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
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全册共23课时
学校:
姓名:
日期:
第一单元《人的一生》全部教案(共4课时)
1.《细胞》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像谁》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六年级下册《人的一生》单元中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细胞及其构成,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搜集图片、文字资料,借助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的细胞并绘图,再使用太空泥、橡皮泥等制作细胞模型,从而加深
对动植物细胞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引导学生准备全细胞相关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为课堂探究做准备。第二部分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习使用显微镜,亲历观察动植物细胞的过程,并尝试绘制动植物细胞,让学生认识到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第三部分自由活动,制作细胞模型。第四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细胞是怎样生长的。【学生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了解动植物是生命体并学习过细菌、真菌、病毒之后学习本单元的细胞知识,学生知道了身边常见的生命体并对生命形式,对生命体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学生通过通过实践活动能够完成探究任务,辅以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知道细胞的构成,并了解动物细胞和植物植物细胞的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学会使用显微镜,并借助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装片。
2.能在探究活动引导下,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树立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
【重难点】
借助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装片。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橡皮泥等
教师准备:课件、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PPT 1出示]出示课题《细胞》。
2.[PPT 2出示]出示动物细胞、植物细胞、模式图,橡皮泥。
3.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知道这个什么生物吗?
学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回答,这是单细胞生物草履虫。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一自己的体貌特征与家人的异同。
1.[PPT 3出示]出示草履虫的细胞模式图。
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到什么,并补充草履虫相关的知识。
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并补充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
2. [PPT 4出示]出示植物细胞模式图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细胞,并介绍植物细胞相关的知识。
学生回答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补充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3.[PPT 5出示]出示胡克的照片。
指导学生认识胡克,知道胡克自制显微镜并观察到木栓细胞。
[PPT 6出示]出示施莱登、施旺照片。
教师指导学生指导学生认识施莱登、施旺两位科学家,并让学生知道这两位科学家创立细胞学说。
4.[PPT 7出示]小结: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活动二:观察生物体的细胞。
[PPT 8出示]活动二,观察生物体的细胞。
1.[PPT 9出示]出示显微镜的结构图。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认识目镜、物镜、遮光器、反光镜等重要部件。
2.[PPT 10 11 12 13 14出示]出示显微镜使用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PPT 15出示]出示血细胞、肌肉细、叶子的薄壁细胞图片。
[PPT 16出示]出示口腔上皮细胞、鸭跖草的下皮细胞、水蕴草细胞图片。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以上细胞的基本结构,并让学生观察以上细胞的不同。
[PPT 17出示]出示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对比图。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并对比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不同,让学生知道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总结记录,得出结论。
4.[PPT 18出示]教师指导学生总结: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
活动三:制作细胞模型。
1.学生观察动植物细胞的放大图片。
[PPT 19出示]出示学生制作细胞模型情景图。
[PPT 20出示]出示学生制作的细胞模型图片。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的观察结果制作细胞模型,选取不同颜的橡皮泥代表不同的细胞结构。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展开想象,采用身边常见的其他物品来制作细胞模型。
2.学生讨论交流,互相比较,挑选出优秀作品。
三、总结拓展
1.[PPT 21出示]拓展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细胞是怎样生长的。
【板书设计】
细胞
显微镜使用方法
动植物细胞比较
制作细胞模型
《我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从哪里来》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六年级下册《人的一生》单元中的第二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细胞及其构成,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后,学习人类的繁衍是怎样的过程,是科学课堂中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搜集图片、文字资料,了解自己从哪里来的,并开展研讨活动,梳理还需要补充的知识有哪些,再通过体验活动真切感受到妈妈在怀孕时身体负担,从而对学生形成正向积极引导,从而加深对生命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引导学生准备相关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为课堂探究做准
备。第二部分探究活动,让学生充分交流通过文字、视频资料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再讨论自己还想知道的关于自己出生的知识,第三部分自由活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到妈妈怀孕时的辛苦。第四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整理资料,设计制作一份《生命手册》。
【学生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了解细胞是生命体基本构成单位之后,学习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学生知道了细胞的基本特征并知道生命的演化,因此对本节课中出现的生殖细胞能够比较容易理解。学生对于母亲孕期的身体负担了解比较少,通过体验活动亲身体会,让学生常怀常怀感恩心,辅以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2.知道胎儿是怎样出生的,并体验妈妈怀胎的辛苦。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了解胎儿的发育过程,知道人类的生育过程。
2.能在探究活动引导下,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