冻死者相望。(《李愬雪夜入蔡州》)
②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③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④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种句子定语被中心词切割为两部分,一部分前置,一部分后置。如:⑤信至国……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前往自己的封国(楚国)……召来曾侮辱过自己让自己从他胯下爬过去的那个青年人,叫他担任楚国中尉。
其实在现代汉语中也有这种定语后置的句式,有突出中心词的作用。
四.“所”字结构作定语后置。
如: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注意与“所”字结构作定语前置的区别。如:
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得到的刘表的军队最多不过七八万人。“所得”的
对象是“表众”,作“表众”的定语,前置与前例不同。)
注意:在汉语中主谓短语也可以做主语,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有人就认为“石”与“铿然有声”构成主谓短语,“之”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者”表示提顿的助词。
3.宾语前置
句子的主干是主谓宾,宾语应放在谓语后面。如:他吃饭。。但是在文言中宾语却可以放于谓语动词之前。“他吃饭”就变成了“他饭吃”。宾语前置可分为如下几种:
一、动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四种种情况: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古汉语特有的用法。
1、动词前面有“不”“未”“弗”“无”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在这种否定句里,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译文:“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这是个否定句。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余”,放在动词“欺”的前面。翻译的时候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古之人不欺余也”。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比他漂亮)。”
这是个否定句。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自”,放在动词“信”的前面。翻译时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忌不信自”。iphone4充电
3、以否定性无定代词作主语的否定句。在这类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这是否定句。它的主语是“莫”“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宾语“我”也是代词,现代汉语“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二)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的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前面。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什么了吗?’”
这是疑问句,“何”是疑问代词,它充当动词“操”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大王来操何?”
②沛公安在?(〈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
这是疑问句,“哪里:是疑问代词,它是动词在“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沛公在安?”
(三)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汉语并不多见。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译文:“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
句中的“句读”,“惑”都是要强调的宾语,动词是“知”、“解”。“句读”、“惑”前置到动词前面。“之”是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不知句读,不解惑”。
(四)用“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①君亡之不恤,而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译文:“君王不忧虑自己流亡在外,却担心臣子们,真是仁惠到极点。”
句中“亡”,“臣”分别是“恤”,“忧”的宾语,“是”“之”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该不会要责备你吧?”
句中“尔”作“过”的宾语,借“是”把宾语前置,以示强调,即“过尔”,“过”在这里是“指责,责备”的意思。
像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惟你是问”“唯才是举”“惟”等等,就是这种格式,其中“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
(五)特殊情况:
1、“相”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用在动词谓语之前。如: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你)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她)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
2、“见”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这时“见”字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如:
①府吏见丁宁(我)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③望见恕(我)
除此之外,还有现在常用的“诚请见教”“望见谅”“请勿见笑”,都属此用法。“见”可译为“我”,即“诚挚地请求教导我”“希望原谅我”“请不要讥笑我”。
3、“自”字解释为“自己”时,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如现代汉语的“自制、自杀、紫纹、自救、自信、自焚、自律”等词语,可以说都是古代汉语结构遗留在现代汉语里的合成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忌不自信”中“自信”应理解为“信自”。①举贤以自佐③何不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二、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下放在介词之前:
㈠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如:
竖直上抛运动①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文:“我跟谁在一道呢?”
“谁与”是“与谁”,“与”是介词,“谁”是疑问代词,充当介词“与”的宾语,前置到“与”的前面。
㈡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以”的宾语前置。如:
①余是以记之……(苏轼《石钟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这件事…”“以”是介词,“是”是宾语,“是”提到“以”的前面。
②一言以蔽之③夜以继日
“一言以蔽之”,宾语“一言”,放在“以”的前面,以示强调,意思是“拿一句活就能概括它”。“夜以继日”,宾语“夜”,放在“以”的前面,意思是“拿夜晚来继续白天”。
“一言以蔽之”、“夜以继日”即“以一言蔽之”、“以夜继日”。
像成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坐以待毙”等都属于这种格式。
㈢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