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 柳永“何处”可以表示“什么时候”吗?
作者:陈淼星
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07年第02期
        “何处”在人们的意识里一般表示“什么地方”的意思,但是,它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也可以表示示“什么时候”的意思。这是因为一个词除了有字面意义外,一旦用于一定的语境。它便被赋予了语境义,语境义长期对该词的作用,新的意义也就产生了。根据语境,我们可以判断一个词在使用时的具体意义。
        “何处”表示空间的情况,可以举出很多例子。那么“何处”表示时间呢?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在这里,“何处”解释为“什么地方”似乎很不恰当,因为诗人不是要追问“秋霜”是从什么地方获得的,而是用夸张的手法和形象的比喻来突显自己的愁绪。把“何处”理解为“什么时候”更能表现这个主题,说明在不知不觉的时间里。自己的头发变得像霜一样白了。“惜别是何处?相逢皆老夫。故人还寂寞。削迹共艰虞,自失论文友。空知卖酒垆。平生飞动意,见尔不能无”(杜甫《赠高式颜》)。告别肯定是发生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的,单看第一句,将“何处”解释为“什么地方”是没问题的,但
联系第二句来看,它不应该是指空间了。而应该指时间。“以前我们是在什么时候分别的呢?(现在)相逢(时)我们都变成老头子了。”不仅说时间过得飞快,而且有一种人生易逝的沧桑感叹,更具诗情。“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韦应物《初发扬子寄书大校书》)里的,“何处”解释为“什么时候”与前面的“今朝”相对应,如果解释为“什么地方”感觉上就很别扭。
        “何处”能否既表时间又表空间呢?答案是肯定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里的“杨柳岸”是地点。“晓风残月”是时间,根据语境来看,“何处”应是既表时间又表空间的。
        “何”在古汉语里可解释为“什么”,“处”可解释为“时,……的时候”的意思,如刘长卿《江州留别薛六八二员外》诗“江南相逢少,东南别处长”、岳飞(宋)《满江红》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水浒传》第二回“正没理会处,只见远远地林子里闪出一道灯光来”、《西游记》第三回“拖出来看处,原来是个九尾狐”。①由此可见,“何处”一个字的意思在使用时会产生一些变化,具体是什么意思,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