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瓮的意思司马温公祠与“真宰相”司马光
作者:***
来源:《中关村》2019年第07期
        司馬温公祠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的鸣条岗上,这里不仅是司马光的墓地,更是司马氏的祖茔,司马光的父兄子孙也大都葬于此地。站在“忠清粹德碑”之前,我回忆着这块巨碑的历史……
        提起司马光,人们第一时间能想起的多半是他小时候“砸缸”的故事,渐次能想到的就是
《资治通鉴》这部煌煌巨著,再接下来可能想到的就是中学课本中《答司马谏议书》中那个“固执保守”的“反派”形象了。但司马光真的是个“腐朽保守的守旧派”吗?真的是“封建士大夫阶级利益的代言人”吗?真的是个头脑僵硬的“封建卫道士”吗?
        这些疑问单凭史料文献很难让人有直观的认识,究竟该如何更深入地了解司马光呢?在查相关资料时我发现司马光的墓葬就在离家百公里之外的运城夏县,借着周末假期,我带着好奇前往司马光墓地所在的司马温公祠,去探寻司马光的生平与事迹。
        司马温公祠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的鸣条岗上,这里不仅是司马光的墓地,更是司马氏的祖茔,司马光的父兄子孙也大都葬于此地。
        墓祠占地达10万平方米,平整旷达,规模宏丽,茔前峰岭回环,奔赴成势,祠后涑水萦绕,流逝有趣,东倚太岳余脉,西临同蒲铁路,环境优美,风光怡人。司马光之子司马康称赞这里“花满一川红蕊乱,渠环千顷翠波分”,其景之美可见一斑。
        由于司马光家族世世代代都葬于此处,因而墓祠之中香火不断,祭祀不绝,祠堂等建筑在明、清及民国时代又经过了多次的修葺,规模也日渐扩大。现在的司马温公祠主要分为五
大部分,陵园中部是“温公祠堂”,左侧为“司马祖茔”,右侧为“余庆禅寺”,左前为“神道碑楼”,右前为“涑水书院”。
        在茔祠之内还保存有宋、金、元、明、清历朝历代的五彩塑像、砖雕石雕和众多的名家碑刻,历史价值、审美价值颇高,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碑刻作品,为历代金石学家所推崇,视为难得的珍品。因此在1988年1月,“司马光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站在司马温公祠门前的小广场上,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三座铜像,左侧的铜像是司马光奋笔疾书著述《资治通鉴》的场景,右侧的铜像是“司马光砸缸”的情景再现,而中间的就是司马光的全身像了,6.8米的巨大铜像让司马光看起来极其高大伟岸,不过以司马光的人品、才能以及历史功绩来说,为其树碑立传,立起铜铸巨像,一点也不为过。
        司马光,字君实,自号迂叟,生于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高中进士,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宰相。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去世,谥号文正,被追封太师、温国公。司马温公祠的名称,正是由这温国公的封
号而得来的。
        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宁折不弯,为官清廉勤俭、不媚上、不欺下,做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做学问刻苦用功、勤奋不辍。常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在历朝历代都受人景仰,还被供奉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司马光一生著作甚多,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还著述有《温国文正公文集》、《稽古录》、《潜虚》、《涑水纪闻》等诸多作品。
        司马光是个“方正君子”,其冷静果断的性格,自他小时候就能看出来。在《宋史列传第九十五》中有一段:“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进,儿得活。其后京、洛画之以为图。”这就是“司马光砸缸”故事的原型。
        为什么说它是原型呢?因为在很长时间里都有人质疑“司马光砸缸”的真实性。故事的疑点主要有两个,第一,根据考古证据显示,在宋代时由于技术水平的不足,根本烧制不出能够淹死人的大缸;第二,就算真的有大缸,在古代为了避免破损,大缸在烧制时都会把胎体做
的尽量厚实,凭借一个七岁孩童的力气是很难打破缸体的。
        不过这个故事出自官修正史,的可能性非常低,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古人修史时是十分的严谨的,在遣词用句上也力求准确,而在史书原文中根本没有出现“缸”这个字眼,而是出现了另一种容器“瓮”。瓮与缸是有区别的,缸的器型较大,胎体较厚,缸壁呈坡形,底部到缸口逐渐张开;瓮的器型则有大有小,胎体较薄,口小底深肚大,瓮壁呈一定弧度。至于宋代能不能烧制出足够大的瓮,那就更无需质疑了,早在唐代就有“请君入瓮”的成语,那时候就已经能烧制出装下一个成年人的巨瓮了。
        跌入收口的瓮内实际上要比跌入敞口的缸里危险性更大,更不容易救援。而大瓮较薄的胎体,又让击破大瓮更为容易,就连孩童也一样能做到。司马光“击瓮救人”,的确是最迅速、最正确的选择。在清代以前所流传的一直都是“小儿击瓮”,直到清末的《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二册中,才变成了“司马光砸缸”,此后以讹传讹,直到现在还都是“砸缸”。看着小广场上“司马光砸缸”的铜像,我不由得一笑,继续向前参观。
        司马光“一砸成名”,成了家喻户晓的小英雄,他的故事不仅流传后世,在北宋当时的京城(今开封)、洛阳一带也引起了轰动,当时就有人把这件事画成了《小儿击瓮图》,让司
马光名传天下。司马光小小年纪就如此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于是就被人们称赞为天才、神童。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很多的天才就是在一片赞美声中陷入了迷失、混乱继而被“捧杀”的,比如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就是如此。
        与方仲永相比,司马光的际遇却截然不同,其原因有二,第一,司马光本身刚直冷静的性格,让他不会迷失于旁人的吹捧之中;第二,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与方仲永贪财的父亲完全不同。
        在“温公祠堂”后殿中有司马家族成员的五座泥塑塑像,司马光塑像居左,而正中的就是司马池的塑像。
        司马池,宋真宗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进士,历任同州、杭州、虢州、晋州等地知府,也曾任职过兵部郎中、天章阁侍制等中央职位,官声清廉、勇于任事。
        司马光的品行与才智正是来自于两方面的支持,一方面来自于他自身的刚直冷静、好学强识,另一方面也是他父亲的严格监督、着意培养。司马光诚实聪明、正派冷静,深得父亲
喜爱。每逢出游或与同僚密友交谈,司马池总是把他带在身边,让他增长见识。耳濡目染之下,使少年司马光不论在知识方面,还是见识方面,都“凛然如成人”。很多当时的大臣、名士,都很赏识司马光。名臣庞籍对司马光视如亲子,尚书张存主动提出将女儿许配给他。司马池辗转河南、陕西、四川各地为官,始终把司马光带在身边,让司马光在15岁以前就走遍了中国各地,开阔了视野,领略了风土人情,了解了民生疾苦,极大地丰富了司马光的社会知识,让他完全不同于一般在书斋里“死读书”的“书呆子”。
        司马光是儒家思想培养出来的“方正君子”,极为推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一辈子以儒家“君子”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在他成年后,由于父亲身居高位,可以“封妻荫子”,让司马光可以无需通过考试,就直接当官,而这正是当时给高级官员们的一项“特权”。但是司马光先后两次放弃了“荫职”的机会,选择真刀真的参加科举考试。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年仅20岁的司马光一举高中,获得科考中甲科进士第七名,在那个“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年代里,司马光继续保持着自己神童、天才的名声。司马光之所以放弃“荫职”,一方面自然是对自己才学的自信,另一方面也是对这种“特权”的厌恶。
        踏上仕途之后,司马光依旧坚守初心,致力于减轻民众负担,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
,西夏与宋交战,宋仁宗为了加强军事防御力量,要求两浙添置弓手,增设指挥使等官职,时任苏州判官的司马光与擔任杭州知府的司马池都认为江浙距离陕甘前线极远,不论是练兵还是调兵以当时的交通条件都毫无意义,还会增加财政负担、扰乱民众正常生活,于是由司马光代父草拟《论两浙不宜添置弓手状》,从各方面阐述添置弓手增设武官不可行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