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学前特殊儿童:是指学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换言之,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的儿童。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为各种不同特殊需要儿童锁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
学习障碍:是指在理解和使用口语或书面语言存在一种或几种心理过程障碍。
学前儿童语言障碍:是指儿童在早期语言获得过程中出现了发展性的异常现象。
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是行为与社会要求相违背,从而妨碍了个人适应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一类儿童。
超常儿童:自1978年以来,我国心理学家把智力发展突出优异或具有某方面的特殊才能的儿童,称为超常儿童。
超常智能:是指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人的聪明才智,它不是天生的。
听觉障碍:听觉障碍也称聋、重听、听力损伤,它是一种总称,是指从轻度到深度的各种听力疾病,其中分为聋和重听两类。
病弱儿童:是指长期患有慢性疾病、体质虚弱,并因此而需要特别照顾与教育的儿童。特殊教育教师
脑瘫:脑瘫,全称脑性瘫痪或脑性麻痹,是一种大脑发育成熟受到损伤而致的神经症候。
哮喘:哮喘是由于呼吸道阻塞、大量痰液的分泌,而使得呼吸困难的现象。
智力落后:智力落后,也称智力残疾、智力障碍、智力低下、智力缺陷、等。-是指个体在发育期内有显著低于平均水平的一般智力,从而导致适应行为的缺陷。
智力落后儿童:是指那些在发育期内,一般智力明显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正常水平,并有明显的社会适应障碍的儿童。
个别化教育:是指根据不同智力落后儿童个体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制订个别教育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量力性原则:是指对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与训练,要根据其发展水平和身体状况适时、
适度地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发展其智力、体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整合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智力落后儿童的早期干预无论是在教育内容还是在教育形式、方法上都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反复性原则:是指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的 教育训练,要经常性地、反复地进行,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波特奇早期教育指导方案:是美国威斯康星州波特奇市教育机构编制的一套适合于正常儿童和残疾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训练的方案。
家长辅导方案:家长辅导方案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加拿大的一项智力落后儿童教育方案。
构音异常:是指发音时期有明显的不符合本阶段年龄水平的错误,如四五岁的孩子扔一两三岁的孩子的方式来发音。
流畅度异常:常指说话急促不清,熟称口吃。
发音异常:这些说话时在音质、音调、音量及共鸣等方面发生异常的现象被称作发音异常。
语言发展异常:是指理解或使用口语、书面语或其他符号系统时出现障碍,语言发展的速度、程度等低于正常儿童。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一种较严重的发育性障碍。
社会性注意:是指对周围人、物注意的协调分配,即调整注视点以与他人一起将注意力汇集在同一注意对象上,从而共享周围信息,达到交流的目的。
多动症:也称“多动综合症、“轻微脑功能失调”、“注意缺陷障碍”等,是指发生在儿童期内,行为表现与其年龄极不相称,以注意力明显不能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
行为障碍:所谓行为障碍,是指主要发生于儿童和少年期的行为偏离。
情绪行为障碍:是指发生于儿童和少年时期的情绪行为的偏异,这种偏异不是躯体疾病或缺陷的继发情况,也不是某种特定精神患疾的症状表现。
语言矫治:语言矫治是针对儿童语言障碍采用的一定的干预手段。
制:制是综合应用、强化对儿童实施行为矫正的方法。
行为塑造法:行为塑造法是一种用来形成某个人目前还没有的行为的程序,从而使个体从不会到一步步学会一个新的行为。
简答题:
1、 学前特殊儿童的主要类别有哪些?答:学前特殊儿童的类别有:1、认知发展障碍儿童,2、生理发展障碍儿童,3、语言发展障碍儿童,4、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5、超常儿童。
2、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答: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意义表现在:一、直接效益——对特殊儿童成长的意义,1、积极帮助学前特殊儿童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2、充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潜能的发展;3、有效预防学前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二、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意义,1,、学前特殊教育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殊需要,并且积极参与教育过程去帮助自己的孩子;2、学前特殊教育有助于家长减轻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负担,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条件。三、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1、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为社会发展增加了建设力量;2、
面向障碍儿童的学前特殊教育将有效减少社会承担的特殊教育和残疾福利费用;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3、 当前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一、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向;二、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向,1、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2、全纳性的一体化融合教育;三、整合教育的趋向。
4、  为保证早期干预的实施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答:第一,法律上保证对特殊儿童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的可能性。第二,加强早期发现的研究,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第三,围绕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制订早期干预方案,以使他们获得最佳发展。
5、 在考虑对特殊儿童做出回归主流的教育安置时,特殊教育界主张按照特殊儿童的具体程度分为三种形式:1、物理空间的回归主流;2、社会交往活动的回归主流;3、教学的回归主流。
6、 回归主流教育模式:1、资源教室模式2、教育配对模式3、咨询教师模式4、混合服务模式。
7、 全纳性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1、要求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教育所有学生,无论他们有何种残疾,也无论他们的残疾程度如何,都必须在正常班级里接受所有的教育;教育要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殊需要提供。2、全纳性教育要求教师与其他人员组成特殊需要儿童的工作小组,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高水平的支持。工作小组成员包括普通教育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和家长等。3、全纳性教育的课程由一般课程和个别化教育计划构成,课堂教学主要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保证每个儿童都有同样的机会参与活动,而不会被孤立。
8、 整合教育的趋势更多地反映到课程改革过程中,研究者提出了四个层面的整合课程观念:1、经验的整合2、社会的整合3、知识的整合4、课程的整合。
9、 视觉障碍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是什么?1、由于儿童的视觉障碍,视觉刺激不足,会造成身体运动上的一些特殊动作或行为习惯,儿童往往用这种方式来寻求增加信息的输入量。常见的表现有按揉眼睛、抓弄头发、绕圈子转、手脚不协调、表情呆板等。2、由于视觉障碍,他们视觉经验缺乏,从而缺乏进一步建立视觉记忆的基础,这样就会影响儿童以后的智力发展以及与同伴进行交往的能力。3、通过对视觉障碍儿童与健全儿童的比较发
现,视力障碍儿童与健全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有一定差异。4、多数视觉障碍儿童还可能伴有其他生理缺陷。
10、 造成视觉障碍的原因是什么?答:1、遗传与先天因素,2、疾病因素,(1)、白内障(2)、角膜炎(3)、沙眼(4)、视网膜脱落3、意外事故。
11、 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原则: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教育的原则;2、多重感官协同原则3、自然醒原则4、安全性原则5、全面性原则6、持久性原则。
12、 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内容:1、感知机能训练,(1)残余视力的利用和保护(2)、听觉训练2、远动能力训练(1)、头、颈部练习(2)翻身练习(3)坐的练习(4)爬行练习(5)站和蹲的练习(6)走的练习(7)定向行走练习(8)手的练习。3、认知训练;4、语言训练,(1)经常与孩子说话,(2)、教孩子表达复杂的意思(3)教儿童运用面部表情和姿态;5、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1)鼓励视觉障碍儿童与同龄人交往(2)培养视觉障碍儿童良好的个性(3)正确运用语言与人交往6、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1)饮食(2)穿衣,脱衣(3)上厕所(4)个人卫生
13、 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方法:1、综合多种感官法2、表象指导法3、愉快学习法4、试误法5、及时反馈法6、实践法
14、 听觉障碍的鉴别方法:1、纯音测听法2、言语测听法3、幼儿和不易测验儿童测验的方法
15、 听觉障碍儿童在认知和思维发展方面有哪些特点?答:1、无法感知视觉意外的东事物的统一的关系;3、不能保持直觉与语言的统一;4、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完成口头指令。
16、 听觉障碍儿童早期干预的观念:1、回归主流的观念2、整合教育观念
17、 听觉障碍儿童早期干预的基础:1、尽早发现听障问题2、尽早佩戴助听器3、进行师资培训
18、 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训练:1、听觉训练2、发音练习3、语言理解与掌握4、语言能力评估
19、 幼儿园老师在儿童在园期间对脑瘫儿童做的辅助训练有哪些?答:1、运动能力的训练
2、生活能力的训练3、认知能力的训练4、语言能力的训练5、特殊设施准备6、脑瘫儿童的护理
20、 癫痫症儿童发病时,教师应如何处置?答:当儿童发病时, 教师应该学会紧急处理的方法。特别是当儿童严重发作时,教师要保持镇定,首先帮助儿童平躺下,在其头部垫上枕头,清除掉身边的坚硬物,以防止伤及孩子。其次,顺其自然,不要阻挠儿童的活动,以防受伤。可以用手托住儿童头部,顺着他的活动而活动,保护头部安全;如果儿童呕吐,可将其头偏向一边;如果儿童嘴巴张开,可以用手帕等较软的物品垫在其上下牙齿之间,但不可以硬撬开儿童的嘴巴,更不可以把坚硬物品放入儿童口内;解松儿童的衣扣,让其放松。如果儿童发病时间较长,超出十分钟,要请医务人员进行诊治。病发过后,不要立刻让儿童起来,要让儿童在原地休息片刻。当癫痫微轻微发作时,儿童可能会出现一些刻板行为,会把东西弄落在地,或出现挤眼弄眉缺乏注意力等症状。教师要认真观察,不可以认为是儿童故意捣乱而妄加批评。
21、 在幼儿园教师应如何对待哮喘儿童?答:当儿童小发作时,要让儿童安静地坐下来。放松呼吸或者喝一杯温开水。如果儿童需要药物控制,及时为儿童服下药物。在安排儿童活动
时,应控制儿童的活动量。有的运动剧烈的项目容易引起哮喘,不易让儿童参加。体操、游泳等较少引起哮喘的活动,可以让儿童积极参加,但要避免儿童受凉。哮喘患儿发病时,会感到非常难受,这也会给其他儿童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教师在顾及患儿的同时,也要安排好其他儿童,并向幼儿解释情况,让其他儿童理解身体病弱的孩子,可以减少病弱儿童的负面影响。
22、 智力落后的成因有哪些?答:一、出生前原因:1、染体异常2、新陈代谢异常3、先天性获得性异常4、病毒感染5、药物中毒的伤害6、物理伤害7、烟酒中毒;二、出生过程中的原因:1产伤2、无痛分娩;三、出生后原因:婴儿出生后,由于感染疾病,特别是脑部疾病都会导致婴儿智力的损害,引起智力落后。严重营养不良也是造成智力落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儿童大脑的发育,需要足够的刺激,如果儿童早期受到的刺激过少,环境单一,缺乏丰富的刺激,特别是语言刺激,缺乏早期经验,文化教育匮乏,也会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23、 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身心特点有哪些?答:一、感知觉得特点;首先,智力落后儿童的感知觉速度缓慢,感知的范围狭窄。其次,智力落后儿童在感知过程中,分辨能力差,往往看不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此外,智力落后儿童感知觉的恒常性也比较差。二、注意的特点;
智力落后儿童在注意方面表现出的特点是注意的持久性差、注意范围狭窄、注意转移和分配能力差。三、记忆的特点:记忆的速度慢、容量小、保持的时间短、再认困难、不完整。四、语言的特点:智力落后儿童的语言能力一般低于正常儿童,他们语言发展缓慢、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差、表达困难。五、思维的特点:智力落后儿童的思维多处于直观和具体思维阶段,在判断具体事物时容易受单个直观形象的支配,而不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和本质特征。智力落后儿童在思维方面还表现出刻板、不灵活。六、个性的特点:1、智力落后儿童的期望值普通偏低。2、智力落后儿童缺乏自我尊重意识。3、智力落后儿童缺乏交往的需要,性格胆怯、孤僻。他们不喜欢与同龄孩子一起玩耍、交谈和往来。