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解读
在不长的篇幅中,体现大起大落,激荡回旋的情感波涛,是李白七古歌行的显著特。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玉盘、美酒、珍馐,该是多么丰盛的筵席。但“一日须饮三百杯”的李白,此刻却无心喝酒,他放下了酒杯,撂下了筷子,拔剑四顾,出路在哪里呢?黄河不能渡,太行不能登,世上的路全堵死了,他心头一片茫然。这是第一个起伏。既然眼前无路可去,不妨学学姜子牙,垂钓碧溪,养晦待时,“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赠钱君君少阳》)何况,长期为奴的伊尹,忽然梦见自己乘船以过日月旁边。终于成为一代贤相。这两位古人给了诗人一些安慰和信心,他似乎要振作了。但一面对现实,他又跌下了苦闷的深谷,发出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悲叹。此为第二个起伏。然而李白并未失去自信,他说过“才才犹可倚,不惭世上雄。”(《东武吟》),而且,盛唐的时代精神给他以鼓舞,他相信“天生我才忙必有用”。他终天从苦闷中奋起,唱出了高昂的旋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全诗的高潮。诗中交织着失望、追求、悲愤和豪情,坦露出诗人急遽变化的心路历程。
这首诗无疑受到了鲍照《拟行路难》的影响,那寒士的不平这鸣,那起伏跌宕的情绪变化的确有相似之处。但鲍照生活在门阀士族垄断一切的时代,他在渲泄了满腔悲愤之后,只能“还家自休息”。这当然不能责怪鲍照。李白既有苦闷和彷徨,又有奋发和展望,而且后者战胜了前者,焕发出长风破浪般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