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幼儿家长提出的典型问题
问题一:孩子进餐习惯不好怎么办?
【】
我们家贝贝就爱吃肉,不吃菜,您说怎么办?让他吃口菜,大人得连哄带劝费半天口舌。为了保证营养,我们只好喂饭。因此,常常是大人在后边追,孩子在前面跑。大人累,孩子吃得也不舒服。如果让他自己吃,那吃饭就好比是“种”饭,衣服、桌子、地上到处都是,掉的比吃的多。孩子在幼儿园也是这样吗?
【行为解读】
1、依赖成人
孩子出现不肯自己动手吃饭,大人不喂就不吃的现象。多数是因为成人在孩子小的时候因为担心孩子吃不饱,怕孩子吃饭弄得到处都是,所以就喂饭。时间长了孩子逐渐形成了习惯。凡事等着成人帮忙,形成了依赖成人的心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当家长意识到应该让孩子独立进餐时,这种依赖心理和以来行为已经形成。
2、饭量小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吃得多才能长得快。较少考虑孩子自身饭量大小的问题,也不清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食量应该是什么标准。所以,常常是孩子已经吃饱了,家长却认为还不够,愿意多喂孩子吃饭,总觉得孩子吃得越多越好。
3、饭菜不合胃口
孩子喜欢经常有变化的食物。家长因为烹饪水平有限、食物变化少、不了解孩子的口味等,造成做出的饭菜不合口味,幼儿不愿意吃,很难激发幼儿的食欲。
4、不会用勺子
年龄小的孩子吃饭时往往掉得到处都是,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小肌肉动作发展还不够完善,首部掌握不好比较精细的动作,所以不会使用勺子。
5、贪玩
孩子往往比较贪玩,到了吃饭时间却放不下手中的玩具,忘不了好看的动画片......家长劝不
动孩子,所以家长只好是边喂饭,孩子边目不转睛地看着动画片或玩着玩具。
6、身体不舒服
如果孩子平时都能自己吃饭,胃口也比较好,偶尔出现不愿意自己动手吃饭,没有食欲,就很有可能是身体哪里不舒服,或者因为饮食过量,消化不良,不愿意吃饭。家长一定要密切关注,及时发现孩子身体的异常。
【出谋划策】
1、培养孩子独立进餐的好习惯
如果家长是因为害怕孩子吃饭“脏”,或者在他们的观念中认为孩子小,就得“喂饭”,长大了自然而然就会自己吃了。建议教师可以在家长会上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独立进餐的好处,使家长明白独立进餐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锻炼首部肌肉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因为能够独立做事而增强自信心,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自己很有本领。除了家长会,教师还可以通过个别交谈,以及“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孩子独立进餐的意义,引导家长在家中培养孩子独立进餐的好习惯。
2、通过多种途径使家长了解幼儿园进餐常规
有些家长也想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只是不知道怎样要求孩子,怎样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宣传途径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进餐常规,指导家长和教师配合一致,共同努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如,在家长会上进行具体的讲解、将进餐常规用文字或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展示在“家长园地”。
(1)进餐姿势要正确:身体坐正,双脚放在自己的椅子前面,小胸脯靠近桌子。
(2)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扶碗,一手拿勺。逐渐掌握拿勺的正确方法,减少掉饭的现象。
(3)专心进餐,不边玩边吃,边看边吃。
(4)能用语言告诉成人自己是否需要添饭,是否吃饱了。
(5)餐后会按顺序做事:清理桌面、送餐具、擦嘴、漱口。
(6)逐渐能够接受并喜欢吃各种食物,不挑食。
3、用游戏的语言鼓励幼儿
为了培养幼儿独立进餐,教师通常都会通过游戏化的语言鼓励幼儿。如“看看谁最棒,能往大山洞里送东西。”“一口一口吃得饱饱的,让你的小肚子变成一个大气球。”“小河流水哗啦啦,饭菜流到谁的家?”“我们都是跳跳虎,谁的牙齿最厉害?”等。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好方法通过谈话或者文字的方式传授给家长,使家长了解这个年龄阶段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并根据这个特点采取游戏化的语言方式来鼓励幼儿自己吃饭。
4、少盛勤添
有的幼儿胃口比较小,或者这样年龄阶段幼儿的饭量本就如此,但家长并不了解,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吃得太少,于是,就给孩子盛很多,反而让孩子失去胃口,长期如此,还会让孩子产生厌食心理。因此,教师要将孩子在幼儿园的大概饭量告诉家长,使家长心中有数。同时,还要提醒家长,在给孩子盛饭时,可以少盛勤添,待孩子吃完后征求孩子的意见再决定是否添饭,避免让孩子产生压力。最难做的饭
5、玩游戏学用小勺
小班幼儿喜欢游戏,因此,教师会将许多本领寓于生动有趣的游戏之中,让幼儿在玩中提高
能力。为了帮助孩子逐渐学会使用小勺子,独立进餐,教师常常会在“娃娃家”“益智区”等活动区中提供小勺子,让孩子在喂娃娃吃饭、喂小动物吃东西的游戏中,逐渐掌握小勺子的使用方法。我们也可建议家长在家中准备一些豆子、糖果等食物,并提供颜鲜艳、形象可爱、大小适宜的勺子,和孩子一起玩“喂小动物”的游戏。
6、少吃一餐也无妨
孩子在进餐时因为各种原因,不好好吃饭,家长不必追着孩子喂饭,担心影响孩子身体。事实上,当孩子没胃口、贪玩、嫌饭不好吃等原因不吃饭时,家长可以严肃地对孩子说,如果不好好吃饭,今天我们吃什么好吃的东西时,你也不要吃了。而且一定要说到做到,让孩子知道不好好吃饭的后果。
7、减少零食、多活动
孩子在两餐之间特别是饭前吃零食,会影响进餐,家长尽量减少给幼儿吃零食,避免影响进餐量。可以带着孩子多出去走一走、玩一玩,增加孩子的食欲。
8、多种方式解决偏食问题
现在偏食的孩子越来越多,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给家长提供以下建议:
(1)幼儿对于不熟悉、不喜欢的食物通常都有抵触心理,家长可以给饭菜取个有趣的名字,激发幼儿的食物。如,红白巧克力(红白豆腐)、太阳饼(玉米饼)、雨(粉丝)等。
(2)建议家长对于孩子不爱吃的菜要先盛、少盛,多鼓励孩子的进步,逐渐纠正幼儿偏食的现象。
(3)用儿童化的语言引导幼儿,如,“我是兔妈妈,我的宝宝最爱吃蔬菜啦!”
(4)成人要以自己对饭菜积极的态度影响幼儿,如,“妈妈最喜欢吃青菜了,真香啊!我的口水都溜出来了,我的宝宝一定和我一样喜欢吃青菜。”
(5)家长不要总当着孩子说他不爱吃菜,而是经常用正面的语言鼓励孩子。如,“今天宝宝吃了红的西红柿,吃各种颜的才,宝宝会越来越漂亮的。”
(6)对幼儿不太喜欢吃的食物,可以换各做法。如,“胡萝卜,可以做成馅,从少量逐渐增加,宝宝慢慢地接受它的味道,不会拒绝了。
(7)向幼儿介绍每种食物中的营养,使幼儿了解挑食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
(8)通过讲故事、说儿歌、猜谜语,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
9、一起收拾餐桌
幼儿进餐后往往是一片狼藉,衣服、桌面、椅子、地面到处都是掉的饭菜。教师可以建议家长饭后和孩子一起“捡米粒”,如果家中有小动物,可以将捡起来的饭菜,喂喂小动物。并提醒家长关注幼儿的变化,当幼儿有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强化好的行为。
问题二:孩子不喜欢喝白开水怎么办?
【】
孩子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从小老人就给孩子熬梨水,榨果汁。说有营养,又去火。现在,孩子特别爱喝饮料,白开水喝得很少,主动喝水更别提了。这可怎么办?
【行为解读】
1、不习惯喝
有的幼儿不喜欢喝白开水是因为不习惯白开水的味道。这样的幼儿大多是从小养成了喝饮料、果汁、奶制品的习惯。而出现这种情况则往往是因为家长不太了解应该给孩子喝什么水才是最健康的,还有的家长虽然知道不应该把饮料、果汁当水喝,却又拗不过孩子,只好顺着孩子,长此以往,孩子也就不愿接受白开水了。
2、顾不上喝
幼儿天性好玩,当他们沉迷于快乐的游戏,当他们专注于心爱的玩具,当他们享受着伙伴带来的欢乐时,他们往往会将喝水的事儿忘在九霄云外。而成人这时的提醒、催促,往往会让他们不耐烦,即使乖乖地端起水杯,也是喝不了几口就急匆匆的离开。所以,如果没有成人的提醒,绝大多数的孩子是不会主动放弃游戏去喝水的。
3、不知道什么时候喝水
如果你为孩子“什么时候应该喝水呀?”大多数孩子会告诉你“嘴巴干的时候,渴了的时候”。也就是说,幼儿年龄小,受生活常识的限制,缺乏对“水与人健康的关系”的认识。也正是如此,不仅仅是托班幼儿,甚至年龄更大的孩子都很少主动喝水。
【出谋划策】
1、通过多种宣传途径,家园统一认识
带过托班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如何让托班幼儿接受并逐渐愿意喝白开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长们也有同样的困惑。当家长向教师咨询这个问题时,教师首先要通过谈话,或者在家长园地展示一些有关的案例或文章,让家长认识到长期以饮料、果汁代替白开水对幼儿身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同时,也要让家长了解白开水是最健康的,是幼儿最需要的。只有家长认识到喝白开水对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才能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和我们一同帮助幼儿,逐渐养成喝白开水的生活习惯。
2、用游戏化的方式来引导
许多幼儿不能接受白开水的味道,很长时间也喝不了几口。教师可以建议家长,拿起自己的水杯和孩子一起喝水,并和孩子玩“干杯”游戏,鼓励孩子和家长比一比“谁喝得多,喝得快”。或者对幼儿说,“喝水的声音咕噜咕噜的真好听,快让妈妈听听你喝水的咕噜咕噜声。”还可以让孩子当小汽车,玩“加油”的游戏,小汽车加满了油,才能跑得快。家长还可以把自己当成“象妈妈”,孩子当“象宝宝”,妈妈和宝宝一起来吸水了。
3、让幼儿自己挑选喜欢的水杯
颜鲜艳,形象可爱的事物往往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建议家长陪孩子一起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杯,自己挑选的水杯,能够激发他们主动喝水的欲望。也可以买一套亲子杯,一家人使用形象相似的杯子,能够让幼儿更加原因使用它,进而多喝水。在给幼儿选择水杯时,教师要建议家长最好选择大小、形状方便幼儿使用的,还要注意材料是否安全、卫生,最好有容量刻度,方便掌握幼儿的饮水量。
4、养个植物宝宝
托班孩子会因为不喜欢喝白开水、过于迷恋游戏、忙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充足的饮水量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缺乏认识等原因,造成饮水量不足,影响身体健康,而家长的说教又很难被他们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建议家长通过具体形象的活动让幼儿充分感知饮水和身体健康的关系。如,在家中养几条小鱼或者种一个豆宝宝、蒜宝宝,带孩子一起给小鱼换水,给植物浇水,借此教育孩子多喝水有益身体健康。
5、做个饮水量记录
在幼儿园,教师为了鼓励幼儿多喝水,常常在环境中制作各种各样的饮水记录。如:将幼儿的照片制作成一朵朵可爱的花朵,准备许多“小水滴”,幼儿喝一杯水,就可以取下一个小水滴黏在自己的小花瓣上。教师不妨建议家长在家中也和孩子一起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记住自己喝了几杯水”,然后,制作一个简单的饮水记录。如,把爸爸妈妈、宝宝的中铺贴在墙上,谁喝一杯水,就让宝宝在谁的照片下面画一个小标志。孩子觉得有了任务,要监督爸爸妈妈喝水,自己也就会更加主动地喝水了。
6、多种选择,过渡一下
孩子习惯了甜水的味道,一下让孩子喝白水,孩子不容易接受。可以根据不同季节,提供几种对孩子身体有利和不同口味的水,如:菊花水、梨水、藕水等供幼儿选择,水的味道可逐渐变淡,逐步过渡到白水,让孩子有个适应的过程。
7、利用文学作品激发幼儿主动喝水的愿望
在教育过程中,文学作品往往能产生神奇的教育价值。生动形象的故事,朗朗上口的儿歌对引导幼儿理解“为什么要喝水”,并帮助他们逐渐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很有效。因此,教师可
以收集一些这方面的故事或儿歌,并通过家长园地展示给家长,让家长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来引导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