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唐诗三首 《石壕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4.《石壕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石壕吏》是杜甫《三吏》中的一篇,也是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篇,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全篇以老妇的致词为主,兼有动作描写再加上对偶句的运用,使文章愈加生动。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此诗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中心突出,诗风明白晓畅,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学情分析:
    《石壕吏》是《杜甫诗三首》中的第三首,学生们在前面已经学习过他的诗,对杜甫的生平和作品风格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习起来应该有一定基础。但因为诗歌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这与青少年的人生阅历有些距离,再加上这首诗写的比较巧妙,感情表达比较隐晦,理
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把把握诗歌的内容,品味诗歌的语言以及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作为学习的重点,而对作者忠君与爱民之间的矛盾,作为突破点来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2、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3、梳理文章的情节,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理解文章内容,品味诗中的语言,关注当时的社会现状。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味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
    1、把握诗歌的内容,品味诗中的语言。
    2、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忠君与爱民的矛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与策略:导读法、讨论法
    教学预设过程: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朗读诗作,初步了解诗歌的大意,教师收集材料,制作课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设计思路:
    《石壕吏》是杜甫的一首叙事诗,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因时代久远,再加上学生的阅历的限制,我精心设计了导语环节,仿若穿越千年的时空,带领学生走进了那硝烟弥漫的安史之乱时期,引发学生想象。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读促赏的教学方法,以读为主线,以品为中心,整节课以读贯穿教学始终,指名读,听名家朗读,全诗齐读,每节分读,充分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朗读诗歌,解读诗歌,品读诗歌等环节由浅入深的体味了诗歌的内容、主题、人物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把课堂充分留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译读环节由学生自由进行,疑难问题在讲解中得到讨论解决,在整个过程中尽量去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多次设计问题,达到对文本的透彻理解。最后拓展延伸,由安史之乱联系到近代现代的战争,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深刻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呼吁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树立远大的志向,促进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最后以一首旋律优美的《和平颂》歌曲作结,使学生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近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曾经是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经济
繁荣的朝代,那么你们知道唐朝由强盛转向衰弱的转折点是什么吗?对,是安史之乱。由安禄山史思明所发动的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开始,整整持续了八年时间。这八年大唐土地上一直是狼烟四起,战事连绵。这八年,整个大唐江山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特别是公元758年的冬末,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所率领的六十万大军兵败邺城,大唐政权更是危在旦夕,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地人民苦不堪言,杜甫此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一路上他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愁眉苦脸,听到的都是离家出征的悲凄哭声,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根据自己的真实见闻,用记录历史的笔录,用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了著名的巜三吏》《三别》,用诗歌的形式向后人展示了这段充满战火和硝烟,浸满眼泪和辛酸的历史,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其中最著名的一篇《石壕吏》。
    二、走近作者: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作者杜甫,对于这位诗人,大家都非常熟悉,哪位同学能简介一下作者?
    明确: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
的变化的过程,号称“诗史",他本人也被后世尊为“诗圣”,因一度在长安城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又因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人称之为“杜工部”,著有《杜工部集》。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1、指名读这首诗其他同学做评价
    朗读古诗应当注意四个方面: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和重音、读出感情。
    2、听名家朗读,学生注意诗歌节奏感情。
    3、学生自由朗读
    4、前后桌组成四人小组,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老师巡回指导)
    5、学生提出异议后,小组帮助互相解决疑难。
    明确:这首诗主要叙述差役夜晚来抓壮丁,连衰老的妇人也被抓去服役的惨事。
    四、解读诗歌、品读情感
    (一)齐读第一诗节(前四句)
    这一诗节是故事的发生,大家快速思考写了几个人几件事呢,其中哪一句预示着将有一场灾难的降临?
    明确:这一诗节写了四个人,我,差役,老翁和老妇。
    写了四件事,我投诉石壕村,差役夜晚来抓人,老头翻过墙逃走了,老妇人出门来周旋。
    “有吏夜捉人"这一句预示着将有一场灾难降临,这一句是诗的关键句。 改写石壕吏
    诗人用“捉人”而不用征兵,表明差役强抓老百姓补充兵力,不是老百姓自愿当兵,前面又加了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役时常来抓人,吓得人们四处躲藏,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深夜来搞突然袭击。想象一下,三五个差役,此时手拿棍棒大呼小叫,挨家抓人,样子是多么的凶狠残酷,老翁夜间一听到锤门的声音,顾不上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逃走,这些
无不描写出人民睡卧都不得安宁的情景。
    (二)下面来看第二诗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思考这里的一何是什么意思?差役的呼喊是多么的凶狠,妇人的啼哭是多么的凄苦,很明显,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一哭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彩,既写出了差役的凶狠蛮横,咆哮如雷,盛气凌人,也写出了老妇人的悲伤凄苦,从字里行间体现诗人强烈的憎恶差役,深切同情老妇的思想感情。
    (三)齐读第三诗节。
    这一节是老妇人的致词,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从这段哭诉中,你大致了解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呢?
    明确:第一层(前五句)诉说了三个儿子全部应征赴邺城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她家已为战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丧子之痛。
    第二层(中间四句)诉说家中的现状,家中只有一个吃奶的小孙子,儿媳丧夫,本当改嫁,只因舍不得丢下孩子,才仍留家中。无完裙不说,还衣不蔽体,当然也包含着食不果腹,家中状况及凄惨。  ——困窘之苦
    第三层(最后四句)写老妇自请应役。河阳是当时官军退守之地,她知道那里需要人,自愿为战士们做饭,以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个人。——应征之苦
    (四)齐读最后一节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一句中“夜久”一词反应出差役百般威逼,老妇再三哭诉的漫长过程,如字是好像的意思,意思是好像听到有人小声的哭泣,用的很含蓄,这是谁的感觉?对,是诗人,也许是那个老翁为老太婆被抓走而偷偷的哭泣,也许是儿媳在哭泣,也许是作者产生了幻觉,无论怎样,都表明诗人整夜辗转反侧,为这一家人的悲惨遭遇而悲伤,表现了诗人对这一家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讨论(合作探究):
    作者耳闻目睹了石壕吏捉人的全过程,既然他同情这一家人,但为什么没有站出来制止,
却始终做一个旁观者,你如何评价?
    明确: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对于唐王朝这场平叛战争,他是支持的,因为安史之乱,让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诗人希望唐王朝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同情石壕老妇一家人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他关心民生,心系国家的情怀。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束全文,这个“独”字用的特别的好,暗示着老妇人已经被抓走,诗人也带着无尽的感伤,继续他前行的路,含蓄的表达了他对这一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