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字。 
2. 正确朗读课文,读出节奏和韵味,并背诵课文。 
3. 能借助注释、插图、组词法了解课文大意,感悟司马光冷静、机智的品格, 并      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 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插图、组词法了解课文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难点 
感悟司马光冷静、机智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看图猜人”的游戏,猜一猜,这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2.板书课题,学写“司”字。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司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横折钩的折要写直,里面一横,一个上宽下窄的口,左边依次稍微超出横折钩。
司马光姓什么?(姓司?有不同意见吗?)司马是个复姓,司马光姓司马,名光。
3.你知道司马光吗?(你知道的真多,你真会读书!)司马光可是个伟大的人物哦。老师奖励你读这份资料。砸缸这件事情发生在他7岁的时候,大家预习过课文,你觉得它和我们前面学过的文章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文章短、读不通、难懂、有注释。(你很会发现。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师:这篇文章选自《宋史 司马光传》,距现在有900多年了,古人写文章的语言和我们现在可不一样哦,这种简洁、难以读通、难以理解的古时候的文章就叫古文,又叫文言文。                 
二、 初识古文,指导朗读 
师:这是我们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大家有没有信心学好?老师先要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
1.字词:你们会读了吗?
出示字词:庭 登 瓮 迸
弃去 持石 水迸
你发现那些字容易读错?(第一横排后鼻音的字)
2.句子:字词会读了,我把它们放进句子里,你会读吗?
师:别着急,老师这儿有个锦囊来帮助你读好文言文。出示:儿戏于庭 )指名读。
(你们听出她在哪儿停了顿?表扬你!知道了要在人物名称后面停顿。来,大家像他这样读!)出示:儿 / 戏于 庭。指名读,齐读。
瞧,读出了停顿,就读出了节奏!那下面的句子,你们也应该会了,试试看吧。
出示:
一儿 /登瓮 ,足 跌/ 没 / 水中(“没得读音”强调多音字“以义定音”,学会判断)
瞧,第一个锦囊掌握得多好!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这个句子较长,我们请停顿符号来帮忙。)
4.读课文:
师:瞧,掌握停顿,就读出了节奏,读文言文就有味道了。老师还有个锦囊要送给大家仔细听哟:在停顿的地方拉长声调,做到音断气不断,古人在读书特别投入时,还会情不自禁地摇头晃脑呢!(先听老师读一读吧)
   来,你们一边像这样给整篇课文画上停顿符号,一边试着读一读。(生读) 
谁来挑战?(指名读)
看到你读得这么好,老师想跟你们合作读,好吗?我读,你们接。
男女生读。你们读得抑扬顿挫,令人佩服!全班齐读。
老师想提高一下难度,把停顿符号去掉,你们还会读吗?全班齐读。
真棒,你们读出了古文的韵味
三、 指导方法,了解大意 
读好了课文,我们来看一下,课文到底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吧。
大声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小组内交流。(出示要求)
交流、汇报:
1.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说一说?指名说。
2.师:瞧,你们根据插图很容易就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看插图是我们理解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板书:看插图)
2.理解课文内容:
师:我们知道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现在让我们一起瞧瞧这个故事的起因吧?你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预设:庭院(你是怎么知道的)
①看注释:看注释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板书:看注释。
②看插图:古代家里有假山、有绿树、比较宽敞的地方,就叫庭院。板书:看插图
③组词:文言文中大多以单音节为单位,一个字就表达了一个词语的意思。(恭喜你,到了文言文表达的一个秘密哟)同学们可以采用组词法来理解文言文。 ) ( 板书:组词理解) 
师:古人喜欢把一个词说成一个字,(出示):庭院会说成庭,书本会说成书……
瞧,你们真了不起,都会说文言文了!
师:我们刚才说文言文会把一个词说成一个字,那么反过来,我们现在就要把一个字说成一个词,谁在庭院里做什么呢?(依次说字词的意思)组词法是我们理解文言文的重要方法,那你能用这个方法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儿戏于庭)指名说:一孩子在庭院里游戏。
师:大家看,他说的和课文说的哪里不一样?(引导观察后三个字)
我们现在喜欢说谁在哪里干什么,古人偏偏喜欢说谁干什么在哪里。
这样的句子还有呢:依次出示和诵读“儿童放纸鸢于村外”和“黑白二猫斗于屋上。”有了这个发现,你们也会写:
①孩子们在操场上玩
②我们在教室里学习
  你能像这样说吗?
师:哇!你们都能写文言文了!
孩子们在庭院里玩什么呢?你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有的,有的,有的)
大家在一起多热闹啊!(读)大家玩得多开心啊!(再读)
正当大家玩得正高兴时,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读(出示: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发生了什么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
①图(你能通过插图来读懂句子,这也是理解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板书“插图”)
②你知道“瓮”是什么吗?这里有两幅图片,猜猜,哪一个是“瓮”?你怎么知道的?(师:你从文中插图看出来,很会观察;你会借助注释,真会学习!)板书:借助注释,观察插图 
师:这个口大的是缸,口小腹大的就是瓮。
拓展瓮,朗读和积累新“瓮”
用途广泛:水瓮、米瓮、油瓮、酒瓮
成语故事:瓮中捉鳖(你能根据图片猜猜它的意思吗?三个人在瓮中捉鳖,表示轻而易举的事)、请君入瓮(设计好圈套、让敌人上当)
师:我们学语文啊,就是要从一个字想到一个词,从一个词想到一个句子,我们的大脑词汇量就会越来越多,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
这个孩子是怎样掉进瓮里的呢?(失足)跌的偏旁是-足字旁,一失足就会跌下去。
跌到瓮里有危险吗?哪一个字让你感受到危险了?(没)
是啊,孩子都要被淹没了,怎能没危险呢?谁来读?(你紧皱着眉头,看出了危险!)
再读。
这么危险的时候,大家是怎么做的?读(众皆弃去),众指谁?你从哪里知道的?(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众指除司马光和瓮里的孩子)皆是都(课文注释),弃是放弃(组词)。
师:孩子们为什么跑了?他们跑去干什么?
如果你是司马光,你会怎么救这个孩子?
请君入瓮的意思
师:多聪明的司马光!
司马光搬起石头敲击瓮,把瓮给砸破了,哪个字的意思是搬?哪个字的意思是砸?什么破?瓮破了!之就是瓮。你们太棒了!老师要告诉你们:“之”是文言文中的一个重要角,一个事物在一句话里第二次出现的时候就会把它换成“之”,这样读起来更舒服。
表演引读:来,谁当当司马光,一边读一边比比“持石击瓮”的动作。(指名学生表演) 朗读指导:要救人啊,孩子,得快,得使劲啊!
恩,我仿佛看到了光持石击瓮的画面。这个句话写的多精彩啊! (全班一起来当当司马光)引读: 
当其他孩子吓得哇哇大哭时,光—— 
当其他孩子都在大声喊救命时,光—— 
当其他孩子吓得四处乱窜时,光---
 当其他孩子吓得跑去大人时,光--- 
当众皆弃去时,光—— 
最后,水迸(理解迸的意思),儿得活。
师:读到这儿,你们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指名说,预设“机智勇敢,冷静沉着”并板书。) 
小结
师:看来,学习文言文并不难,我们今天先把文言文读好,现在又运用了组词法、看插图和看注释来理解课文,那谁能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一讲?自己试着说,然后同桌互相说。 
指名学生说这个故事。
瞧,说得多流利!
总结: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篇课文节选自《宋史 司马光传》,原文是这样的:看,不仅没有标点,而且是竖行,能挑战读一读吗?
老师希望大家能多读文言文,从中去感受古人的智慧,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孩子。
四、布置作业,推荐阅读 
1.讲一讲:把《司马光》的故事绘声绘地讲给家人听。
 2.推荐读物。
板书设计: 
                    24、司马光      机智勇敢,冷静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