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闲暇生活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注重中小学生闲暇教育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作日的缩短,自由时间的增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据统计,近一百年来,闲暇时间的总量增加了2到3倍。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实行的工时制度改革,使公民闲暇时间占有量大大增加,这对我国中小学教育影响是长远的。从1995年5月1日实行每周两天休息日制度起,我国学生每年在校学习时间减少至190天,在闲暇时间的占有量方面已经进入世界先实行列。加上节假日的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相对减轻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诸如素质教育的展开、创新教育的倡导、研究性学习的开发、新基础课程方案的实施等),中小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   
    大量的闲暇时间,为学生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因种种原因,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在闲暇时间利用方面存有着诸多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3类:一是剥夺的闲暇。教育工作
者以学习的竞争为理由,无视学生的闲暇需要,恣意剥夺学生闲暇的自由,闲暇时间并未成为学生“可供自己安排的时间”。二是消极的闲暇。中小学生的闲暇生活结构中,消极接受多,创造性发挥少,闲暇生活自流性和盲目性大,不会安排闲暇,认为闲暇就是休息。甚至有少数中小学生在闲暇时间里参与赌博和喝酒等格调庸俗、低下的消极活动。三是成人化的闲暇。成人有时不顾中小学生特殊的需要和闲暇的特点,迫使学生从事与自己一样的活动。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剥夺学生的闲暇是对学生权力的一种剥夺,是无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之存有,这必然造成他们精神发展的不健全,他们的创造性、想象力和责任感及主动性都将受到妨碍。消极的闲暇是妨碍学生身心健康的,它会导致学生形成道德上的冷漠和被动等特征,成为道德生活中的“旁观者”,甚至道德水平下降。成人化的闲暇体现了成人文化对儿童文化的压制和排斥;成人式的闲暇会造成儿童发展过度成人化的倾向。   
    造成以上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我国生产力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的水平,传统的习惯势力和观点束缚着人们的思维,成年人按照本能和习惯来安排学生的闲暇等等。但其核心问题是我国的教育界和各部门都没有给予闲暇教育以充足的重视和研究,在中小学闲暇教育理论上准备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1、对中小学生闲暇教育研究不够。我国对闲暇教育少量的理论研究一般局限于终身教育、成人教育的视野,对中小学生的闲暇活动和闲暇时间的教育研究则涉及不多。 
2、理论探讨有待增强。绝大部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宣传重视中小学闲暇教育及其研究的重要性,但对诸如中小学闲暇教育的价值趋向、中小学生闲暇教育的实施策略和闲暇教育模式的理论建构等,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3、研究缺乏系统性。现有研究只局限于闲暇教育的某个或某几个领域,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关于闲暇或闲暇教育的概念研究占了很大的比例,当然概念也尚未达到理解上的统一,研究还应进一步深入。 
4、操作性研究少。中小学生闲暇教育操作性的研究成果很少,而闲暇教育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学会科学利用能够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但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效地学会相关的闲暇知识和培养学生科学的闲暇观点,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现实问题。 
    二、中小学生闲暇教育的理论分析   
    1.中小学生闲暇教育概念的界定   
寒假生活作文(1)闲暇   
    关于闲暇能够从两个角度实行界定:1)闲暇作为时间,是指一种由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过程。2)闲暇作为一种活动或心态,是指一种完全由个人支配的自由活动或心境。所以,个人在没有必须做的事情而完全由个人自由支配的空闲时间,就是闲暇时间,而人们在闲暇时间中所从事的一切自由的活动,就是闲暇活动。闲暇具有3个特点:自由性、个人性和情感性。   
(2)中小学生闲暇教育   
    中小学生在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之外,完全由学生个人自由支配的空余时间就是中小学生的闲暇时间。中小学生的闲暇教育是指引导中小学生树立准确的闲暇价值观,掌握科学利用闲暇时间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其闲暇生活质量,促动学生个性得以充分自由发展,精神境界得以充实提升的一种教育活动。   
    2.中小学生闲暇教育的特点   
(1)中小学生闲暇教育与校外教育、课外活动的关系 
    校外教育是指在学校之外,由专门的校外教育机构对学生实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课外活动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课书限制的条件下,利用课余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中展开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中小学生闲暇教育与课外活动、校外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小学课外活动和校外教育是注重学生的闲暇生活的,它们往往能与学生的闲暇活动有机结合。校外教育和课外活动内容上的丰富性、组织方式和方法上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为中小学生的兴趣发展和充实闲暇生活提供了平等的机会。不管是校外教育和课外教育,还是中小学生闲暇教育都重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品质的培养;都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独特性和个性品质的发展;都重视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和道德行为的有机结合。    中小学生闲暇教育与校外教育和课外活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从各自提出的出发点来看,校外教育是针对学校教育提出的,课外活动是针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而闲暇教育主要是针对劳动教育和社会性义务教育而提出的。从各自注重的任务来看,校外教育和课外活动的任务侧重于补充校内教育和课堂教学的不足,中小学生闲暇教育则主要是提升学生在空闲状态下的生活质量。从组织实施的机构来看,校外教育主要是由校外的教育机关和团体组织实施,课外活动主要由学校组织实施,而中小学生闲暇教育却涉及学校内外。   
(2)中小学生闲暇教育与成人闲暇教育   
    闲暇教育是贯穿于人一生的教育,中小学生闲暇教育与成人闲暇教育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连续的实体。搞好中小学闲暇教育是展开成人闲暇教育的基础,成人闲暇教育对于中小学生闲暇教育又具有引导性,二者在终极目标上是基本一致的,是相互影响和互相促动的。   
    中小学生闲暇教育与成人闲暇教育作为人生的两个不同时期的教育也存有着以下差异:一是各自教育对象的特点不同。中小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求知欲强,可塑性大,相对于成人来说,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相关的鉴别水平和自制力;成人则知识结构比较完善,自我意识基本定型,且积累了一定的闲暇经验,形成相对固定的闲暇态度和行为模式等。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中小学生闲暇教育与成人闲暇教育,在达到目标的水准、方法和手段、学习的复杂水准等方面部存有不同。二是两者所提出的着眼点不同。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成人则主要是工作和家庭性事务等(老年人则是如何科学地度过晚年),所以,中小学生闲暇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如何科学地协调闲暇与学习的关系,成人闲暇教育则主要着眼于处理好闲暇与工作等的关系。三是性质不同。中小学生的闲暇教育具有基础性、潜
在性和过渡性;而成人闲暇教育则相对趋向于完善性和定型性。所以在中小学生的闲暇教育中,培养学生对闲暇的兴趣、态度和科学的闲暇意识,养成良好的闲暇习惯,显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