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
【技巧点拨】
昆明1日游攻略Ⅰ.熟练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的一般规律,固定句式则要熟练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一、判断句
定义: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在主谓之间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判断词“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
1.“……者,……也。”
这是文言文判断句中最常见的句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和解说。
例: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③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雪豹特战队
④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⑤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也。"
判断句中,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示判断.
例:①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②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④徒慕君之高义也。
⑤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
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者,……。"
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 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例: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喜孩子②粟者,民之所种。
4.“……者也”
例: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③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④莲,花之君子者也.
⑤晏子,齐之习辞者也.
⑥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有名词对名词做出判断。
例: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刘豫州王室之胄。 ③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④秦,虎狼之国。 ⑤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⑦此亡秦之续耳。 ⑧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6。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例: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③以后典籍皆为板本。
④予购三百盆,皆病梅.
⑤梁文即楚将项燕。
⑥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⑦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⑧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⑨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7。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
例: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8。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
例:①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司马光《赤壁之战》)
【注意】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9.用“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③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④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表示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作用.
例:①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②君子役于物,小人役于物。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不拘于时。
⑤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⑥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2。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结构,表被动.
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3.“见””“于”或“见……于……”结构,表被动。
例: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②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⑥暴见于王。
⑦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⑧人皆以见侮为辱。
【注意】
例:①慈父见背.
②冀君实或见恕也。
(分析:“见”字在六朝时期经常用作指代性副词,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称代,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一般译为“我",现代汉语中的“见谅”也是此种用法。“见谅”即“请原谅我”)
4。“为”字句或“为……所……"结构,表被动。
例:①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③恐为操所先.
④父母宗族,皆为戮殁。”
⑤其印为予从 所得。
⑥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⑧不者,皆且为所虏。
⑨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⑩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5。用“被"表示被动,构成“被+动词"的形式。
例:①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捕,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6.无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例:①戍卒叫,函谷举。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③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④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⑤有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三、倒装句
文言文的倒装句是与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现代汉语句子的成分:主谓宾,是主干,定语藏在主宾前,谓语一看着了急,前状后补巧打扮.
正常语序:(定语)主语 +〔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列举示例:(高中﹚学生〔应努力〕学〈好〉﹙语法﹚知识。
可以说,与通常顺序不一样的句子,就属于倒装句。
文言文中常见的倒装句有:主谓倒装(即谓语前置)、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从语法功能上讲,前置的倒装句主要起强调的作用,而后置的倒装句则是古人的语言习惯。翻译这类句子,就要理顺表达顺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1.主谓倒置
概念:也叫谓语前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例:①不仁哉!梁惠王也。(梁惠王,不仁哉!)
②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③称心快意,几家能毂!《与妻书》(几家能毂称心快意!)
师德师风自我评价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作宾语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孰、奚、曷、胡、恶、安、焉”等。
例:①大王来何操?
②沛公安在?
③客何为者?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否定词:有“不、未、莫、无”等。
例:①忌不自信。(不信自)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有之)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欺余)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例: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
②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
③唯命是从(唯从命)
④唯利是图(唯图利)
(4)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例:①何以战?(以何)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与谁)
方位词做宾语,有时也前置:
例: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向东,向南)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面,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其形式有:
(1)定语后置形式之一: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之子孙)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 (可使报秦之人)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知其事之宾客)
关羽刮骨疗伤(2)定语后置形式之二: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①马之千里者 (千里之马)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 (铿然有声之石)
(3)定语后置形式之三: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之庙堂、远之江湖)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③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陆离之长铗、崔嵬之切云)
(4)定语后置形式之四:中心词+数量词
例:①尝遗余核舟一。 【 一(只)核舟】
②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 十二(头)牛】
③我有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一双白璧、一双玉斗】
4。状语后置
(1)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一般即指介词结构后置。文言文中的介词结构大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面,其中尤以由“以"“于”构成的介词结构居多。
例: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于(从)蓝]取之、 [于(比)蓝]青 】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乎(对)己]参省 】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 【 [以(用)孝悌之义]申之 】
④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 [以(把)事]具告 】
(2)有时候,后置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主要是“以”“于”这两个介词)会省去,这种情况仍可视为介词结构后置。
例:①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八下文言文。 【 [于 (在)河北]作战、[于(在)河南]作战 】
②遂与秦王会渑池。 【 [于 (在)渑池]会见 】
③得璧,传之美人。 【 [于(给)]美人 】
④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 [于(给)]秦王 】
四、省略句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要不发生歧义,就可以省去句子的某些成分。这些省去了某些成分
的句子就叫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文言文中成分省略的现象非常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有承前省、呼应下文省、对话省。文言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之”“其”不能做主语,这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