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讲义
《孝经》第一讲 开宗明义章第一
【原文】仲尼居, 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注解】孔老夫子休闲的时候,弟子曾参在一旁伺候。孔子说:“古代明君有最高的德能和重要的方法,来治理天下,百姓因此和睦相处,相互都没有怨恨。你知道是什么吗?
【讲解】学习经典重要的是领会精神,切忌咬文嚼字,一定要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这样大家才容易懂,容易做。
曾参(曾子)是孔老夫子的学生,被后人称为宗圣,儒家重要典籍《大学》的作者,在孔老夫子的弟子中以孝著称,所以孔老夫子就选择了曾参来共同演绎《孝经》。关于曾子在《二十四孝》中有一个故事:有一次曾子山上采药,不巧有朋友来家里拜访,曾子的母亲很着急,怎么把这个消息通知曾子呢?
情急之下曾母就咬自己的手指,这时远在山上的曾子就感到自己的手指莫名地一阵剧痛,他第一感觉就是母亲受伤了,急忙赶回家里。可见曾子之孝已经达到了至诚感通的境界,被后世传为佳话。
儒家文化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为五种:父子关系,父子有亲,父慈子孝;兄弟关系,长幼有序,兄友弟恭;朋友关系,朋友有信,相互信任;君臣关系,君臣有义,君义臣忠;夫妇关系,夫妇有别,夫唱妇随。
古人讲话比较简约,所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要懂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五伦没有说到的妹、兄妹、弟关系等同于兄弟关系。另外,孔老夫子与曾子是什么关系呢?师生关系,儒家的五伦怎么就没讲到师生关系呢?别忘了中国有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师生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
父子有亲,师生也是有亲,因为父母给我们生命,老师给我们慧命,只有生命没有慧命的人,跟动物没有区别。所以,孝道与师道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师生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这一点来看,师道跟孝道是一不是二,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
师,老师也是学生一生一世的父母。所以,孔老夫子闲居的时候,曾子也寸步不离,在旁边伺候。
学生不仅仅在课堂上跟老师学习做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跟老师学习做人的学问。为什么今天师生关系会变成知识的买卖关系呢?因为孝道隐没了,学生不亲近老师;师道隐没了,老师不慈爱学生。孝道、师道隐没了,人类也就不到心灵的归属了。
孔老夫子这里说的“先王”指的是古代明君:尧、舜、禹、汤、周公,都是明了宇宙人生大道的得道明君、圣人、觉者,都有着究竟圆满的智慧,这样的人在印度称为“佛陀”,中国成为“圣人”,孔老夫子称他们为“先王”。
我们怎么知道孔老夫子说的“先王”也是圣人呢?孔老夫子在《论语》里给了我们答案:“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孔老夫子一生所讲的都是在重复“先王”们的内容,所以叫“述而不作”。孔老夫子讲述先王们的话都能成为圣人,“先王”们怎么可能不是圣人呢?
“至德”是至高无上的德能。“要道”是重要的方法。要搞懂什么是德,先要搞懂什么是道。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是幸福人生的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用大家熟悉的话来说就是真理。
既然是客观规律,规律只能是发现,不能发明。我们按照道来做人、做事就称为德。德与道是体用关系,道为体,德为用。道与德都是形而上的概念,我们还是不好理解。
借用儒家讲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来理解就会容易一些。仁者爱也,义者宜也,礼者敬也,智不违也,信无欺也。五常是人性的本善,德与五常也是体用关系,德为体,五常为用。德在心为仁,在行为义,在相为礼,在决为智,在交为信。
25岁用什么护肤品好那五常与五伦有关系吗?有,还是体用关系,五常为体讲的是天性,五伦为用讲的是关系。父子有亲源于仁,长幼有序源于礼,朋友有信源于信,君臣有义源于义,夫妇有别源于智。
中国十大最好春联
儒家的五伦、五常不是孔老夫子的发明创造,孔老夫子只是转述和总结了先王们发现的伦常大道。五伦、五常跟阴阳五行、易经八卦还有着密切的关系,《易经·系辞》中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思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三才:天、地、人。三才生宇宙万物。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比较简约,其实还可以把五行加上:三才生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行生宇宙万物。五行与五常有没有关系?有:木主仁,火主礼,土主信,金主义,水主智。
那五常跟释家的五戒有没有关系?也有:不杀生就是仁,不偷盗就是义,不邪淫就是礼,不饮酒就是智,不妄语就是信。这样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易经八卦与儒家、道家、释家文化也就一脉相承了。
“以顺天下”,用来治理天下。关键在一个“顺”字,“顺”就是“和顺”,“和”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在儒家的“戒律”《弟子规》中随处可见:“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凡取予,贵分晓;予宜多,取宜少。”以及孔夫子在《论语》中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历史上郑和七次下西洋,给全世界带去的都是文明与和平。
“顺”集中表现在道家文化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天人合一”的思想,“无为”就是“无违”,不违背自然与人性,完全遵循自然规律和人性本善来齐家、治国、平天下。
家和万事兴,家放大了就是国和万事兴,国放大了就是天下和万事兴。“天下”二字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中华民族的古圣先贤始终倡导大同世界、天下为公的思想,这也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给世界带来和平的重要文化基因。
“民用和睦”,“民”指的是百姓。“用”指遵照。用先王倡导的至德要道就可以让百姓和睦相处。
“上下无怨”指的是社会各个阶层,都没有埋怨、报怨和怨恨。要做到这一点非常的困难,一个国家总有不同的社会阶层,统治阶层的一条政令下来,有人获得利益,也会有人遭受损失。
要让各阶层的人都没有意见,要让每个人都心甘情愿、自觉自愿,政令就必须符合天道、地道与人道。先王们如果不是通达宇宙、人生的圣人,就不可能知道什么是天道、地道、人道,又怎么可能做到呢?
“汝知之乎”“汝”就是你,指曾子,“知”指知道,“之”指先王的“至德要道”,“乎”指语助词吗。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曾参你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么吗?”
下面给大家讲一个二十四孝的故事: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孝经》第二讲
【原文】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红枣银耳枸杞汤
【注解】曾子站起来说:“弟子不够聪明,怎么会知道呢?”孔老夫子说:“孝道,是德行的根本,教育也因之而产生。你坐下来,我跟你讲。”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讲解】“避席”,就是起身,这是弟子对老师的尊重,春秋那个时代不像我们现在坐凳子、坐沙发,都是席地而坐,所以避席只是直起身来长跪而已。我们学到这种礼仪,没有必要生搬硬套,在今天老师和家长问学生或孩子问题,学生或孩子是应该站起来应答,这就是现代礼仪。所以,作为家长现在就必须教会子女并严格要求让他养成习惯,否则长大了踏入社会,别人就会笑他没有家教。
“参不敏”“参”指的就是曾子自己,“不敏”是曾子谦称自己不够聪明。曾子真的不够聪明吗?作为孔老夫子七十二贤之一的得意门生,怎么可能不够聪明?曾子是在给我们示现学生对老师的诚敬。印光老和尚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们看一看曾子写的《大学》就知道曾子的智慧那绝对不是一般的人可比。曾子的谦徳可以说是我们做学生的楷模,曾子之所以被后世誉为“宗圣”,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跟他的谦徳是分不开的。
“何足以知之?”,怎么能够知道呢?曾子真的不知道吗?知道,曾子之所以这样说,一是他的谦徳,正如《弟子规》里说的“尊长前,莫见能。”二是给我们有机会来聆听孔老夫子的开示,如果曾子毫不客气地说:“我知道”,那我们今天还有机会看到这部儒家文化之根的《孝经》吗?
“夫孝”,“夫”是语助词,“孝”,就是孝道。既然是道,就是万物运行的规律,幸福人生的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中国的汉字是智慧的符号,一个“孝”字,至少有四层含义。
第一、“孝”字,上面是“老”字的上半部分,下面是“子”字,就是在告诉我们:老与子是一体的,人性的本善是相同的,老与子是一不是二,今天所谓的代沟,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孝道文明的教化。
第二、“老”在上,“子”在下,是上一辈把人类的文明通过教化传承给下一代。
第三、是告诉我们“上有老、下有小”,老人的事情我们要放在首位,孩子的事情放在其次。
第四、“老”上面还有“老”,叫祖先,“子”下面还有“子”,叫后代。从一个“孝”字,我们就能够看到华夏文明的薪火相传。
今天,年轻一代不再相信古圣先贤的教诲,是中华民族巨大的损失。出现的种种乱相,天灾人祸频繁,正应验了中国的一句老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为什么孝道会是德行
的根本呢?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真正含义是:人如果不把人道做好,天地不容。
在人道中最大、最重要的就是孝道,因为孝道与师道所代表的文明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所以,孝道是德行的根本。 “教之所由生也。”与孝对应的是慈,叫父慈子孝,那为什么孔老夫子不讲《慈经》而要讲《孝经》呢?因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长善救失。慈也是人的天性,从古至今父母爱护子女的天性一直保存得很好,而子女孝顺父母的天性,却因为各种社会不良习气的染污,逐渐迷失了,所以孔老夫子要特别强调孝道文明的教化。
《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德是人性的本善,是仁、义、礼、智、信的根本。但人除了天性之外还有贪、嗔、痴、慢、疑的习性,人的天性是一样的,所以叫“性相近”。习性的染着有深有浅,所以叫“习相远”。如果缺失了孝道文明的教化,天性就会向习性转化,所以叫“性乃迁”。
油豆腐炒青椒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在于把我们的习性转化为天性,我们的天性就是五常、就是德,而孝道正是德的根本。由此可见,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孝道文明的教化和传承,我们只有先学会如何做人,做出来的事才叫人事。所以,孔老夫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