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固定句式”,就是某些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理解时不能分开、而需要按照某种固定模式来解释的词语。
2、“以……为……” 此式用怎么念“以”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来表示动词“为”所凭借的和依据的对象等。可译为“用……做……”或“把……当作……”。例如《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有时也可紧缩成“以为”。例如《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3、“有(无)所” 此式中“所”与后边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词组,作动词“有(无)”的宾语。可译为“有(没有)公益图片……的(人、事、物)”。如《鸿门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木兰诗》:“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4、“有(无)以” 此式是动词“有”和介词“以”连用于谓语动词前,对某种事情赖以实现的条件、办法等加以肯定(或否定)。译为“有(没有)什么办法用来……”。例如《中山狼传》:“吾终当有以活汝。”《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是以” 此式用于因果句中表示结果或推断。译为“所以(因此)……”。如《石钟山记》:“余是以记之。”
6、“何所” 此式系“所……,(是)何”的主谓倒装式。译为“所……的(人、东西、事物),是(谁)什么”。如《木兰诗》:“问女何所思”
7、“所以” 此式由于介词“以”,含有“用”、“因”等不同的意义,据此,可译为:①“用来……的工具(方法、方式)”;“凭他(它)来……儿童体质差怎么办的”。例如:《公输》:“吾知所以距子矣。”《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导致……的原因”;“……的缘故”。例如《察今》:“此其所以败也。”
天津海拔8、妈妈给儿子的一封信“然则” 此式表示承上的连接关系。译为“既然这样,那么……”或“那么”。例如《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9、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孰与…… ; ……何如…… ; ……孰若…… ;……何若……
这些习惯说法都是表示比较,用来表示人或事物互相比较的结果。都可译为“跟……比较,
哪个更……”。例如: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②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③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④救赵孰与勿救
“孰与” 此式表示比较和选择。译为“与……比,哪一个……”。《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11、“无乃……乎” 此式表示用委婉的语气对某一情况(事情)加以推测(商榷)。译为“恐怕(只怕)……吧”。例如《崤之战》:“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12、“不亦……乎” 此式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译为“不也是……吗”或“岂不是……吗”。如《卖油翁》:“吾射不亦精乎”
13、“得无……乎(耶)” 此式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或诘问。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如《岳阳楼记》:“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促织》:“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14、“得非……与”“岂非……与”,表反反问,相当于“难道不是……吗”例如:
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与(柳宗元《封建论》)
15、“如(若、奈)……何” 此式表示对某事(人、物)怎样对待或处置。译为“把……怎么样”或“对……怎么办”。如《愚公移山》:“如太行王屋何”《西门豹治邺》:“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15、“何为” 此式多用于询问,有时也用于反问。译为“为什么”。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
16、“何以……为” 此式用于反问。可译为“还用……做什么”、“要……干什么”或者“有什么……呢”。例如《汉书·霍去病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有时“以”可以省略,变成“何……为”形式。译为“要……干什么我知道的歌词”。如《项羽本记》:“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7、“与其……孰若” 此式表示语意的选择。可译为“与其……不如”。如《冯婉贞》:“与其坐而等亡,孰若起而拯之”
18、“之谓也” 此式既可用于句末,又可用于句中。用于句末,表示总结性判断。译为“说的就是……啊”。如果用于句中,省去“也”,变为“之谓”,当是另一种译法。译为“这就叫做……”。如《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两例:“……夫子之谓也。”和“此之谓失其本心。”
其……之谓也:大概说的就是……吧
19、“何有于” 此式中动词“有”,带上了一个前置宾语“何”,又用介词“于”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所组成的介词结构加以修饰。译为“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如《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0、“既……且(又、亦)” 此式表示二者兼有及语意的递进。译为“既……又……”。如《诗经·小雅》:“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四)表示感叹的习惯说法
21、何其……: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例如:
①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
②赐,汝来何其晚也
22、何……之……:可译为“怎么……这么……”或“怎么这么……”,也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例如:
①足下不欲破袁氏也,何言之不实也
②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
23、“焉哉”,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吧”,“焉”不起作用。例如: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一、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中,“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中,“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
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例如: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我们通过熟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0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二、名词(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例如: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①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我们通过熟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0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二、名词(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例如: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①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译文:孟子说:“如今服事国君的人都说:‘我能为国君开拓土地,充实府库。’如今所说的好巨子,正是古代所说的残害百姓的人。国君不向往道德,不立志行仁,却去想法让他富有,这等于是去让夏桀富有。又说:‘我能够替国君邀约盟国,每战一定胜利。’如令所说的好臣于,正是古代所说的残害百姓的人。国君不向往道德,不立志行仁,却去想法让他武力强大,这等于是去帮助夏桀。从当今这样的道路走下去,不改变当今的风俗习气,即便把整个天下给他,也是一天都坐不稳的]
句中的名词有“道、俗、天下”等,出了这几个名词,句子就断开了。
三、察对话,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例如《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
沛公曰孰与君少张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三、察对话,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例如《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
沛公曰孰与君少张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这里总共三句话,能直接用“曰”断开的就有三处,其余的可根据名词标志断开。
四、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例如: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论语•卷八》)
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五、据修辞,定句读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比如:
顶真——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
(1)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鸿门宴》)
(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四、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例如: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论语•卷八》)
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五、据修辞,定句读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比如:
顶真——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
(1)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鸿门宴》)
(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两个例句中都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句读。
对称(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例如:
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战国策•中山策》)
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反复——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 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六、辨句式,定句读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 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
这两个例句中都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句读。
对称(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例如:
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战国策•中山策》)
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反复——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 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六、辨句式,定句读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 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
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句子中的“不……乎”这一句式显而易见地帮我们做好了这一题。
(2)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这个句子中的“其……邪”句式很清楚地为我们解答了问题。
当然,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例如: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这段话可断为十六句。其中借助语末助词“也”和“乎”可断五句;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曰”可断三句;借助疑问语气词“何”可断两句;借助“子”放在句首作主语可断两句;借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句;借助先总后分再总的论述方式,又可断两句。至此可以断完十六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句子中的“不……乎”这一句式显而易见地帮我们做好了这一题。
(2)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这个句子中的“其……邪”句式很清楚地为我们解答了问题。
当然,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例如: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这段话可断为十六句。其中借助语末助词“也”和“乎”可断五句;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曰”可断三句;借助疑问语气词“何”可断两句;借助“子”放在句首作主语可断两句;借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句;借助先总后分再总的论述方式,又可断两句。至此可以断完十六句。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手足\子为子乎\必不为\何故\ 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乎\ 必不为\何故 \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墨子·贵义》)
[译文]:墨子说:"世间所有的事情没有比义更贵重的.现在有人说:'(我)给你帽子和鞋,砍断你的手脚,你肯干吗 '(你)一定不肯干.(这)是什么原因 是(因为)鞋帽不如(你的)手足贵重啊!又说:'给你天下,杀死你,你肯干吗 '你(也)一定不干,(这)是什么原因 (原因)是天下不如你身体贵重啊.为一句话而争斗,以至互相残杀,这是由于义比他们的身体贵重啊!所以说:世间所有的事情,没有比义更重要的了".
[译文]:墨子说:"世间所有的事情没有比义更贵重的.现在有人说:'(我)给你帽子和鞋,砍断你的手脚,你肯干吗 '(你)一定不肯干.(这)是什么原因 是(因为)鞋帽不如(你的)手足贵重啊!又说:'给你天下,杀死你,你肯干吗 '你(也)一定不干,(这)是什么原因 (原因)是天下不如你身体贵重啊.为一句话而争斗,以至互相残杀,这是由于义比他们的身体贵重啊!所以说:世间所有的事情,没有比义更重要的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