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就业问题研究综述论⽂
⼤学⽣就业问题的研究综述论⽂
  摘要:⼤学⽣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从就业概念的界定、就业现状调查、就业难原因分析和就业对策建议等⽅⾯对⽬前就业研究的主要观点进⾏了梳理,以期对解决⼤学⽣就业问题的研究有所借鉴。
  关键词:⼤学⽣就业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等教育的⼤众化、市场经济纵深化以及⼤学⽣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学⽣就业问题⽇益凸显出来,⼤学⽣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和家庭⼴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关乎国家发展稳定的⼤事。笔者在梳理了相关⽂献的基础上,发现这些论⽂的研究视⾓主要集中在就业概念的界定、就业现状调查、就业难原因分析和就业对策建议等⽅⾯,具体综述如下。
  ⼀、概念界定
  “就业”是本研究需要界定的⼀个重要概念。关于“就业”,学者们有多种解释。根据国际劳⼯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定年龄阶段内⼈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进⾏的活动。戚新总结就业主要概念为:就业指的是“处于受雇⽤或⾃我雇⽤(⾃⼰从事有收⼊的⼯作)”的状态。就业是⼀个过程,它包括就业前
的⾝体和知识与技能等⽅⾯的准备阶段、劳动⼒的实际使⽤的直接就业阶段、就业者就业能⼒的恢复和增强及企业雇⽤能⼒的再⽣及发展过程的就业后阶段。
  ⼆、现状调查
  关于就业现状研究主要是专业部门研究发布的中国⼤学⽣就业报告,从不同层次、学科研究⼤学毕业⽣就业率的变化情况。
  根据《全国⾼校毕业⽣就业状况(2009-2010)》统计报告,2009~2010年⼤学毕业⽣总体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1.0%、85.4%。2010年博⼠、硕⼠、本科、专科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8.2%、83.9%、86.4%和84.8%;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学、历史学、理学、⼯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为70.8%、85.7%、76.4%、78.4%、82.6%、74.2%、80.5%、88.9%、79.8%、77.9%、86.1%、86.8%。
  根据麦可思公司的《2012 年中国⼤学⽣就业报告》,全国 2011 届毕业⽣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0.2%)⽐2010届(89.6%)略有上升,就业率最⾼的专业门类是⼯学(92.5%),最低的是法学(86.8%),2011届⼤学毕业⽣⾃主创业⽐例达到1.6%,⽐2010届(1.5%)略⾼0.1个百分点。
  三、⼤学⽣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彭拥军从多学科视⾓总结了⼤学⽣就业难问题。从教育学视⾓来看,⼤学⽣就业与⾼等教育质量本⾝存在内在关联,切实保证⾼等教育质量是解决⼤学⽣就业难的根本办法;从历史学视⾓来看,⼤学⽣就业在精英⾼等教育、⼤众⾼等教育等阶段具有不可避免性,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从政治学视⾓来看,⼤学⽣就业状态反映了社会中权⼒与权利的实现程度,以及政策的颁布实施情况;从社会学视⾓来看,个⼈的教育⽔平与其经济社会地位等互为因果关系,⼤学⽣就业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对教育机会和社会机会的竞争;从经济学⾓度来看,供求关系发⽣变化会产⽣渗漏效应或选择性失业,⼤学⽣就业问题变成了投⼊与产出的回报性问题。
  ⾼等教育质量从多⽅⾯影响或者决定着⼤学⽣的就业率。邢志杰等认为,⾼校扩招的速度⼤⼤超过
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市场对⾼层次⼈才的需求增长速度,结果导致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肖⽂海等指出,⾼校专业调整⼒度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造成⾼校毕业⽣就业困难。张育⼴强调,⾼校在⼤学⽣实习见习⽅⾯⼒度不够,例如,就业实习机会较少、质量不⾼,创业见习少、指导性不强,“传、帮、带”的培训指导环节⽐较薄弱。
  ⼤学⽣就业过程中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也在⼀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的就业。王丽娟等强调,⼤学⽣就业权特殊保护严重不⾜,这⼀保护主要依政策⽽⾮法律,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学⽣本应当享受的利益落空,同时还缺乏相应的失业保障机制。孟芳兵的研究表明,西部志愿者计划有利于⼤学⽣就业,但优
惠政策保障不⾜、跨省落实困难、配套设施不健全、优惠政策可操作性⽋缺、普遍收⼊偏低、劳保制度不健全,导致多数⼈不远继续留在农村。
  通常状况下,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观念环境和制度环境可以缓解⼤学⽣就业难问题。郑功成认为,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90%以上的招聘均含有歧视性,包括性别、学历、户籍、经验歧视等。宋真指出,⾼校、⽤⼈单位和⾼校毕业⽣这三个就业市场主体因信息不对称导致⽤⼈单位⼈才⾼消费,同时也使供给的结构性失调和毕业⽣盲⽬择业。
  由于⼤学⽣职业⽣涯规划意识不强导致⼤学⽣很难就业。李星云指出,⽬前⼤部分学⽣及其家长思想观念还停留在精英化教育时代,不能正确认识⾃⼰,期望值过⾼,表现在多个⽅⾯,如⼯作地点、⼯作岗位、⼯作薪资等。柳⼩玲认为,⼤学⽣职业⽣涯发展意识不强,同时也没有认识到个⼈理想及价值的实现必须与社会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四、⼤学⽣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1.社会⽅⾯的对策建议
  王丽娟指出,需强化⼤学⽣就业权的特殊保护,多⽅⾯多视⾓予以帮助,例如,建⽴⼤学⽣失业救助和失业保险制度、⾯向市场改⾰我国⼈才培养模式、建⽴健全⼤学⽣就业权特殊保护的救济机制、推动
⼤学⽣就业创业指导和扶持的⽴法⼯作。王庆华提出东部沿海地区需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将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业转⼊内地,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耿相魁认为,政府要负担责任,完善⼤学⽣就业管理体制,出台相应的就业政策,调整户籍及⼈事管理等,通过宏观调控来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龙必尧和陈峰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利⽤竞争情报来解决⼤学⽣的就业问题。
  2.⾼校⽅⾯的对策建议
  李海萍等提出⼤学应积极作为,区分不同类型⼈才的培养⽬标,坚持学术本位,促进⼯学结合,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认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要着重提⾼学⽣在策划、组织、领导、管理、沟通等⽅⾯的技巧,且就业创业指导应从三个阶段进⾏,分别是专业理想与职业理想教育阶段、职业⽣涯规划阶段、就业与创业政策及技巧指导阶段。    3.劳动⼒需求⽅⾯的对策建议
  李雄等认为,要不断扩⼤⽤⼯需求,规范招⼯⾏为,改⾰供给体制,提升就业能⼒,完善就业供求匹配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宋真提出,对于信息不对称,⽤⼈单位在⾼校吸纳⼈才时,可选⽤订单式培养,全程参与。
  4.⼤学⽣个⼈⽅⾯的对策建议
  边⽂霞提出⼤学⽣学习能⼒提升的五层递进⽅案,即⼤学⽣的学习⾏动⼒、思维能⼒、表现⼒、“读写
算”基础学⼒和社会适应能⼒。淡华珍等认为,⼤学⽣应当树⽴全⽅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要既能当⼲部⼜能当⼯⼈,既可在国有企业就业⼜可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就业,在就业地区上,既可城市,也可乡村,既可内地,也可边疆。
  五、结论与建议
  学者们对于⼤学⽣就业问题见仁见智地进⾏了多⽅位的探索和剖析,提出了许多新颖、有建设性的建议,对深化这⼀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有巨⼤的贡献,但还有许多⽅⾯需要进⼀步探讨。
  第⼀,对⼤学⽣就业问题的探索研究⽂献很多,但多停留在表层研究,且发表在核⼼期刊上的⽂章很少,今后应加⼤对⼤学⽣就业问题的研究⼒度和⽴项。
  第⼆,从研究的成果形式来看,⽂献较多,专著较少;从内容来看,⼤多集中在⼤学⽣就业的某⼀⽅⾯来谈,系统性不强。
  第三,实践结合得不够,⼤多数⽂献只是进⾏了⼀定的理论剖析,未进⾏实证调查,也就不能抽象、概括地“深加⼯”,提升出能够说明现实现象、解释现实问题的可操作的⽅法、⼿段、程序等。
  参考⽂献
  [1]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07
  [2]戚新.我国⾼校毕业⽣就业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学硕⼠论⽂,2005(5)
  [3]全国⾼等学校学⽣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等.全国⾼校毕业⽣就业状况(2009-2010).北京⼤学出版社,2011
  [4]麦可思研究院.2012 年中国⼤学⽣就业报告.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12
  [5]彭拥军.多学科视⾓下的⼤学⽣就业问题.招⽣与就业,2009(5)
  [6]邢志杰等.我国⾼校扩招对⼤学⽣就业影响的供需分析.理⼯⾼教研究,2004(1)
  [7]肖⽂海等.千⽅百计解决⼤学⽣就业难问题.经济管理,2004(5)
  [8]张育⼴.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服务.中国青年研究,2010(8)
  [9]王丽娟等.论⼤学⽣就业权的特殊法律保护.江苏⾼教,2012(2)
  [10]孟芳兵.⼤学⽣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志愿者就业对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0
  [11]郑功成.⼤学⽣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中国劳动,2006(4)
  [12]宋真.信息不对称视⾓下的⾼校毕业⽣就业问题研究——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11(1)
  [13]李星云.⾼等教育⼤众化背景下⼤学毕业⽣就业问题研究.南京林业⼤学学报,2006(9)
  [14]柳⼩玲.加⼤教学改⾰⼒度,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质量⼈才.中国林业教育,2000(11)
  [15]王庆华.基于“刘易斯拐点”的“⽤⼯荒”与⼤学⽣就业难问题研究.改⾰与战略,2012
  [16]耿相魁.当前⼤学毕业⽣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探索与争鸣,2007(12)
  [17]龙必尧等.利⽤竞争情报解决⼤学⽣就业问题的若⼲思考.图书情报⼯作,2007(11)
  [18]李海萍等.⼤学⽣就业困境中⼤学应如何积极作为.⼤学⽣就业与创业,2011(6)
  [19]⽥⼀.求知、求实:创新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式.辽宁教育研究,2008(4)
  [20]李雄等.我国⼤学毕业⽣平等就业保障研究.政治与社会,2010(5)
大学生就业论文  [21]边⽂霞.⾼校⼤学⽣学习能⼒与就业质量状况调查与分析.⾸都经济贸易⼤学学报,2011
  [22]淡华珍等.⼤学⽣就业难问题研究报告.洛阳⼯学院学报,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