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古诗文教学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古诗文单元教学尝试
语文核心素养是对语文素养的凝练与提升,其终极价值追求是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为语文教学明确了方向,让教师的语文教学指导思想更加具体明了。
为让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有具体的落地路径,不妨尝试单元教学方式,即把一个单元的四五篇文本当作一个大的文本整体,然后以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作为教学的价值追求设计教学目标。由于文本多篇多样,基本都能涵盖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角度,使得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都有了落地的土壤。统编教材八上第三单元共有五篇古诗文,包括《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及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在学生通读五篇古诗文、解决了字音词义和文本基本内容后,笔者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努力让核心素养变成教学的具体行动。
一、用思维导图让古汉语知识系统化
就初中学生而言,常说的古汉语知识主要包括重点实词和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
用、通假字和特殊句式等。围绕这几个方面,指导学生画好这个单元五篇古诗文的古汉语知识思维导图,整合这五篇古诗文的知识资源,教学就会系统起来。就一词多义来说,“绝”在本单元共有“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五句,把五句中“绝”的含义和作用弄清楚,理解透彻,学生就建构了清晰的关于“绝”的含义图。像“绝”这样一词多义的词还有“自”“欲”“清”“无”等多个,指导学生结合语境把它们的不同义项理解透彻,这不就是系统的知识建构吗?再如词类活用,有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动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等多种类型,让每位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从每篇文本中收集整理,一方面学生具体明晰了词的含义和用法,另一方面对词类活用也有了清晰的认知。这样细分细捋地画思维导图,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就得到了扎实的训练。并且这样的思维导图训练是系统化的,是立足于整个单元的统整,在训练过程中不仅帮学生捋清了古汉语的各种知识,还借此训练了学生的系统思维、关联思维、整体思维、差异思维。立足单元细画思维导图,古汉语知识的点多量大面广,学生必须对单元的四五篇古诗文非常熟悉,在此基础上利用思维导图去串联那些零散的知识。引导学生从只见树木到又见森林,学生必须要进行思维转向,必须要有关联性、整体性、系统性和差异性思维的运用。久而久之,学生所建构的古汉语知识和能力就是系统化的,就不再零碎而孤立。再则,以单元为单位还避免了以单篇为单位的诸多
缺点,能保证单元的古汉语知识思维导图的所有方面都有落脚的文本,有可资学生思考训练运用的文本。从而避免有的课文太短导致思维导图应该涉及的方面不齐,让学生建构的知识体系残缺不全。
二、探究文学经典的写作艺术
本单元五篇古诗文皆是文学经典,是中国文学史的瑰宝。学习这些经典名篇,在指导积累古汉语知识,理解文本中一些重要的知识后,要花大力气探究经典的文学魅力。不仅读懂文本的思想内涵,而且更应该指导学生寻文本的写作奥秘,让语言建构与运用在经典里到注脚。
古诗中的山水风光本单元五篇经典皆是写景抒情的名篇,教材编者确定的主题是“美景依然”。尽管这五篇文本皆是写景的,但在写法上都是不同的“这一个”。这五篇古诗文千百年来读者非常喜欢,与篇幅短小、文字浅显、写法常态这些共同特性相关,文本几乎不给读者设置任何阅读障碍,文辞或优美,或平易,或浅淡,篇幅皆短小,而意蕴颇深,或直写一笔,或暗点一笔,或旁敲一笔,耐人寻味。这些都是共同点,是学生易于到的。除此之外,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上我们还可以有以下发现。
(一)多层次多角度的写景手法
从单元整体视角看,应该引导学生分析出这些多层次多角度的写景手法:(1)空间转换。或从高处写到低处,或由低处写到高处,或从前面写到后面,或从后面写到前面,或地点转换,或场景变换。五篇文本都有空间转换这个最基本的写景方法。(2)时间变化。或从早写到晚,或从夏写到春冬秋,或从傍晚写到深夜,概而言之,即时间的变化和季节的转换。写一地之景,只有从时间和季节的变化才能全面地写出一个地方自然风物之美,特别是景的丰富多彩。(3)视听结合。所谓视听,系指在写景时综合运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来描写景物,通过不同感官写出景物的不同特。因为人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美景,一定不是单一的某个器官的感受和体验,而是多个感觉器官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感受和体验。这也是指导学生全面认知自然风物的好方法和好途径,也是更加全面地认知自然风物特点的好方法和好途径。本单元的五篇古诗文,无一例外都运用到了感觉器官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感受和体验。(4)动静结合。高峰、清流、平原、猛浪、细石、游鱼、树木、花草、晓雾、晚霞、猿鸣、蝉噪、飞泉、瀑布……都可以写进文章中,而要把这些美丽景的特性描写出来,就一定要从动与静的角度去观察,去摹写,写出山川风物的情态。这种基本的写景方法在本单元的五篇文本中都有很好的体现。(5)总分思路。诸多的自然美景就在眼前和
头脑中,用怎样的层次把它们缀连起来,给读者以清晰的印象。这五篇诗文较多地采用了总分思路,让写景的层次明晰清爽。《三峡》是先总写三峡的地貌特征,再具体描绘三峡不同季节的山水之美。《答谢中书书》先总写一笔“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再分层写山写水。《与朱元思书》先总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再分段写“异水”与“奇山”。这样的总分写景层次也是最常见的写景手法。
(二)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景物特点
描写景物,关键是要抓住其特征。首先要认真观察分析景物的特征所在,捋出此景与彼景的区别,然后再用准确而生动的词句把景物的特征表达出来。本单元五篇文章在抓景物特征上很精准,并且能用极其简省的笔墨把风景的特点描摹出来。表现三峡两岸高山的“连绵高峻”,作者只用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做直接描写,三峡两岸的地貌特征如在眼前,一幅壮美的三峡图画也似一览无余。写水的清澈,《答谢中书书》只用了“清流见底”四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水的清澈,再加上后面的“沉鳞竞跃”,一幅鱼跃欢跳的画面就跃然纸上;而《与朱元思书》则用“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四句来描绘,水的清澈、鱼的欢快,一幅充满生机的图画让人心旷神怡。
(三)巧用侧面描写,突出风物的特点
描写自然景观,表现大自然山水之美,当然离不开正面的描写。因为只有在正面描写中才能具体可感地描摹景物的特征,通过观察有层次地把景物的多个侧面的特点描写出来。正面描写是描写山川风物的主要手段,是站在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法把面前或头脑中的景物做全面地文字再现。但在描写自然美景时,也不可忽略侧面描写的重要作用。侧面描写尽管没有正面描写那样不可或缺,但其在表现景物特征、强调景物之审美价值上的作用不可小觑。有时正面描写颇费笔墨,但仍难以穷尽景物的特征,可一个侧面描写就轻易达成。有时候正面描写铺排词句表达情感效果不明显,可一个侧面描写而情感浓郁。侧面描写是在正面描写基础上的补充和深化,是对正面描写的完善和强化。
在古代写景抒情散文中运用侧面描写来进一步强化景物特征的比比皆是。在《三峡》中,正面描写三峡山的高峻“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到了何种程度呢,就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来侧面描写,来补充强化。写三峡夏天水的“迅疾”,正面描写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到底有多厉害,则用“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期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来侧面描写,进一步突出水的“迅疾”。《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要直接描写月光
的皎洁澄澈,实在不好描写,他就通过侧面描写的方式来刻画皎洁的月光,把庭院的月光比作水,把月光照射竹柏的影子比作藻荇,一幅空明澄净的月光图如在眼前。在《与朱元思书》中,描写水的清澈,正面描写用“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而用“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来侧面描写,加深印象。
(四)妙议一笔,意蕴深厚
写景抒情散文当然是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运用描写借助生动的笔墨再现自然美景,把山川风物的特征描写出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做观察描写,借用多种艺术手法形象化地再现眼前或头脑中的景物。但很多优秀散文在描写景物时都会用到议论,借巧妙的议论来表达作者的丰富情感,来表达用描写语言无法言说的思想。很多时候,一二句巧妙的议论似神来之笔,激活了全文所有的描写文字,巧妙而隐蔽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思想。《答谢中书书》中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与朱元思书》中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都是文中的巧议一笔。这巧议一笔,还大大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让写景散文的中心变得厚实起来,也使散文更加耐人寻味。
三、让批判性思维着陆语文课堂
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有其重要的地位。学生思维能力所包含的内容颇为丰富,诸如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系统思维与碎片思维、关联思维与封闭思维、常规思维与创新思维、原点思维与变革思维等。当下的语文教学,学习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似乎很用功用心,但教学效果颇受人诟病。原因很多,思维训练被冷落是一个主要原因。因为思维被冷落,阅读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常态。
这五篇古诗文,要设计思维训练的点较多,从整体单元这个大文本角度来设计思维训练,除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会在整体上对单元文本进行比较阅读,让学习更加系统化。在教学实践中,针对这五篇文本笔者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这五篇古诗文都是古代文学史上写景抒情的经典名篇,但如果非要你不足的话,你认为这五篇古诗文也有不足吗?”这是一个批判性思维训练题,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经典文章时不要盲目接受,不要迷失自我,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要多问“为什么”。
四、让文学经典之美如春风沐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