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感受自然之美,享受生活乐趣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目录:
一、本单元课标要求
二、单元学习目标
三、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四、学情分析
走月亮教案五、单元评价量表
六、单元设计思路
七、大单元学习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课标要求
课标中所关联的本单元的具体要求:
【总目标】
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阅读与鉴赏】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表达与交流】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二、学习目标
【基础性目标】
1.认识28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3个字,会写32个词语。
2.能背诵指定的段落,初步了解课文的描写顺序。
3.能边读边想象画面,摘抄优美的句子。
4.能仿照课文中的相关段落,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发展性目标】
1.能围绕话题发表看法,并能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
2.能把推荐的某个地方介绍清楚,把推荐理由写充分。
3.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4.能和同学交流根据词语想象到的画面。
【拓展性目标】
在课外阅读中,练习边读边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
三、学习内容分析
(一)横向分析   
统编教材以“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双线组元。导读页引用王维的诗句“江流天地外,山有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彩素雅、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围绕“自然之美”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观潮》《走月亮》是精读课文,《现代诗二首》《繁星》是略读课文。
《观潮》写钱塘潮这一“天下奇观”,在潮来潮去中展现了一幅幅壮观的画卷。《走月亮》是当代作家吴然的散文,以清新的语言、欢快的笔调表现“我”和阿妈在月光下散步时的所见所感,展现出一幅幅乡村静谧清幽的夜景图。现代诗《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倦鸟归巢和红霞满天的美景,《花牛歌》描绘了草地里悠然自得的花牛。《繁星》描绘了作者眼中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满天繁星。整个单元的四篇课文,带着我们领略自然之美。
单元口语交际安排了关于环境保护的话题“我们与环境”,延伸了四篇课文的主题。习作也与
单元主题有着联系:推荐一个好地方。所谓的好地方,可能就有着自然之美。纵观整个单元,各部分内容都和人文主题密切相关、互为补充。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提出“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习作要素是“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交流平台”总结了“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不仅要能“看”到样子,还要能“听”到声音,“闻”到味道……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去想象文章中描写的样子、声音和味道。单元课后题也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展开:《观潮》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潮的特点。不仅可以想象文章中描写的样子,还可以想象描写的声音;《走月亮》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还可以想象文中描写的气味,让画面更加丰富;略读课文《现代诗二首》,启发学生借助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略读课文《繁星》,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继续强化单元的语文要素。
不仅如此,词句段运用中富有画面感、时间感的词语,共同在为学生的想象创造时空感,为习作提供素材。日积月累的《鹿柴》是一首非常有画面感的古诗,对于整个单元的学习也是一种文体上的补充。整个单元的每个板块紧扣语文要素,在不同维度建立着联系,相辅相成。
(二)纵向分析
册序
单元
阅读训练要素
一上
第四单元
感受四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上
第一单元
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借助图片,了解课文内容。
二下
第二单元
读句子,想象画面。
三下
第一单元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四上
第一单元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五上
第七单元
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这一要求在各年级的要求分布如下:
册序
单元
表达训练要素
四上
第一单元
推荐一个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
四下
第一单元
写自己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五下
第六单元
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
四、学情分析
(一)阅读训练要素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本套教材从低段开始就在不同单元中对这一要素有所体现,从一年级上册的感受四季到二年级下册的读句子想象画面,针对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循序渐进进行渗透,到了四年级上册,学生在感受和想象画面方面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学习,加上学习方法和习惯已经初步形成,相信会有不错的效果。
(二)表达训练要素
本单元的表达要素是推荐一个好地方,是在三年级观察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课标中“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我想,有了三年级的观察基础,而且四年级学生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者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应该不是困难的事。并且这个时期书面言语水平逐渐超过口头言语水平,抓住这个关键期,重点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继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懂得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表现美。
五、单元评价量表
序号
评价标准
自评
互评
师评
1
认识28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3个字,会写32个词语。
☆☆☆☆☆
☆☆☆☆☆
☆☆☆☆☆
2
初步了解课文的描写顺序。
☆☆☆☆☆
☆☆☆☆☆
☆☆☆☆☆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
4
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
☆☆☆☆☆
☆☆☆☆☆
☆☆☆☆☆
5
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
☆☆☆☆☆
☆☆☆☆☆
6
整行书写时能做到把字的中心写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注意字距均匀,养成提笔就练字的良好习惯。
☆☆☆☆☆
☆☆☆☆☆
☆☆☆☆☆
7
积极参与话题交流,能围绕话题发表看法,增强环保意识。
☆☆☆☆☆
☆☆☆☆☆
☆☆☆☆☆
8
能把推荐的某个地方介绍清楚,把推荐的理由写充分。
☆☆☆☆☆
☆☆☆☆☆
☆☆☆☆☆
9
朗读、背诵古诗《鹿柴》。
☆☆☆☆☆
☆☆☆☆☆
☆☆☆☆☆
六、设计思路
从本单元文本特点、读写实践和目标定位来看,在课程内容上属于发展型学习任务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阅读描绘大自然,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本单元教学设计以“感受自然之美,享受生活乐趣”为主题,整合四个任务八个活动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