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作业设置现状
1.语文作业题型简单,但是耗费时间与精力较多,而且现行教学参考资料与参考答案应有尽有,有时完成作业只是简单的文字性劳动。如,单纯地将某篇文章抄写一遍,或者将课文注释抄写在作业本上,等等,学生得不到任何经思考后征服题目的成就感。
2.作业的形式性大于实用性,教师布置任务的随意性较大,教学的针对性较弱。做试卷,写作文,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反馈,只有数量的规定,谈不上任何质量的要求。因此,学生做作业流于形式,只需简单完成作业应付检查即可,毫无思维深度训练可言。
3.作业本身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缺乏趣味性。作业的着眼点在于应付考试,考试考什么老师就训练什么,大量的字音、成语、病句等专项训练让学生疲于应付。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往往硬生生地将一篇文质精美的散文“分崩离析”,从一个个答题技巧谈起,毫无阅读美感可言,更难以体现出语文本身具有的人文性,因此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学生付出的精力与收到的成效不成正比。学生不愿耗费时间,很多学生对待语文作业的态度
和习惯很差:如果老师布置的是口头作业,则很多学生不会主动完成;如果是需要动手查资料的作业,没有检查的要求,则学生也不会主动完成。
二、怎样进行作业设置
1.强基固本,注重积累,强化训练。
(1)重视广泛积累词语,积淀巩固升华知识。
词语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最根本的组成元素和单位。因此,在高中阶段指导学生积累词语同样重要。例如,教师教学前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把文章中的生词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来,在学习课文之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掌握生词,把生词表格整理成具有个性、适合自己学习的新词表。在制作新词表的过程中,学生要根据自己掌握理解词语的实际情况,按词语的类型和属性进行“一般词语”“民间俗语”“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词组”等具体分类。在广泛积累词语的过程中养成预习、复习习惯,并在持之以恒的积累中积淀、巩固、升华知识。在高三总复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各项知识进行梳理、巩固和强化,利用三年中积累的“个性化”词语,进行具有全面性、针对性、系统性的复习,效果更加显著。
(2)分类摘抄命题周记,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和进行摘抄,这是一种宏观的作业布置方法。教师忽视了对所摘所记内容的具体要求与指导,导致所摘所记质量不高,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完成任务。因此,教师要在微观上对要求学生完成的摘抄或周记作具体明确的指导和要求,这样学生就有了所摘所记的方向,摘和记的质量更好,积累的效果更佳。
关于如何摘抄,教师可以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领域、阅读范围、阅读程度和阅读兴趣爱好,有重点地选择某个人物或者是关键词,例如“执著”“追求”“理想”“坚韧”“向往”等做专题积累,要求学生扩大阅读和选择的范围,内容和时间涵盖古今中外,最大限度地凸显出其丰富翔实。内容丰富多彩是周记的特点,撰写周记在有效锻炼和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同时,又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畅所欲言。
(3)积累阅读写作技巧,学会多种表现手法。
写作与阅读是相辅相成的。被作为教材或者是被作为阅读材料供人鉴赏和学习的文章是文章中的精品,要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教师必须要求和指导学生多鉴赏和学习古今中外的经典
作品。从广泛的阅读中学习总结各种表现手法,并在撰写周记中加以运用。只有平时多学习、广积累、勤练习,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
2.留有足够用时间让学生讨论、探究、展示。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必然要用去大课堂大部分的时间,我们的原则是一节800字周记40分钟的课,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不应超过30~35分钟,至少要留5~10分钟给学生自主作业。新课改下,教师的角是学生的导师、合作者、建议者、支持者。“生本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的本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探究与展示,要控制自己的讲解时间,对于课中的一些练习可以让学生即时在课堂作业本上完成。同时,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认真备课,可做可不做的练习就不做,精选或精心设计课上应让学生课内完成的练习,同时教师应有课内时间意识,切不可一直上到下课铃响,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预设,预留一定的课内作业时间,还应分清课型,如果是操作类型的课,没有书面作业,则可以对课堂进行一些生成的衍生。
3.语文作业应当具备长久性。
这里的长久性不是说一次性完成的时间长,而是分阶段性完成的时间长。语文作业和其他作业相比有其特殊性,慢工出细活,重在积累。我从高一开始就明确规定:每周必须有一篇摘抄,并加以500字的评论。我将定期筛选出好的作业打印,并在全班进行表扬。久而久之,学生将积累丰富的知识素材,树立独特的审美观念。这种潜移默化的积累无形中为学生增加了文化积淀,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能力也在作业的需求中逐步得到了提高。
另外,长久性强调的是“坚持”,时间长了,习惯成自然,学生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并感受到这是一种主动需要完成的作业。作业的完成变成一种“需要”,这种内在化需求强调个体的主动性。传统意义上的作业是完成过程,是一种被动行为。而现在,作业将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智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生成过程,是消除困惑、解决问题或生成问题,继而构建自己的知能结构的过程。倘若语文作业在时间上具备这种长久性,其反馈效应势必同个体的生命成长相结合,学生的语文作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存在于学生所有重要的生活时空之中,它记录了生活时空中的重要内容,因而是伴随着个体成长而成长的。从这个角度说,这类作业的布置一开始就带有生命意识:一方面提升了课程意义,另一方面展示了人生意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