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文原文
登幽州台歌
【作者】XXX【朝代】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XXX
【作者】XXX【朝代】唐
XXX如何?XXX未了。
造化XXX,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XXX
【作者】XXX【朝代】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
游山西村
【作者】XXX【朝代】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XXX鼓追随XXX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XXX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己亥杂诗(其五)
【作者】XXX【朝代】清
浩荡离愁白天斜,吟鞭东指即海角。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
登幽州台歌望岳译文
一、作者简介
XXX(661~702),XXX,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XXX。XXX是唐诗革新的先驱。他的诗思想进步而充实,语言刚健而质朴,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现存诗一百多首,其中代表性的是《感遇》和《登幽州台歌》。有《陈伯玉文集》传世。
二、故事背景
《登幽州台歌》:696年,契丹攻陷营州。XXX委派XXX率军征讨,XXX随军出征。XXX为人轻率,少谋略。XXX进言,XXX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遭到波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激昂大方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诗篇。
三、课文翻译
前:过去。
古人:古代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未来,后世。
来者:后代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描述工夫的久远和空间的广阔。
怆然:悲伤的样子。
涕:眼泪。
译文:往前望不到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往后看不到后代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想到广漠六合的无穷无尽,我独自悲伤,热泪纵横!
四、问题归结
1.“独怆然而涕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孤单寂寥、苦闷悲愁的心绪。
2.这首诗歌,句式有何特点?这有什么作用?
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音节比较短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词,每句六字,四个停顿,音节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XXX长叹的情景。全诗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五、课文主题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悲歌。全诗并未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只是抒发了登台感慨,语言苍劲奔放,语调慷慨悲凉,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处境和苦闷悲愁的情怀。
XXX
一、作者简介
XXX(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被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主要作品有“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其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有《杜工部集》传世。
二、故事背景
《望岳》:XXX共写过三首《望岳》诗,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本课这首五言律诗为第一首。XXX开元二十四年(736),XXX曾在齐、XXX,故有此作。
三、课文翻译
注释
XXX:即泰山。泰山又名岱山,是五岳之首,所以又称为岱宗。
夫:无实义,这里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XXX:未尽,没完。
造化:天地,大自然。
钟:集中,聚集。
昏晓:昏,傍晚,这里是晦暗的意义;XXX,天亮。这里是明亮的意义。
决:裂开。
XXX:眼眶。
会当:定要。
XXX:登。
一:全。
览:看。
译文
泰山到底怎么样啊?从齐到XXX可看到泰山苍翠的峰峦绵延不断。大自然把神奇秀美都聚集到泰山,山南山北明暗不同。(山中)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激荡,睁大眼睛,归巢的飞鸟都尽收眼底。(我)定要登上顶峰,看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
四、问题归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