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克斯的翻译成就(上)
泛瑞翻译
缘于韦利《西游记》(Monkey, 1942)译本的魅力,尚在二战战场上的霍克斯就被中国文学深深吸引,由此结下了六十多年的不解之缘。其六十余年的汉学研究及译介实践以研究和翻译屈原《离骚》为起点,以元杂剧《柳毅传书》英译为终点,涉足作品体裁多样,成就斐然,特别是其《红楼梦》全译本更是享誉世界。
译事之始——《楚辞》英译
霍克斯就读牛津大学汉学系时,师从前伦敦传教士休斯,学习内容以《尚书》《易经》以及《论语》等中国先秦典籍的翻译和背诵为主,唐代之后的文学作品都未有涉及。然而,“彼时的霍克斯并不满足于《四书五经》的课程教学,选择《离骚》作为研究方向,并以此获得牛津大学汉学学士学位”【1】。
从牛津毕业后来到中国求学,当时北京大学教授《楚辞》的仅有游国恩一人,但“霍克斯对这位老师却不甚满意”【2】。不过,出于自己的兴趣,他并未放弃研究《楚辞》,开始了不停地翻译。再回牛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时,他把研究对象从《离骚》扩展至整部《楚辞》。1955 年,他所提交的博士论文含上下两卷,包括《楚辞》全部诗篇的英译、对《楚辞》各篇创作日期及作者的考证,以及“对诗歌的词汇、押韵、结构特征等使用情况的统计学式研究”【3】。
1959 年,《楚辞:南方之歌——古代中国文学选集》(Ch'u Tz'u: The Songs of the South:
An Ancient Chinese Anthology) 由牛津克拉仑顿出版社出版,是英语世界第一部《楚辞》全译本。该译本由前言、导言、译文主体及专有名词汇编四个部分组成。霍克斯著“前言”介绍其翻译《楚辞》时的基本原则;作“导言”介绍了《楚辞》的基本知识,帮助西方读者理解;以“译文”表现《楚辞》全貌;借“汇编”保障译文质量。
1962 年,波士顿灯塔出版社(Beacon Press)再版平装本,并邀请著名汉学家海陶玮(James Robert Hightower, 1915–2006)为此版本作序。1968年,台湾敦煌书局(Caves Book Coporation)再版。
1985年, 修改后的 《楚辞:南方之歌——古代中国文学选集》 , 更名为 《南方之歌:屈原及中国古代其他诗人诗歌选集》(The Songs of the South : An Ancient Chinese Anthology of Poems by QuYuan and Other Poets),并由企鹅出版社出版发行。
初版时,霍克斯采用脚注形式将文化意象和典故直接放在原文的页脚,在整个译文之后,再加上注释解释诗歌中的语言现象;而在修订版中,霍克斯把原来的脚注和最后的注释统一移至每篇译文之后,以保持译文阅读的整体性,同时尽量减少阻碍读者阅读的可能因素。
霍克斯的《楚辞》译本一经刊发,便受到很多好评,特别是他为读者提供的详细注释,不但能帮助读者理解诗歌本身,更能超越诗歌之外,为读者补充更多的汉语文化知识,“译文语言优美并极具表达力,表达着诗歌的意义,而在最难理解的地方,都有霍克斯的注释帮助读者得以正确理解诗歌的意义”【4】。
独具特——杜甫诗歌英译
霍克斯选择译介杜甫诗歌,既是缘于他对中国文学的热爱,又是因为杜甫诗歌自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亦是由于他对当时杜甫诗歌英译状况不够满意。
1967年,霍克斯的《杜诗初阶》(The Little Primer of Tu Fu)由牛津克拉仑顿出版社首次出版发行,题献给妻子琼,共收录他选译的35首杜甫诗歌。诗集不仅所有译诗均为杜甫诗歌,而且诗集名直接冠以“杜诗”出版,这在当时及以前的译介中均属罕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杜甫诗歌的艺术价值及其在唐诗中的地位,对后期杜甫诗歌在英语诗歌世界的再传播、接受和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霍克斯在译本“前言”中介绍了翻译的目的、难点、读者对象、选诗原则及其呈现方式的策略处理等问题。“译文主体”部分选取了《望岳》《兵车行》《丽人行》等 35 首杜甫诗歌,其创作时间大致为公元 736 年至公元770 年间。霍克斯将其按创作时间先后编排,以揭示杜甫诗歌创作的大致历程和人生轨迹。译文以诗歌创作时间为序排列,仿造中国典籍注本的编排方式安排译诗。
为了英语世界读者便于理解和接受,《杜诗初阶》译本在每首诗歌译文之前都对原诗进行注音,使读者了解其汉语发音,以便能够逐步体会其中的节奏和音韵;对每首诗歌的形式都给出简短的解释;在每首诗的处理上,霍克斯还逐字对译每个汉字以使读者领会其汉语意思和诗形。不仅如此,对于其中富含中国历史文化元素的词汇还给予了详尽的解释,为读者提供足够的解码信息。霍克斯采用散文形式英译杜甫诗歌,为读者提供通顺流畅的译文以理解原诗所表达的思想。通过这样的分层处理,读者便能在历史文化语境中全面理解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充分体现出译本不仅再现原文语言特,更希冀实现译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功能。在“附录”部分,霍克斯既提供了“词汇表”,解释原诗中出现的字词结合及其出现的语境;又给出了“专有名词索引”,简析诗歌中涉及的专有名词。
1988 年,香港中文大学以平装本形式再版此译作,作为《译丛》平装丛书系列之一。
《杜诗初阶》“不是为专家学者而作,却是能让学生和大众感兴趣的书,让他们能更好地理解文本”【5】,诗集自成一家的特点对于研究和传播真正的杜甫诗歌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
注释:
1. 转引自Chan Oi-sum, The Story of the Stone's Journey to the West: a Study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History, 香港理工大学哲学硕士论文,2001:313望岳译文。
2. 同上。
3. David Hawkes (tr.), The Songs of the South : An Ancient Chinese Anthology of Poems by Qu Yuan and Other Poets, Harmondsworth, Middlesex: Penguin Books Ltd., 1985:115.
4. Huehns, Colin, “Six Settings of the Nine Songs by Qu Yuan”, in Rachel May and John Minford (eds.), A Birthday Book for Brother Stone: for David Hawkes, at Eighty,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3:147.
5. Jacques Pimpaneau, “A Walk in Blenheim Park, and Afterwards”, in Rachel May and John Minford (eds.), A Birthday Book for Brother Stone: for David Hawkes, at Eighty,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3:69.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