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语言文学艺术研究
2020年第1期总第206期
No.1. 2020Sum 206
中国被誉为诗的国度。唐朝时期的诗人可谓云蒸霞蔚,才人辈出。唐诗则远负盛名,流传千古,为世人所折服。唐诗向英语世界的传播可以激活这一传统文学的自身美感,促进文化交流。这首先得益于翻译家的功劳。许渊冲,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获得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英文著作《唐诗三百首》也是远负盛名,首屈一指。
一、唐诗诗名
1.特点
第一,简洁美。唐诗诗名的鲜明特点就是简明扼要,浓缩精华。以一字、两字、四字居多。一字诗名如白居易《草》、李商隐《蝉》等。两字诗名如杜甫《望岳》、杜牧《赤壁》等。四字如李白《夜宿山寺》、《望天门山》等。
第二,意蕴美。唐诗既有它的意境优美,又有它的意蕴悠长,情景交融。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仙游诗,表面离奇却寄寓着生活的现实。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一首爱情诗。诗名蕴含着绵绵离愁别绪的意境,极富感染力。
第三,形式美。唐诗诗名的形式之美在于语言表达方式之美和诗名与篇章结构关系之美。《梦李白》、《送李瑞》这些诗名直接点题,清晰明了。李白的《蜀道难》,诗名与内容浑然一体,形式完美。
2.功能
第一,传递信息。诗名也称诗眼,能揭示或暗示诗的主要内容,也是整首诗内容的浓缩、概括与提炼。往往透过诗名能获得诗人传递的信息。发人深思,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传递的信息明确、清晰。读者感受到了浓浓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可谓诗中的一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
第二,揭示题材。诗名是诗的“标签”,透过诗名读者能够清晰地捕捉到唐诗的题材。王维的《送别》是送别诗。贺知章的《咏柳》是赞美之诗。孟郊的《游子吟》、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是怀乡离愁,思念亲人、友人的佳作。
二、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为
收稿日期:2019-12-2
作者简介:串玲(1987—),女,满族,吉林长春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英语笔译研究。
翻译的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这个理论来源于普通语言学和结构语言学。功能对等理论着重再现源语言的文化内涵,减少文化差异对读者产生对理解的不透彻。根据功能对等理论,译者的作品首先能够达到忠实原文,并传递确切的文化信息。如不能则改变源语言的形式。则不能通过再创作解决在传递文化内涵时的差异性的问题。功能对等包括:词汇对等,句法对等,语篇对等及风格对等。
三、用功能对等理论解读诗名的英译
1.许渊冲的《唐诗三百首》
许渊冲先生的名字比名片更加响亮,他自称“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他的作品《唐诗三百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诗名的英译尽显其特点和功能。
2.诗名的英译
诗名是诗的“标签”,许渊冲先生对于唐诗诗名的翻译精心雕琢,思量考究。译本不仅再现了原文的内容也传递了文化的内涵,在功能上达到了对等。
第一,词汇对等。词汇对等是功能对等理论的基础要求。词汇的意义在于在语言中的用法。由于诗名的特点之一是简洁,因此如何将简洁的诗名翻译成富有内涵的译本,研读整首诗及诗的背景是必不可少的。
王维的《青溪》译成The Blue Stream,青于蓝绿之间,青草的青是绿,青布的青又是黑,水的青是蓝。将诗名中的青译成blue 非常恰当,达到了词汇上的对等。杜牧的《赤壁》中的赤,还有丹、朱都表示红,因此诗名翻译成The Red Cliff.
第二,文化对等。语言能够传递文化信息,成为文化的载体。“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根植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其中心的”(Juri Lotman &B.A.Uspensky 1978)。这也体现了文化对等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为了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在翻译时准确地译出文化内涵是必不可少的。
五岳在中国的文化中是五大名山的总称。杜甫的《望岳》中的“岳”指的就是五岳之一。究竟是哪座山,诗开头的“岱宗”,在齐鲁大地上看不尽它的景,说明就是泰山。因此许渊冲先生将诗名《望岳》翻译成Gazing on Mount Tai。
用功能对等理论解读许渊冲唐诗诗名的英译
串 玲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辽宁 葫芦岛 125105)
摘 要:唐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一个璀璨明珠。为加深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多年来许多学者和翻译家致力于唐诗的翻译。其中诗名的翻译又是重中之重,它犹如一个“名片”,具有传递信息、构筑画面、创造意境、基垫情感等功能。许渊冲是一位灵活游走于汉英的翻译家。本文选取他的作品《唐诗三百首》,并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分析并解读唐诗诗名的英译。
关键词:功能对等;许渊冲;唐诗诗名
中图分类号:H315.9;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1-0159-02
160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总第206期
No.1. 2020Sum 206
在翻译这首诗名时应用了文化对等减少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农历九月初九被称为“重阳节”,因有登高的习俗,又称为“登高节”。所以许渊冲现在将诗名翻译为Thinking of My Brothers on Mountain Climbing Day,接将九月九日的文化背景翻译得淋漓尽致,达到了文化上的对等。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被译成Meeting and Parting with My Cousin.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分为内弟和外弟,“外”由指非直系,如:外弟、外女。在古氏传统中,以姓为宗。在一个家庭中,夫、妻、子、女只有妻是外姓,因此妻的长辈都带外子,所以有外公、外婆的说法。因此诗中的“外弟”指的是cousin。
第三,语用对等。翻译的语用对等原则更关注于读者本身,译文对读者而言能产生原文对译者而言同样的效果。研究语言使用和翻译之间的密切联系,能够减少语言在脱离背景下的信息理解偏差。翻译还是一种交流方式,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意图。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所寄何许人,有妻子和友人两种说法。但许渊冲从诗词中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贴切。为了更确切地传递语言所包含的信息,固将此诗名翻译成Written on a Rainy Night to My Wife in the North。李白的《春思》如果从词汇角度来翻译可以译成Spring Missing。但是并没有淋漓尽致传递出妇人的思边之苦
及对爱情的坚贞。因此将诗名译成A Faithful Wife Longing for Her Husband in Spring 更能传递语言在使用上的功能。李白的《长相思》被译成Endless Longing,更能体现这种长是无尽的长久。
四、结语
唐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越来越多地被世界所关注。许渊冲先生在访谈中曾谈到:西方对中国文化了解得很不够,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因此诗名翻译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了唐诗的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参考文献:
[1]Nida,E.A. and C.R.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E.J.Bill: Leide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69.12-34.
[2]Lotman,Juri&Uspensky,B.A.(1978):On the Semiotic Mechanism of Culture,New York History,IX(2)pp.211-32.
[3]许渊冲.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2007
[4]曹青.从功能对等角度探讨许渊冲的翻译理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10.
[5]郭梦怡.浅谈功能对等理论下许渊冲唐词的英译[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1).
(责任编辑:林丽华)
法自然”中可以看出,“人为”的价值无需多言,但“人为”对于世间万物的改变和改造需要给予事物自然发展规律以充分的尊重,即尊重客观规律。同时,“人为”的本质即为在这一基础上,利用客观规律,发挥出人的才智,实现对于物品的设计与制作。例如:陶器是中国古代常见的器物之一,其一般用于装盛物品。而从明清时期开始流行的紫砂陶器不仅具有丰富的外观结构,独特的泽与调,其紫砂陶器的原料紫砂可以与其他多种材料混合而成,制作出彩不一的紫砂陶器。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紫砂陶器的造物艺术并未违背自然的发展规律,而是匠人们通过对于原料性质的合理运用和灵活搭配而制作出颜各异的紫砂陶器。
从某种角度来看,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结合是古代哲学家所追求的终极人生境界,而想要达到这种超然的境界,就必须做到脱离俗世,从而近距离地感悟“圣境之美”。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古人强调“以情观物”,其通过对情感的转移来追求“圣境之美”。从造物美学的角度来看,匠人们所制作的器物是富有感情的,其融合了制作者自然的情感和情绪。以苏州园林为例,苏州园林自身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居住价值方面,而通过一些特殊的装潢、设计却能够从常见的住所当中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精神,而苏州园林也成为文人
雅士表达思想、寄托感情的一种表现形式。除了室内的装潢、格局的设计以外,庭院内分布、散落的植
望岳译文物也成为象征文人雅士精神的一种表现,常用的植物种类包括梅、兰、竹、菊等。而器物的制作当中,匠人们往往会通过对外观花纹的设计来实现精神的寄托。
三、结语
综合来看,“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古代造物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一思想的分析、研究和应用是实现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优秀途径。现代设计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其作用价值,实现自身设计思维的进步,为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条件。参考文献:
[1]刘启文.浅析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文化精神[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林美玲.“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影响[C].第十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2018.
[3]冯影.论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中“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研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2).
(责任编辑:林丽华)
上接第158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