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分制条件下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论文(精选)
第一篇:试论学分制条件下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论文(精选)
[论文关键词]学分制 大学生就业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 创业教育
[论文摘要]实施学分制是高校教育体制的一场深刻革命,它必然带来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的巨大变化。学分制既对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带来积极影响,又对其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从学分制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就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人才市场的日趋完善,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学校招生、培养、就业制度的改革不断深入,各高校在学生的培养上,逐步推行以因材施教为原则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实施学分制是高校教育体制的一场深刻革命,它必然带来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的巨大变化。学分制的改革和实施,使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因此,探索学分制条件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十分必要。
一、学分制的涵义
学分制源于德国的选课制,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作为学分制的创立,一般认为它产生于1894年的美国哈佛大学。我国以学分制为主题的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相对较晚,大致始于2O世纪末。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大部分高校目前所实行的还是不完全学分制,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学分制”的建立与完善将是一个逐步深化、演进的过程。
当前我国高校学分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实施学分绩点制,采用弹性学习制度;学生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教师;可以申请免听和休学;学生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申请转系和专业;学校实行主辅修制度和免试推荐研究生制度;学校实行导学制,设置专职的专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和选择课程,提供关于专业培养方案、专业情况、授课教师情况方面的咨询和提出指导性意见等。学分制扩大了高校学生选课的自由度,能使学生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选择专业和课程,以学分反映学生学习的量,以学分绩点反映学生学习的质。学分制的施行有其历史必然性,同时它也对高校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一,自由选课、选专业将使学生更多关注社会需求和个人兴趣、特长,高校要尝试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固绕他们未来的出路帮他们设计好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其二,实行弹性学制使学生分阶段就业成为可能。学分制度下,当前高校普遍延用的每年一次的就业计划编制和时间安排将显得不适应。高校应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制定新的就业工作步骤。
其三,用学分、绩点衡量学生学习的量与质对以往奖学金的评定提出新的挑战,逐步淡化综合奖的评定,取而代之为个人申报制和单项评审将成为趋势,同时也将要求高校重新制定优秀学生的评价标准。
最后,免听课和自愿申请休学将使学生有更多的可能投入社会实践。这要求高校要为学生创造更多了解国情、了解社会的机会,帮助学生在专业选择、课程选择和未来出路的选择上都更加合理科学。
二、学分制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
(一)学分制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积极影响
学分制的实行,有利于学生按照个性化和能力提升要求来自主选择课程,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在高校广泛开展。传统的高等教育,片面强调“知识性、专业性”,忽视学生素质的全
面发展;过分强调人才对现实社会环境的被动适应,而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培养。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实践,素质教育思想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上逐渐确立了主导地位,学分制就是这一思路改变下的一次重大的教育革新。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以培养学生就业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的一门课程。其要求的进入门槛低,适合任何一个专业背景的学生,因此,学分制的实行,打破了传统教育体制对学生自由获取知识的羁绊,有利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在高校普及推广。从实际情况看,实施学分制的高校大部分已经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面向全体学生开设。
学分制促进学校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服务体系,也有利于构建高校创业教育孵化基地。从表面看,学年制与学分制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学年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成绩计量单位,后者是以课程学分作为学生学习成绩计量单位。但从实质上讲,学分制是教育管理体制的一项根本性变革,学分制的实施对现行学生教育管理将产生强烈冲击。根据高校改革发展的方向,可建立如下类型的大学生服务机构。一是大学生社区(或大学生生活园区)服务中心。其职能包括:负责大学生生活指导,为学生社团活动提供良好的场所,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二是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创业服务中心。其职能包括: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就业
信息收集与发布、毕业生就业推荐、就业计划上报等,以及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核心的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学分制在促进高校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服务体系过程中,必然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孵化基地构建。
(二)学分制对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
学分制使得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素质结构差异明显,使得教学产生诸多不适应。实施学分制有一个成本效益问题。从有关调研来看,由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以提高学生择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因而深受学生偏爱,但老师数量偏少,教学经验丰富、水平高的教师更少。而就业指导重视实践操作及互动教学,班级人数过大导致教师无从顾及实践活动,也难以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规模大,学生专业知识背景相差很大,有的同学有一定的经济管理基础,有的同学从来没涉足过经济管理课程,对一些常识性概念都需要反复解释。因此,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素质结构差异明显,难以因材施教,使得就业指导课程教学难以摆脱照本宣科、理论实践脱离、观念行为脱节的俗套。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的建设,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难以发挥。
学分制不能促进教育方法改善,就业指导实践课程难以实施。就业指导的课程体系与目前各
级各类学校的课程体系相比,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课程体系而非分科性的课程体系。而当前一些地方和学校管理机构在设置就业指导课程时,很少或不考虑就业指导课程的活动性和综合性特点,使就业指导课程失去了原本的目的和意义。比如说,教师要安排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就必须通过打报告到系,再到教务处,有的还需要主管教学的校长签字,如果涉及到经费,还要到财务处报批。程序繁琐,好不容易批下来时机已错过了。而创业教育本身是由一系列实践活动组成的,包括创办企业模拟:销售能力、领导能力、团队拓展训练等,但在现行学分制教育体制下,创业实践活动难以展开。
大学生就业论文以分论质,以分来定课时,难以提高学生素质,也不利于提高教师积极性。传统的高校教学,存在着“按部就班,重教轻学,以分论质”的弊端。一些学生的学习无压力,也无动力。学生在自主选课时,有许多人“避实就虚”、“趋易避难”,虽然修满了学分,但知识缺乏深度和完整性、系统性,使实际学力下降。同时,学分制通常以学分来定课时,而课时常常成为评价教师业绩和教师课时补贴的主要手段。就业指导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如果要完成实践环节教学工作,需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甚至需要一些资金投入,但却难以得到学校管理机构的认可和支持,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推动实践教育环节的积极性。
三、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从观念到管理体制上,与人才的培养有着严重的割裂现象,负责就业指导的部门大多不参加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而负责培养的主要部门又没有很好地研究就业问题,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单一和统一,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其成员缺乏必要的、系统的专业培训,实践经验不足,难以较好地适应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就业指导教材单
一、陈旧,不能很好地反映当前形势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地区学生的需求。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度广度、方式方法、有效性等方面都还需进一步探索。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仅靠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是难以奏效的,必须对整个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的优化。现当代的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处在既受原苏联模式影响,又在向欧美模式回归的改革与探索阶段,国内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正在深入,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从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的视角进行研究的还比较少。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从制度上予以保障,建构符合中国国情
的、有中国特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带来一种“三赢”的结果——不仅高校的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大学生个人的潜质能够得到很好的开发,社会还能获得大批高素质人才。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四、学分制条件下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本人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其中学校负有教育、培养、训练和推荐等方面的责任。高校实行学分制已经是大势所趋。学分制度将触及人事制度、高等教育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一系列的改革,需要政府、高校、学生和用人单位协同起来,采取积极的策略共同解决实行学分制带来的问题。学分制度条件下毕业生就业情况好坏将直接影响高校的声誉,并将进一步影响到学校的招生人数及生源质量,而招生的“行情”又关系到学费、政府拨款、社会捐助的多少。因此,高校应该根据学分制度的要求做如下工作:依社会需要和实际情况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招生人数及人才培养规格;引导学生围绕毕业后的出路选择课程与专业。最根本的就是注重学分制下培养质量的提高。学分制的实行为学生带来了选择的空间和自由的时间,但学生的独立性、自我调控能力还不足,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高校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