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设计15篇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和孔子,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
  2、理解前五则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感受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感受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由《论语》和孔子直接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二、诵读感知
  1、学生范读,读毕师生评点,明确文言文的朗诵要求
  2、教师范读
  3、学生齐读
  三、研读分析
  1、“学而时习”章
  (1)“学”指的是孔门弟子要学的功课——诗、书、礼、乐等,学这些科目,只懂道理行吗?
  不行,还要“时习之”,“习”是实践,是练习,《〈论语〉十则》简案。拖得太久也不行,还要经常、按时练习。这里的“学”与“习”有什么区别?
  好比游泳,先学道理,然后下水,等到学会了,会有什么感觉?(说,高兴,同“悦”)
  (2)“朋”就是朋友,有朋友从远方来,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呢?(自由作答,适当引导与学习联系起来)
  孔子有门徒三千,来自全国各地,来的时间也不一样,有早的有晚的,孔子这句话是对门徒说的,有什么用意?
  (3)“君子”指的什么人?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配称作君子?
  (4)这段话都用了“不亦……乎”的句式,翻译时要译做“不也……吗”。
  (5)这一则谈的是什么问题?
  2、“吾日三省”章
  (1)这段话是谁说的?“曾子”是什么人?
  (2)曾子说,他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讲了三件事,同学们能把三句话翻译一下吗?(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3)学生翻译,教师纠正问题
  (4)讲述“曾子杀彘”的典故,问,这个故事大致能照应哪句话?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和11个词语,认识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法】:谈话、引导
  【学法】:朗读、交流、感悟
  【课前准备】
  1.课文及有关大自然的课件、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2.到郊外等自然景区游览:看有关大自然的电视节目等。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新课
  世界上谁有语言?今天向大家介绍一种神奇的语言,那就是——大自然也有语言,它的语言是怎样的?我们能读懂吗?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共同去学习、发现吧!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静听,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自学课文。
  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自由读课文,读后在课文中出9个生字和6个要求会认的字,反复拼读,读准为止。
  (3)、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用序号标出节次。
  (4)、这首诗有没有总说的小节?其他小节是怎么排列的?能不能颠倒顺序?“大自然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初中教案  3、检查自学情况
  四、指导读好一、二、三节
  1.学读第一节。
  (1)教师范读。看课件:以春天为背景,蝌蚪在水中游动;大鱼跃出水面;雪山、三叶虫化石……等自然现象揭示自然奥妙的片断。
  (2)学生自由练读。
  (3)小组讨论:通过看插图、结合课前的郊外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是怎么知道的
  (4)全班齐读第一节。
  2.学读第二节。
  (1)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2)看课件:春天的背景,小蝌蚪在水中游来游去。
  (3)指名读一句,(贴小蝌蚪图)范读,齐读。
  (4)启发学生想像讨论:小蝌蚪在说什么呢(相机进行口语训练)
  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生:春天已经来到人间。
  (5)学生反复练读,同桌互读,从读中知道这一节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人们看到水中游着的蝌蚪,就会知道春天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