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一、总论
1、感染过程出现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最常见)、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病原携带状态(重要传染源)、潜伏性感染。(即五种表现)
隐性感染---又称为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的感染,其表现约超过显性感染的10倍以上。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毒力---包括毒素和毒力因子。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
外毒素
          内毒素
代表菌
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和弧菌
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作用机制
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而起作用
激活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起作用
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染途径、人易感性(即三个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经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易感者---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他们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中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而又有传染源和传染途径时,则容易发生该传染病的流行。
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即四个特点)
5、再燃与复发
再燃---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
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6、传染病的预防: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包括:鼠疫和。要求城镇发现后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少过6小时。
小结:传染病过程包括三个条件、四个特点、五种表现
二、病毒性肝炎
1、乙肝的抗原抗体系统:
A.HbsAg(表面抗原)和抗HBs:表面抗原是HBV感染后首先出现的抗原,该抗原只有免疫性,无传染性。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在其抗原转阴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其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及疫苗接种后。
B、HBcAg(核心抗原)和抗HBc:核心抗原因存在于Dane颗粒中,在肝脏,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出现较晚于HBcAg,其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强传染性。抗HBcIgM较早出现,其阳性提示急性期或者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抗HBcIgG出现较迟,可保持
多年甚至终身。
C、HBeAg和抗Hbe:HbeAg出现较晚,在病变极期后消失,一般仅见于HbeAg阳性血清,若持续存在预示趋向慢性。抗Hbe出现而HbeAg消失,称为血清转换。抗Hbe阳转后,病毒复制多处于静止期,传染性降低。
2、HBV DNA:存在于Dane颗粒中,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最直接、最灵敏标志。
3、肝炎流行病学特点
甲戊型:传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传播
乙丙丁型:体液或血液传播,如母婴传播、输血、密切接触及性传播等。
4、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各型病毒均可引起。
急性黄疸型肝炎分期
黄疸前期:本期持续5-7天,甲戊型起病急,多伴发热,其他型多起病缓慢。主要症状为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疼痛,肝功能主要为ALT升高。
黄疸期:本期为2-6周,自觉症状好转,尿黄加深,皮肤和巩膜出现黄疸,1-3周达峰,肝脏大而质偏软,脾脏轻微肿大,部分患者有一过性粪变浅、皮肤瘙痒、心动徐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功检查为ALT和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恢复期:本期持续1-2月,症状渐消,黄疸消退、肝脏脾脏回缩,肝功能正常。
总病程2-4月,一般不超过6个月
5、慢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有慢性肝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改变者。可分为轻重中三度。
重度慢性肝炎:有岷县或持续的感言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和(或)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
6、重型肝炎(肝衰竭)临床表现及诊断
1)肝衰竭表现:极度乏力、严重的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
2)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总胆红素≥17.1μmol/L或大于正常值10倍。
3) 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出现胆酶分离,血氨升高
一周小结4)腹水
5)出现肝肾综合征,可见扑翼样震颤及病理反射。
6)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
ADD:胆酶分离即在重型肝炎患者出现的ALT快速下降,胆红素不断升高的现象。
7、窗口期:即病毒感染肝炎病毒后,机体尚未产生免疫抗体的时期,此期抗病毒抗体检查为阴性,易漏诊。
8、肝炎的重要并发症
A肝性脑病:旧称肝性昏迷。指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综合征,其主要表现包括意识障碍,扑翼样震颤、昏睡或昏迷等。
B、急性肾功能不全:又称为肝肾综合征或功能性肾衰竭。在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时发生。
C、腹水:在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时发生。钠潴留是早期产生腹水的主要原因。
9、肝炎的抗病毒:目的是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的病变,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或延缓肝硬化肝衰竭的发生率。只有慢性乙丙肝炎患者才需要抗病毒,并非所有的肝炎都需要。
三、其他病毒感染性疾病
1、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合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即皮肤斑丘疹。
【流行病学】
传染源---人是麻疹病毒唯一宿主,病人是唯一传染源,其中急性患者为最重要传染源。前驱期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
人易感性---90%易感人在接触该患者后发病,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主要在6月至5岁小儿间流行。
【临床表现】
前驱期:此期持续3-4天,主要为上呼吸道炎症症状和眼结合膜炎所致的卡他症状。90%以上患者出现麻疹粘膜斑,是此期的特征性体征。还可在颈胸腹部出现一过性风疹样皮疹,数小时即消退,称麻疹前驱疹。
出疹期:病程的第3-5天开始发热,呼吸道症状明显加重,出现皮疹。皮疹先于耳后发迹等处出现,最后达手掌、足底,皮疹初为淡红斑丘疹,压之褪,后可融合压之不退,随出疹达峰后,全身毒血症状加重,体温可达40℃,即“疹齐热盛”。
恢复期:皮疹达峰后,常于1-2天内迅速好转,体温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皮疹随之按出疹顺序依次消退。
整个病程约10-14天,其中,呼吸道病变最显著。
2、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为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病毒,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
【临床表现】
发热期---主要有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害和肾损害,发热多称稽留热和弛张热。“三痛”即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即面红、眼红、颈胸红;“一肿”,即球结膜水肿。
低血压休克期---血压刚开始下降时四肢尚温暖,后血容量继续下降则出现脸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或不能触及,尿量减少,当大脑供血不足时,出现烦躁、谵妄、神志恍惚的表现。
少尿期---主要表现为“一加重”即高血容量综合征,“二紊乱”即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三中毒”即尿毒症、酸中毒、水中毒
多尿期---根据尿量和氮质血症又分为移行期(尿量由400ml增至2000ml )、多尿早期(尿量每日超过2000ml)、多尿后期(尿量每日超过3000ml)
恢复期---多尿期后,尿量恢复到每日2000ml以下。
ADD:高血容量综合征,即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因水钠潴留引起的血容量增加,表现为心慌、头痛、血压增高、脉压增大,心音亢进,此期易出现肺水肿、充血性心里衰竭和脑水肿等。
【】综合为主,早期抗病毒,中晚期针对病理生理对症,做到“三早一就”,早发现、早期休息、早期和就近。
低血压休克期: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和改善微循环。
补充血容量---宜早期、快速和适量,争取在4小时内稳定血压。应晶胶结合,以平衡盐为主,切忌单纯输入葡萄糖液,重者可输入双渗平衡盐液。由于本期存在血浓缩,不宜输入全血。血容量补充过程中,密切观察血压变化,血压正常后输液仍需维持24h以上。
3、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或日本脑炎,是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典型临床表现】
初期:第1-3天,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极期:病程第4-10天,出现高热、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等症状。(高热、抽搐和是本期的严重症)
恢复期:体温逐渐下降,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日趋好转。
后遗症期:主要有失语、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精神失常及痴呆等。
【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检查:IgM可在病程第2天CSF中检测到,2周时达峰,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补体结合试验为检测IgG抗体,具有较高特异性,发病2周后出现,不能用于早期诊断,可用于回顾性诊断或流行病调查
脑脊液检查:见下表
CSF检查
          乙脑
          流脑
压力
增高
          增高
外观
无透明或微浑浊
    浑浊米汤样或脓样
细胞数
WBC多在(50-500)×10·6/L
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
WBC明显增高至1000×10·6/L
以多核细胞为主
蛋白质
        轻度增高
          升高
糖类
        正常或偏高
        明显减少
氯化物
          正常
        明显减少
【】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早期可试用利巴韦林、干扰素,重点处理危重症
对症为主。
高热处理:以物理降温为主(降温不宜过快、过猛,禁用冰水擦浴,以免引起寒战和虚脱),药物降温为辅(应防止用药过量致大量出汗而引起的循环衰竭),同时降低室温。亚冬眠疗法---适用于持续高热伴反复抽搐者,具有降温、镇静、止痉作用,肌注氯丙嗪和异丙嗪,因有抑制呼吸中枢的作用,故应保持呼吸通畅。
抽搐处理:去除病因及镇静止痉,若因高热引起,则降温为主;若因脑水肿所致,应加强脱水;若因脑实质病变则使用镇静剂,常用,亦可采用亚冬眠疗法,钠可预防抽搐
处理:去除病因对症。氧疗;因脑水肿导致应加强脱水;因呼吸道分泌物阻塞者应定时吸痰、翻身拍背,必要时用化痰药物和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道切开;中枢性时可使用呼吸兴奋剂,首选洛贝林,亦可用尼可刹米;改善微循环,使用血管扩张剂,如东莨菪碱、阿托品、酚妥拉明,可改善脑微循环、减轻脑水肿、接触脑血管痉挛和兴奋呼吸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