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六件愁事
南宋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为悲秋抒怀之作。靖康之难后,李清照随其夫赵明诚逃亡江南,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秋八月十八日赵明诚亡故。此词在其夫亡后所作,是抒发家国身世愁之作。《声声慢》描写了李清照的六件愁事:
1. 寻寻觅觅,是心无所依的迷茫
词人以寻寻觅觅迭词开篇,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难以排遣却又无法言说的愁绪。漫无边际的“寻觅”也预示了她斑驳的余生,注定要在这寂冷的日子里滋生了一种无所凭依的期盼。
2.消愁的淡酒,是难以将息的寂寞
秋风咋起,晓寒犹重。百无聊赖的时候,词人依然不知道如何去排遣这深闺里蓄积已久的寂寞。一切都无以言说,像泛了黄的记忆,颤颤地动着人心,任由逝去的岁月起了褶皱。词人手中的这杯清冷的淡酒既无法驱散这周身萦绕的寒冷,也无法消解 寻觅无着的愁绪,更无法缓解心头刻骨的悲伤,自然是寡淡无味了。
3.渴盼的鸿雁,是飞不回去的往事
愁苦
弱水三千,盈盈一掬,便是刻骨铭心。曾经在千万人中,与明诚一瞥惊鸿,心里眼里生生的满是花前月下的缠绵甜蜜,一点一滴,洇染了每一个与他相处的日子。如今斯人已逝,自己依然长守那份爱情的执念。词人的愁绪无法排解,只能在风中凭栏四顾,迷乱在这孤寂的尘世。
4.眼前的黄花,是容颜凋零的憔悴
秋来了,一年又过去了,于是瞬间产生了年华易逝的警觉。那些摇曳枝头的鲜艳,一旦落入了尘土,就成了无人怜惜的残花败草。词人无法排遣,也不能逃避,只希望快点捱过这漫漫长日,将自己孤独的灵魂隐藏在夜幕的深处,好躲避这满地的忧伤。
5.耳畔的细雨,是茕茕独居的泪水
熬过白昼,人也黄昏。山影绰绰,云絮隐隐。看不到飘零的落花,心灵似乎可以归于岑寂了,然而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萦绕耳畔,扰人心绪。单调的雨滴声,是无可奈何的听觉提醒,听着凄寒透骨的冷雨,连人也渐渐的心寒下来了。
6.心中的愁字,是漂泊半生的写照
细雨纷飞,风行云起,这样的暮,更让人易感到莫名的愁绪。原以为夜的降临,可以抚慰历经沧桑的心魂。但追忆往事,却倍感凄苦。丈夫的离世、收藏的遗失、再嫁的屈辱、独居的辛酸,一桩桩,一件件,仿佛是这漆黑的夜幕中那淅淅沥沥的雨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