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卷第4期2019年4月
Vol.44Nc.4
Apo2019环境科学与管理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文章编号:1674-6199(2019)04-0019-04
国际三大湾环境保护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经验启示
范丹,王明旭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45)
摘要:为更好探索粤港澳大湾区环境保护道路,系统对比国内外湾区环境保护基W情况,结果表明粤港澳大
湾区在环境质量改善方面成效显著,但形势依然严峻,借鉴国际湾区环境保护经验十分必要。通过纽约、旧金
山和东京三大国际湾区环境保护实施路径的梳理分析,对大湾区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四点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
与启示:重视规划N导作用、构建环境治理协作机制、发展创新驱动的绿产业以及加快环境信息共建共享。
关键词:环境保护;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志码:A
Ennghteaments of Envi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ree Internationyl
Byy Area te Guanndonn一Hong Kong-Mycao Greatcs Byy Area
Fan Dan,Wann Minaxa
(Guanndonn Provincial Acanemy of Envionmental Science,Guanazhon519045,China) Abstract:Is orOes te bettes exalore the envionmental protection worO in Guanndonn-Horn Kona-Macao yreates bay area, the basic connitiobs of eavironmextat protection are compared amona domestic and oveoeas bay aoae.The resuU s P ows that Guanndonn-Horn Kona一Macao yreates bay area has yain
ed excePext achievements in exvionmextal quality improvemext:but its01^x1:situation is still se severe that(6X0te lean from the inteoational expeOexces.Based o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edvionmextat protection pocessee of New YoO,San Francisco and Tobya bay area,there are tbus expeOeace and exlightexmexts with reference sianificance te Guanndonn-Hony Kony-Macao yreates bay area:attach importance te the yuiSina ole vV planniny, constoct the mechanism of exvironmextat yoveoance collanoration,develop the yreen industo dOvex by innovvtion,and speed-iny up the mutual buildiny and sUariny of exvironmextat information•
Key words:exvironmextat protection;bay area;Guanydony-Hony Kony-Macao Greates Bay Area;expeOeace and ex-lightexmext
湾区是依托若干个滨海城市形成的一种城市空间,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和优质的生态环境等显著特征[1],成为全球众多一流城市发展的共同趋势。2017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
收稿日期:2019-01-27
作者简介:范丹(1992-),女,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规划与政策O 粤港澳大湾区提升至国家议程。保护环境的文章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I、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⑵。现阶段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环境保护的地位日益凸显,以绿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优良的生态与人居环境,显得十分必要。
粤港澳大湾区当前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发展模式处在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
型阶段,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与国际一流湾区相比有较大差距,加之粤港澳三地间特殊的行政体制障碍与日益凸显的资源环境压力都成为大湾区向国际一流湾区迈进的重要挑战[]。为此,本研究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环境保护现状,借鉴国际三大湾区环境保护有效经验,探索粤港澳大湾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发展。
1国内外湾区环境保护基础情况
1.1湾区基本情况
1.1.1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由珠三角九市和港澳特别行政区组成,面积达5.59万平方公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空港以及便捷的交通网络,港澳地区服务业高度发达,珠三角九市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体系。
1.d纽约湾区
纽约湾区位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西岸,是以纽约市为中心、31个县联合组成的城市,面积达3.35平方公里,因其发达的金融和制造业、便利的交通、整体水平极高的教育和环境成为全球最有吸的区。
1.1.3旧金山湾区
旧金山湾区位于沙加缅度河下游出海口,包括9个县和百余个大小城镇,陆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是全球最重要的高科技研发中心之一,科技经济占比超过了区域GDP的50%o
1.1.1东京湾区
东京湾区位于日本本州岛中部太平洋海岸,总面积为1.34万平方公里,经济体量约占日本的三分之一,是全球最大的工业产业地带。
1.2国内外湾区环境保护基础对比
粤港澳大湾区在人口、经济总量、单位GDP用水量等社会经济指标方面,已与世界一流湾区水平相当,225年粤港澳大湾区GDP达到5.5亿美元,人均GDP达到2.11万美元,经济总量已超旧金山和东京湾区,人均GDP已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此外,粤 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人均GDP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等指标处在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占比已达65%,单位GDP用水量已超美国平均水平,但单位GDP能耗相对较高,经济产业结构转型空间较大。
生态环境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江河水质总体较好,珠江流域水质处在全国七大水系首位,地表水黑臭水体占比也处国内各大湾区最低水平,但与国际大区全面水体的比,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仍需加强;大气环境质量与国际三大湾区相比有明显差距,但总体稳中向好,深圳、惠州、珠海、中山等城市长期位于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前5位;大湾区城市生态环境良好,经济与环境态势显o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在过去几年取得积极成效,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正加速缩小,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黑臭水体、雾霾等环境问题突出,有必要借鉴国际一流湾区环境保护有效经验,走出具有粤港澳大湾区实际特的绿发展之路(见图5o
图1205年粤港澳大湾区与
国际三大湾区环境保护基础对比
(注:数据来源[一5。纽约湾区与旧金山湾区的单位GDP用水量及单位GDP能耗均为225年美国平均水平;东京湾区的单位GDP用水量及单位GDP能耗均为225年日本平均水平o)
2国际三大湾区环境保护有效经验
2.1国际三大湾区环境保护实施路径
国际三大湾区自上世纪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并取得积极的成效,根据不同时期环境保护措施的差异特征,可分为基础能力建设、环境全面治理和可持续阶段(见1
o
表1国际三大湾区环境保护实施路径阶段表
阶段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1920s-1960s1960s-1990s1055-1973
基础能力建设阶段环境全面治理阶段
持阶为改变区域无序发展状况,湾区提出创新性
的管治思路:(1)建立区域计划协会(PRA),
形成全球第一个湾区规划,并对生活垃圾与
工业固废倾倒造成的水污染问题展开调查;
(2)建造污水处理厂,加强公园及自然资源保
护基础设施建设;(3)纽约市颁布《水供应
法》
1960s-1999s
PRA完成第二次湾区规划,全面实施城市间
合作:(1)开展区域交通圈合作,建立都市交
通圈管理局,制定并实施都市交通圈政策;
(2)推动区域水环境治理,形成纽约-新泽西
港口河口计划(HEP),制定并协助实施水治
理行动方案;(3)展开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行
动,推动城市周边地区国家公园建设
1990s-至今
PRA提出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发展:(5)进
一步加强交通和水环境领域的合作机制;(2)
加强生态环境管理,创建区域增长管理系统,
保护未受污染的自然资源;3)形成以金融业
为核心、第三产业为主导、第二产业共同发展
的可持续性产业体系
为改工业的环境污染与生态
退化,湾区实施环境治理:(1)建立旧金
区保护与、区
管理区以及区域水源
,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问题
研究、规划、协调和建议;(2)从湾区及
联邦州层面制定环境法律法规
1990s-2019s
环境治理重点转向基础设施的全面完
善:(1)建立区域道路、铁路、渡轮等公
共交通交通系统网络,与大都会运输委
员会及相关交通部门合作;(2)推进港
口基础设施升级,优化船舶通道;(3)建
设区域慢行道
2010s-至今
生态保护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1)发
布“湾区应对气候变化计划”,制定区域
海平面上升适应战略,提高海湾和海岸
线系统的环境弹性;(2)发展科技创新
产业,以强大的科研基础为依托,实现产
学研无缝对接
为解决临海工业造成的环境问题,日
本政府把环境管理纳入行政管理范
围:(5)颁布一系列污染治理法律法
规,控制水和大气污染排放;(2)建设
环境基础设施,东京湾区新增污水处
理能力233万吨/日,管网普及率提
高至48%
1973-1993
湾区开展针对性治理:(5)重点治理
生活污水,强调源头控制,实施水质
,强污水处理与管
建设;(2)强化对大气污染企业的惩
罚力度,并加大对大气防治污染的投
资,引导企业投资环保设备
1993-至今
从环境质量改善的治理目标向生态
系统良性循环转变:(5)建设先进的
环境基础设施,推行科学的环境政
,建立循环和持社;(2)
制定产业集规划与引导政策,推动
2.2国际三大湾区环境保护经验总结
国际三大湾区环境保护实施路径存在一定共性。首先是建立顶层设计并进行统一规划,再从基础设施建设、法律体系、公众参与等方面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确保规划充分满足环境保护工作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其次,结合区域产业基础与优势,形成具有地方特点、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从根本性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达到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目标。
3对粤港澳大湾区环境保护的借鉴与启示
3.3重视规划的引导作用
国际三大湾区在修复环境、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规划的引导作用,并定期对规划进行动态跟踪与修订,为基础设施建设、经济一体化融合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纽约湾区自22世纪初开展区域规划变革,分阶段对水污染治理、交通建设、城市空间布局等方面,展开跨州合作机制,平衡区域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粤港澳大湾区涉及一个区域、两种制度和三个行政区,不管是环境问题的治理、生态的保护还是基础设施的衔接,都需要打破行政区划格局对粤港澳大湾区环境协同治理造成的限制和障碍,做到规划先行。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研究,对大湾区自然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规划和布局,约束并整治不合理开发或污染行为,统筹环境协作治理,是提升湾区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
3.2构建完善的环境治理协作机制
湾区内各部分、部门、企业和公众均有自身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建立区域统一规划和统筹负责的机构,是推进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措施。国际三大湾区均建立了符合各自体制情况的区域规划协调与管制机构,不仅有效提高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管理的率,还、方面
利益以求得共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跨体制、跨政府和跨行政边界的特殊区域,在环境保护的问题上更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部门及同方政间的,建立方作,
善区域协调机制才能有效保障湾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持。
借鉴国际三大湾区成立区域协调管制机构的做法,粤港澳大湾区可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委员会。考虑到其体制的特殊性,在此吸取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力、组的做法,建立由中央政府主导、港澳特区政府和广东省政府参与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委员会,负责环境保护领域专项工作在内的湾区规划建设和协调合作。以国家层面设立的湾区发展委员会为核,建立粤大区工作,大区的发展目标、优势互补、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环境环保等制定具有针对性发展规划,协调解决制约大湾区环境协同治理的复杂问题。
3.3强化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绿产业发展战略
湾区的发展需解决有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与长期发展之间的矛盾,因地制宜地挖掘经济增长点,适宜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社会生活的优化,才能推动具有地方特的可持续发展。纽约湾区根据产业基础,形成了以金融服务业为主导、第三产业繁荣发、第业同的业构体o
区基于科技创新优势,形成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产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体系。东京湾区则是在原有工业的基础上,通过产业集,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模式。三大湾区都基于自身的经济基础与发展优势,不断探索发展模式,为湾区的发展提供坚实且持的动o
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呈多中心发展趋势,香港金融和服务业领先,深圳I科技产业优势明显,珠三角城市多以制造业为主,因此大湾区应发挥在科技产业、金融服务业、航运物流业和制造业的核心优势,推进创新发展战略,借助珠三角及内地的广大腹地,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战略信息产业集,打造以创新驱动的大湾区绿产业体系。
3.4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环境信息共建共享
公众参与和环境信息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已成为国际湾区环境管理中的重要特征,让多方角参与到区域环境治理规划与实施当中,不仅是民主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也有助于形成环境治理多元共治结构。
而粤港澳大湾区环境保护协同化的发展正是向多元共治、多方参与的目标迈进的过程,对区域环境信息共建共享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区域水体污染综合防治、大气综合防治、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等领域都需要建立跨界协同联动的环境监管体系与统筹的环境管理体o
粤港澳地区因体制差异,三地环保业务部门间的数据及软件系统通用性不强,数据共享性差。对此,提议建立粤港澳环境资源共享中心,共建共享包括粤港澳区域的水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空间环境的监测、防控及管理信息,以及三地边界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在内的信息。考虑到三地资料收集与组织协调的难点,建议由中央牵头,组建环境信息共享项目力、组,共同推进大湾区环保信息化建设,探索实践粤港澳环境协同治理新模式,共同保障粤港澳三地的环境安全。
4结语
通过对比国内外湾区环境保护情况,系统分析纽约、旧金山和东京三大国际湾区环境保护实施路径,国际,粤大区生态环境保护提
规划作、构建环境治理作、
创新驱动的绿产业以及加快环境信息共建共享等四点建议,对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探索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合作新路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锐.世界湾区经济的建设经验与启示[J]中国国情国力,255(5):31-341
[2]张昱,陈俊坤.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开放度研究一基于四大湾区比较分析[J].城市观察,2217,52(6):5-13;24.
[3]秦天宝,段帷帷.多元共治视角下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究[J]环境保护,2016,44(5):33-39,
[4]广东省统计局,国际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广东统计年鉴2517[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215.
[5]Uniter State)EnvironmentU ProtecOon Agency(EPA): Aiz Quality TrenCt by City,1999-2215[DB/OL].hhpt://www, epa.5oe/一air-quality-data,2217-14-09.
[6]Bny Aren Aiz Quality Managemeni Dihrict(BAAQMD) Bay Aren Aiz Pollution Summary[DB/OL].http://www.baaqmt. gov/2215-14-H
[5]环境省.大气环境状况[DB/OL].htty://www3ne. go.jp/dn/osea/index,htul,22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